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E-钙粘素是一种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与链接素结合形成复合体既介导同种细胞间粘附反应,又可通过β链接素调控细胞周期进程,在肿瘤的生成、浸润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头颈部肿瘤中已经发现E-钙粘素-链接素复合体表达明显下调,本就该复合体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它的表达与头颈部肿瘤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骨导听力下降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引起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骨导听阈提高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40例单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语频区和4.0kHz骨导听力与听骨链、胆脂瘤、鼓膜穿孔的情况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耳与健耳骨导听力阈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听骨链破坏和鼓膜穿孔的部位对骨导听阈有一定的影响。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引起骨导听力下降。部分患者是由于中耳病变所致,因此积极的治疗可能提高患者的骨导听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鼻腔透明细胞癌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总结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例原发性鼻腔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1992年以来11例相关文献,做出总结报道。结果:12例原发性鼻腔-鼻窦透明细胞癌中8例(66.7%)主要表现为鼻出血,4例(33.3%)出现骨质破坏;CT显示鼻腔、鼻窦内条片状类似软组织密度影,行单纯手术切除治疗3例(25.0%),手术切除联合放、化疗7例(58.3%),单纯放化疗2例(16.7%)。治疗后随访6个月~10年,仅1例患者因出现肺部转移死亡,余均健在。结论:原发性鼻腔-鼻窦透明细胞癌较罕见,早期症状以鼻出血多见,病理学上需与转移性透明细胞癌及多种含透明细胞的涎腺肿瘤鉴别。治疗以手术切除联合放化疗为主,短期内预后较好。早期局限于鼻腔和鼻窦的有基底的肿瘤可考虑鼻内镜手术,术后建议每半年复查一次。  相似文献   
4.
洪娟  毕涌  方练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6):622-624
目的探讨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1年9月本院治疗的192例单侧PC-BPPV患者,随机分为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组(EP+BE组)67例、改良Epley复位法治疗组(EP组)61例、倍他司汀治疗组(BE组)64例,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治疗的有效率和平均有效时间。结果 EP+BE组治疗3 d和1周后有效率均高于EP组和BE组,EP组治疗3 d和1周后有效率高于BE组,EP+BE组3 d内的平均起效时间短于EP组和BE组。结论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倍他司汀治疗PC-BPPV安全有效,明显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多层面气道狭窄尤其是伴有舌体肥厚的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采用悬壅垂腭咽成形+舌根射频减容(伴或不伴下鼻甲射频)+颏舌肌前移术(UPPP+RF+GA)手术方案,并进行术后疗效评估。方法:在对狭窄平面作出准确评估后,进行UPPP+RF+GA等多层面综合手术治疗。术前及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呼吸紊乱指数(respiratory disturbance index,RDI)、血氧饱和度、Epworth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scale,ESS)评分等测定,评估手术效果。结果:随访19例患者以RDI改善率为标准,治愈率达73.68%(14/19)。术后ESS评分全部小于9分。结论:对于伴有舌体肥厚的重度OSAHS患者,采用UPPP+RF+GA手术方案,术后证实无论是RDI和血氧饱和度的改善还是ESS评分,都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广泛性面颈部蜂窝织炎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21例广泛性面颈部蜂窝织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面颈部蜂窝织炎的感染来源:牙周炎、牙髓炎9例.急性扁桃体炎5例,急性腮腺炎4例,原因不明3例.蜂窝织炎定位:口底和颈部9例,扁桃体周围间隙、咽旁间隙、咬肌间隙和颈部5例,咬肌间隙、咽旁间隙、颊间隙和颈部7例.通过采用脓肿切开引流术,其中3例先行气管切开防止窒息,3例同时经颈纵隔引流,配合大剂量抗生素等综合治疗,全部患者均治愈.结论 广泛性面颈部蜂窝织炎病情进展迅速,应采取综合治疗,及时切开引流,缩短疗程,防止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是鼻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占鼻肿瘤的0.5%~4.0%,具有侵袭性、高复发率、易恶变的临床特点。2005年Kamel等[1]基于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病变起源提出了新的分级系统,I型病变起源于鼻中隔或鼻外侧壁,II型病变起源于上颌窦。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多层面气道狭窄尤其是伴有舌体肥厚的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采用悬壅垂腭咽成形+舌根射频减容(伴或不伴下鼻甲射频)+颏舌肌前移术(UPPP+RF+GA)手术方案,并进行术后疗效评估.方法:在对狭窄平面作出准确评估后,进行UPPP+RF+GA等多层面综合手术治疗.术前及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呼吸紊乱指数(respiratory disturbance index,RDI)、血氧饱和度、Epworth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评分等测定,评估手术效果.结果:随访19例患者以RDI改善率为标准,治愈率达73.68%(14/19).术后ESS评分全部小于9分.结论:对于伴有舌体肥厚的重度OSAHS患者,采用UPPP+RF+GA手术方案,术后证实无论是RDI和血氧饱和度的改善还是ESS评分,都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脑脊液鼻漏常见于颅底外伤患者,可并发颅内感染,具有潜在的致命危险。经鼻内镜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是近年来开展的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为探讨脑脊液鼻漏的瘘口定位方法及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本文回顾分析了本院2007年至今收治的6例脑脊液鼻漏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患者共6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17~33岁,平均25岁。5例在外伤后出现鼻溢液,1例表现为自发  相似文献   
10.
岩骨胆脂瘤其实是颞骨岩部的上皮样囊肿,由于岩骨对扩张性反应不敏感,病变可潜伏达数年,或无典型的临床症状,容易被忽略。岩骨胆脂瘤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胆脂瘤是胚胎时期的外胚层组织残留在岩骨所致,继发性胆脂瘤是由颞骨乳突区的胆脂瘤向内侧侵袭所致。我科2006年5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