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增殖性外毛根鞘囊肿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增殖性外毛根鞘囊肿(proliferating trichilemmal cyst,P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组织发生。方法对9例良性、1例恶性和1例发生间变的PTC病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光镜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9例良性PTC,女性8例,男性1例,年龄38—78岁,平均病程7.8年;2例恶性PTC年龄分别为82岁和47岁,平均病程为5年。良、恶性PTC共同特征为增生的鳞状上皮组成的瘤团中央突然角化,恶性PTC皮损迅速扩大,病理特征包括较多核分裂象、细胞异型性以及瘤组织侵犯周围正常组织。结论良、恶性PTC的区分应该依靠临床和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包括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外毛根鞘癌等。  相似文献   
2.
乳头状汗管囊腺瘤5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乳头状汗管囊腺瘤(SCAP)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诊断要点。方法 分析5例SCAP临床资料,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结果 本组男4例、女1例;发病年龄0~14岁,临床上皮损表现为数个丘疹呈线状排列或孤立性结节、斑块。组织学特征:大小不一的乳头状突起衬以两层上皮细胞。免疫表型:SCAP绝大多数内层柱状细胞CK7、CK19阳性,外层立方细胞CKS/8、CK7阳性。结论 SCAP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皮肤错构瘤,鉴别诊断包括乳头状汗腺囊腺瘤、管状大汗腺腺瘤。  相似文献   
3.
女性外阴色素减退性损害118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外阴疾病病种较多,其中以皮肤黏膜色素减退性损害为表现者最常见,临床医师常笼统诊断为“外阴白斑”。我们就1993年—2003年5月间以外阴色素减退损害为主诉病理检查的118例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旨在了解该种表现的疾病病种分布及临床病理特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44岁,因躯干,四肢皮肤反复出现丘疹8年于2005年3月15日来我院就诊,8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腹部出现来粒大暗红色丘疹,无自觉症状,皮疹迅速增多,波及前胸,背部和四肢,部分皮疹可自行消退,但成批新发皮损不断出现,尤其在吃海鲜后皮疹明显增多,未接受任何治疗,既往体健,无高血脂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相似文献   
5.
角化棘皮瘤42例临床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角化棘皮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42例角化棘皮瘤临床资料、组织学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本组除1例发生于大腿外,其余发生于曝光部位,均为单发型。肿瘤呈半球状突出于皮肤表面,中央呈现充满角质似“火山口”样,边缘有唇状表皮包绕。结论 角化棘皮瘤的诊断依赖于特征性的临床及病理表现,并应与皮肤鳞状细胞癌鉴别。  相似文献   
6.
53例环状肉芽肿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环状肉芽肿(GA)的诱因、临床特点及组织学改变情况。方法分析53例环状肉芽肿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局限性肉芽肿(LGA)与泛发性肉芽肿(GGA)中部分患者病情与日晒有关,尤以后者为甚。且GGA比LGA发病年龄晚、病程长。组织学改变以栅栏状肉芽肿最常见(占71.7%),散在性组织细胞浸润次之(占28.3%)。冷冻、外用糖皮质激素多用于LGA,系统性的用药主要用于GGA。结论日照可能在泛发性环状肉芽肿中起一定作用,组织学改变以栅栏状肉芽肿最常见。LGA治疗以局部为主,GGA治疗以系统为主。  相似文献   
7.
李元元  施桂芬 《眼科》1996,5(1):3-7
在3~37.8周/度,12级空间频率范围内用激光视网膜,视皮质闪烁正弦光栅4Hz,16Hz,两级时频对34例(65只眼),早期青光眼患者,18例(31只眼)中晚期青光眼患者及19例(37只眼)疑似青光眼患者作了时空视觉调制传递函数(spatiotemporalmodulatiotransferfuction,S-TMTF)测定,并对上述疑似组中16例进行了随访观察,结果表明,早期青光眼患者低频区可  相似文献   
8.
环状肉芽肿(Granuloma Annulare,GA)是发生于真皮或皮下组织以环状丘疹或结节性损害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组织病理示灶性胶原纤维变性和肉芽肿形成,比较少见,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现分析本科2001至2005年的32例GA临床资料,着重其组织学特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浅表性脂肪瘤样痣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方法分析9例浅表性脂肪瘤样痣临床资料、组织学特征,对其中6例进行特殊染色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本组男5例、女4例,发病年龄1~42岁。临床上,7例为多发(经典)型,2例为局限型。皮损分布于臀部、尾骶部、大腿后上方、头部和腘窝,呈群集状丘疹和结节。病理特征为在真皮胶原组织内见成熟无包膜的脂肪细胞团,特殊染色示胶原纤维增厚、弹力纤维减少。结论浅表性脂肪瘤样痣的诊断依赖临床病理的特征,在组织形态上浅表性脂肪瘤样痣应与Go1tz综合征、结缔组织痣鉴别。  相似文献   
10.
鼻炎热疗仪治疗急慢性鼻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慢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为探讨一种起效快、疗效高,疗程短,方法简便,患者乐于接受的治疗方法,我院自1994年9月起,采用超Ⅱ型鼻炎热疗仪,行鼻部热疗加鼻腔滴药,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急性鼻炎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龄6~54岁,平均23.5岁,慢性单纯性鼻炎102例,男54例,女48例,年龄8~64岁,平均25岁,诊断疗效标准依据《鼻科学》有关急慢性单纯性鼻炎的诊断与疗效标准进行。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采用超Ⅱ型鼻炎热疗仪局部热疗,该治疗仪是利用超声波将蒸馏水在饱和室空气中雾化成4~8um的水滴,经导管、喷嘴向外喷出,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