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可溶性上皮钙粘蛋白(SE-Cadherin)水平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26例HCC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SE-Cadherin水平及21例正常健康人血清SE-Cadherin水平。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前血清SE-Cadherin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正常健康人血清SE-Cadherin水平不高,结论:血清SE-Cadherin 水平的测定可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指标,并有可能成为预后评判和复发指标。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外科治疗(附2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TTPV)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28例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主支癌栓患者分3组。10例行肚切除+门静脉取栓+肝动脉、门静脉双灌注化疗栓塞及生物治疗(A组);12例行肝动脉、门静脉双灌注化疗栓塞及生物治疗(B组);6例行肝动物灌职栓塞(C组)。结果:A组效果最优,1、2年生存率均为100%,3年生存率50%,4年生存率20%,5年生存率10%,B组1年自下而上率为58.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胆瘘或肠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3年4月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收治的应用腹腔镜诊治的12例胆瘘或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中胆瘘7例,肠瘘5例,均在手术后发生,均经腹腔镜探查后确诊。12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行再次置管引流、缝闭迷走胆管或肠瘘管等处理。手术时间60-170min、(90±19)min,住院时间3-7d、(4±1)d,术中出血量20-150mL、(70±12)mL,术后均顺利康复出院。术后12例患者均获访,随访时间为1个月-5年,平均随访时间为36个月,未发现胆瘘或肠瘘复发者。结论腹腔镜探查有助于胆瘘或肠瘘的诊断,并可达到微创手术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残胃癌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残胃癌发病的原因.方法 对32例残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化验检查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残胃癌以腺癌为主,多见于胃空肠吻合口,距第1次手术时间平均17.4年;原行Billroth-Ⅱ式胃手术25例;残胃过大24例;不吸收缝线残存及异物反应19例;幽门螺杆菌(HP)感染22例.结论 残胃癌的发生与十二指肠、胃返流、胃内细菌过度生长、胃黏膜细胞营养环境改变、HP感染、残胃过大、不吸收缝线残存及距第1次手术时间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皮肤钉合器在腹部手术切口皮肤缝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8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腹部手术切口皮肤采用皮肤钉合器缝合,B组腹部手术切口皮肤常规丝线缝合,对比两组患者切口皮肤缝合时间、切口甲级愈合率及切口感染率。[结果]A组切口皮肤缝合时间明显短于B组,A组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B组,A组切口感染率低于B组(P<0.05或P<0.01)。[结论]皮肤钉合器用于腹部手术切口皮肤缝合能达到省时、提高切口甲级愈合率及降低切口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不用吻合器的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患者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比较腹腔镜与开腹两种手术治疗52例老年患者消化性溃疡穿孔的疗效,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止痛药使用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影响因素。结果:两种手术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修补具有患者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晚期胰腺癌的区域性灌注化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改良半肝血流阻断在大肝癌切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半肝血流阻断在大肝癌切除中的可行性。方法:分别应用改良的半肝血流阻断法(MHVC)与第一肝门阻断(Pringle法)对63例大肝癌病人进行非规则性肝切除,其中MHVC 33例,Pringle法30例。观察不同的肝血流阻断方法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肝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切除肝癌,无死亡病例。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HVC术后肝功能恢复快,腹腔引流量少,住院时间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半肝血流阻断法同样可以达到传统第一肝门血流阻断减少术中失血的目的,其操作更为简单、易行,对肝脏功能损害的程度较轻,适合于大肝癌合并肝硬化、肝功能代偿欠佳患者的肝切除。  相似文献   
10.
肝动脉灌注化疗泵导管脱落至十二指肠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 男,65岁。因肝右叶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于2001年1月19日在全麻下施行手术。术中发现肿瘤已无法切除,行瘤体内注射无水酒精(共60ml),并安置皮下埋藏式化疗泵,经肝动脉内注射美兰,证明患者肝左、右动脉均为独立发出,最后经肝右动脉插入导管而妥善结扎固定,外接泵体埋植于右侧腹壁皮下层。经胃网膜右静脉安置门静脉化疗泵(化疗泵为国产MT-200型)。术后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患者恢复顺利出院。同年3月患者入院经肝动脉化疗泵注入5 Fu(0.5),CDDP(20mg),MMC(4mg)等化疗药,未作栓塞;5月经动脉化疗泵注入CDDP(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