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构建神经鞘氨醇磷酸胆碱(SPC)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的差异表达cDNA消减杂交文库,从中克隆出差异表达基因。方法原代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提取经SPC处理和未处理的成纤维细胞总RNA,合成cDNA,进行2次消减杂交及2次抑制性PCR,将产物与T/A载体连接.构建SPC作用于人真皮成纤维细胞的差异表达cDNA消减杂交文库,用RNA印迹验证阳性克隆,测序并登陆基因库寻找同源性基因。结果成功构建了SPC作用于人真皮成纤维细胞的差异表达cDNA文库:从实验组筛查的28个差异表达克隆中确定了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已知基因5个、新基因1个,分别为基质金属蛋白酶2,血小板反应蛋白1,催产素受体,锌指转录因子,铁传递蛋白受体等。结论神经鞘氨醇磷酸胆碱可上调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血小板反应蛋白1、催产素受体、锌指转录因子、铁传递蛋白受体等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2.
白细胞介素-35(interleukin-35,IL-35)是IL-12家族中新发现的异二聚体细胞因子,其与TGF-β、IL-10被认为是三种最重要的免疫抑制因子。IL-35广泛表达于多种免疫细胞及肿瘤细胞。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IL-35在恶性肿瘤中不仅发挥着免疫抑制作用,同时在肿瘤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迁移、血管生成等恶性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肿瘤血管生成是实体肿瘤发生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本文对IL-35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总结,以供临床和基础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神经鞘氨醇磷酸胆碱 (Sphingosylphosphorylcholine ,SPC)对原代培养人真皮成纤维细胞DNA合成的影响。方法 利用儿童包皮组织行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 ,采用不同浓度SPC处理培养的细胞 ,测定3H TdR掺入量。结果 SPC浓度为 2 μM时 ,3H TdR掺入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5 μM时3H TdR掺入量达高峰 ,而后逐渐降低 ,2 0 μM时3H TdR掺入量为最低。结论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SPC能明显促进原代培养人真皮成纤维细胞DNA的合成 ,在人类皮肤创伤愈合的治疗领域中 ,是一个很有应用前景的物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