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方贵明  黄明  方镇 《淮海医药》2013,31(1):45-46
目的观察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高龄患者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所有42例患者均或随访,随访时间16个月~10年,平均48个月。X线片示假体位置佳,无松动迹象。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优29例,良8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8.1%。结论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疗效好、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较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背景:国内外有关寰枢椎后路融合器的报道较少,且存在许多不足,缺乏操作方便、植骨区域大、植骨稳定的融合器。目的:依据寰枢椎解剖学特征设计一款带融合器的寰枢椎后路内固定系统,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收集100例(男、女性各50例)正常寰椎后弓及枢椎椎板的CT影像学资料,测量寰椎后弓高度及厚度、枢椎椎板斜率、寰椎后弓下缘至枢椎棘上缘突高度、寰枢椎椎间隙高度、两侧寰椎椎弓根外侧缘距离及后结节处至该线的距离并计算后弓外侧缘半径;取后结节旁4 mm处为进钉点,测量后弓螺钉置入长度及螺钉与后弓中线角度。分析解剖参数并设计带融合器的寰枢椎后路内固定系统。结果与结论:(1)寰椎后弓下缘至枢椎棘突上缘高度为(19.07±2.73)mm,寰枢椎椎间隙高度为(6.83±2.01)mm,枢椎椎板斜率为(58.34±7.60)°,寰椎后弓外侧缘半径为(26.77±2.14) mm,寰椎后结节高度为(10.45±1.61) mm,寰椎后结节厚度为(8.12±1.57) mm,寰椎后弓螺钉置入长度为(11.21±1.61) mm,螺钉与后弓中线角度为(53.34±6.30)°,左侧与右侧数据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6例Meyers-McKeeverⅡ、Ⅲ、Ⅳ型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患者施行关节镜下复位内固术,其中钢丝内固术9例,空心螺钉7例。术后3周使用可调式支具于伸膝位制动4~5周,术后给予相应功能锻炼指导。结果:16例患者术后骨折均愈合。术后3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所有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正常,Lachman试验和前抽屉试验阴性。16例均未出现关节感染僵硬、屈伸受限、行走不稳和慢性疼痛等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分别采用钢丝和空心螺钉对Meyers-McKeeverⅡ、Ⅲ、Ⅳ型的胫骨髁间棘骨折固定均能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保留股方肌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接受单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含全髋关节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病人根据术中是否保留股方肌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术中仔细分离保护股方肌血供,维持其与股骨距原始解剖位置;对照组术中切断股方肌。记录所有病人手术基本情况,术后定期随访,评估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通过X线片观察股骨距区域骨量变化。结果:2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2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6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6个月内股骨距骨质流失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12、24个月累计股骨距骨质流失率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且术后假体脱位发生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给予保留股方肌处理,可维持股骨距周围血供,增强股骨近端假体周围骨量和骨骼强度,继而促进髋关节功能快速恢复,预防假体松动或脱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 X 线及螺旋 CT 平扫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63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均经过门急诊 X 线正侧位片、及伤后48 h 内螺旋 CT 平扫检查,对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与诊断的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中,经 X 线检查确诊为胫骨平台骨折的有54例,疑似胫骨平台骨折的有7例,未检出胫骨平台异常的有2例,其中7例疑似患者经 CT 检出为单纯外侧平台劈裂性骨折4例、单纯平台塌陷性骨折1例,髁间嵴骨折2例;CT 检查结果确诊患者胫骨平台骨折的有62例,疑似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有1例。结论X 线初诊诊断率较高、且具有经济、直观的优势,仍是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首选辅助检查方式,对于有相应征象的疑似病例应结合 CT 平扫,提高初诊诊断率,并为分型及进一步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复杂程度(AO分型)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某院住院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年龄≥65岁)98例作为骨折组,根据骨折AO分型将患者分为简单骨折组(49例)和复杂骨折组(49例)2个亚组,收集同期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体检者9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和2亚组间膝关节OA指标[WOMAC评分、HSS评分、Kellgren/Lawrence(K/L)分级]、一般资料(性别、年龄、BMI、烟酒史等)及病史(骨关节炎、心血管疾病、脑血管意外等)差异,分析反应股骨转子间骨折复杂程度的AO分型与反应膝关节OA严重程度的HSS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骨折组WOMAC评分[(41.71±11.00)分]高于对照组[(34.47±8.08)分],HSS评分[(58.86±10.28)分]低于对照组[(63.71±8.65)分],重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比例(78.57%)高于对照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简单骨折组WOMAC评分[(38.47±10.76)分]低于复杂骨折组[(44.96±10.35)分],HSS...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手术治疗原发性椎管内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取颈椎后路手术治疗11例颈椎管内肿瘤患者(颈椎管内神经鞘瘤6例,神经纤维瘤4例,脊膜瘤1例)的临床资料,5例患者在切除肿瘤后行颈椎稳定性重建。采用JOA评分评价颈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11例患者肿瘤于肉眼下完全切除,所有病例随访5个月~3年,JOA评分改善率52.9%±14.0%。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原发性颈椎管内肿瘤可行后路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蚌埠市老年人髋部骨折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蚌埠市8家二甲以上医院住院的96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968例无骨折健康老年人(年龄≥60岁)为对照组,比较2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户籍、受教育程度等)、相关病史(高血压、糖尿病、骨关节及类风湿疾病、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史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髋部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2组间性别、户籍、受教育程度、BMI值、吸烟史、饮酒史、体育锻炼史、饮用牛奶情况、骨关节及类风湿等关节疾患、骨质疏松性骨折病史、脑血管病史、眼部疾患、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BMI、户籍、吸烟、骨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疾患、是否发生脑血管意外是影响老年髋部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蚌埠市老年髋部骨折发生具有明显地区差异,农村高于城镇,性别、BMI、户籍、吸烟史、骨关节炎及类风湿疾患、脑血管意外史是髋部骨折的危险因素,这些信息将为本市髋部骨折的预防提供依据,以期降低髋部骨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