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门奇断流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1980年6月~1997年12月所施行的门奇断流术200例.结果急诊手术止血率为92.22%,手术死亡率为12.5%,48h内急诊手术死亡率明显低于48 h以上手术者(P<0.05).存活175例随访147例(84%),术后远期出血率为21.09%,死亡率为19.7%.术后5年生存率为80.5%,10年为64.5%.预防性手术近期无出血,其术后5年出血率为3.25%,10年为6.9%.结论该手术疗效满意,可适用于急诊手术,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病人如行急诊手术宜在48h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重度者行预防性门奇断流术,能防止出血.  相似文献   
2.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胃瘫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胃瘫综合征(PGS)发生的病因、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193例,术后出现PGS 9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发生时间、恢复时间和诱发因素。结果年龄≥65岁、术后低蛋白血症和术后使用镇痛泵是PGS的高危因素。经非手术治疗,PGS在术后6周内一般可以恢复。结论对老年患者需慎用术后镇痛。胃瘫治疗需综合处理,胃镜刺激有助于PGS的治疗,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创伤性小肠破裂延误诊治的原因和死亡机理及防止措施。方法 总结1987-1999年间诊治的腹部闭合伤致单纯性小肠破裂102例,对其中延误诊治导致死亡的5例重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伤后12h内手术的96例治愈。伤后17-24h内手术的6例,5例回肠破裂死亡,1例空肠破裂治愈。结论 ①小肠破裂尤其是回肠破裂如延迟诊治超过16h,手术可导致致死性后果,主要死因为中毒性休克;②伤者腹壁肥厚、肠破口及小或回肠破裂等常致患者伤后数小时内无明显腹膜炎体征,临床医师对这些不典型病例缺乏认识是导致延误诊断的主要原因;③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在于临床医师对不典型病例定时的体格检查和反复腹腔穿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4.
急性盲肠炎的临床诊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急性盲肠炎的诊治水平。方法:1999年2月-2001年8月收治5例急性盲肠炎5例术前均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而急诊手术,术中分别误诊为肿瘤2例,克罗恩病2例、憩室炎1例,4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行坏死包块切除和末端回肠造瘘术。结果:5例病理结果为盲肠急性非特异性炎症。术后均痊愈出院,随访4-30个月恢复良好。结论:本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酷似急性阑尾炎,术前诊断困难。术中发现多以盲肠外侧肿块为特征,也难与肿瘤或克罗恩病鉴别,右半结肠切除术是较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自1990年腹腔镜手术应用于结肠直肠肿瘤治疗以来,其临床益处已得到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1]。但腹腔镜技术对于外科医师来说仍是一种挑战[2]。手助腹腔镜手术(hand-assisted laparscopic surgery,HALS)以其安全、操作简便、容易掌握等优点,受到广大临床医师的推崇[2-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8月开展HALS结肠直肠癌手术以来的临床病例资料,与同期传统开腹结肠直肠癌手术进行比较,评价HALS术式的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34例原发性胆癌,就如何提高诊断符合率,生存期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293例创伤性脾破裂的诊治经验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目的 总结创伤性脾破裂的诊治经验,进一步提高救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2000年间连续收治的293例脾破裂患者的诊断与治疗。结果 根据外伤史、临床表现、诊断性腹腔穿刺、腹部B超和(或)CT等检查结果,诊断符合率为96.3%。本组非手术治疗31例,全部治愈:手术治疗259例,治愈250例,其中并发脾窝积液7例。全组共治愈281例,治愈率为95.9%;死亡12例,死于大出血和严重多发伤。结论 创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疗效肯定,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低,对重度失血性休克和严重多发伤患者应采取更积极的外科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与评价主动吸引引流技术(ASD)在肠瘘(IF)治疗中的特殊应用与价值。方法回颐分析20例IF4种治疗模式(MTIF-Ⅰ、Ⅱ、Ⅲ、Ⅳ)中,各种形式ASD的应用效果。结果由微型持续吸引系统(MSSD)提供的ASD包括开放式持续吸引(OSSD)、封闭式持续吸引(CSSD)及灌洗式持续吸引(ISSD)。IF局部行OSSD数周后形成管状瘘(TTF),经非手术方法治愈(MTIF-Ⅰ)4例,非手术治疗无效行确定性手术治愈(MTIF-Ⅱ)6例,均无并发引流所致的腹腔残存感染;经行急诊IF确定性手术(MTIF-Ⅲ)4例中的肠道重建部的肠腔内、外分别行CSSD及SSD,各例均未再发生IF;远侧结肠瘘6例在瘘局部行多周ISSD及失功性横结肠造瘘(MTIF-Ⅳ),各例均未并发与ISSD相关的并发症。结论ASD的OSSD、CSSD及ISSD等应用于治疗IF,对治愈患者起到重要作用。在MSSD的控制系统中介入压力传感器,使各种形式的ASD均能进行有效、安全的吸引引流。  相似文献   
9.
持续高血糖与急性胰腺炎早期病情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持续高血糖与急性胰腺炎(AP)早期病情发展的关系。方法本组共512例AP患者,其中轻型胰腺炎(MAP)418例,重症胰腺炎(SAP)94例。于入院时、入院第2天、第3天测定空腹血糖,作APACHEⅡ评分;入院第2天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结果SAP患者血糖升高(745%)的发生率明显高于MAP患者(258%),P=0001。SAP持续高血糖组的APACHEⅡ评分在入院时、入院第2天、第3天均高于非持续高血糖组[(13±4)对(11±3),P=0017;(13±4)对(11±3),P=0010;(14±4)对(10±4),P=0010]。持续高血糖与SAP严重度分级密切相关(χ2=777,P=0005)。持续高血糖组的血清TNFα[(20±14)对(14±11),P=0019]和CRP[(123±81)对(93±55),P=0036]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持续高血糖组。结论持续高血糖可能是AP早期病情加重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Luschka胆管损伤是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一个重要原因 ,术中一旦发生 ,需仔细结扎或通畅引流 ;如处理不当 ,可导致严重后果。我院于 1990年 1月~ 1999年 12月共施行胆囊切除术 2 5 2 9例 ,其中发生Luschka胆管损伤 31例。现总结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 31例Luschka胆管损伤均发生在开腹胆囊切除术时 ,其中男 11例 ,女 2 0例 ,年龄 2 4~ 76岁 ,平均 45岁 ;急诊手术 2 4例 ;择期手术 7例。既往有反复胆囊炎发作史2 9例 ,首次发病因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而手术 2例。术中发现胆囊壁明显增厚和高度水肿 2 3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