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肿瘤学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47例尿毒症患者 ,其中血透治疗 42 8例 ,腹透治疗 19例。年龄 13~ 70岁 ,平均 36 .3岁。初次肾移植 42 7例 ,男 2 5 3例 ,女174例。再次肾移植 2 0例 ,男 8例 ,女 12例。1.2  PRA检测方法1.2 .1 试剂 采用美国 One L am bda公司提供的莱姆德混合抗原板 (LATM)和莱姆德抗原板 (LAT)检测系列。L AMT用于肾移植术前受者体内致敏抗体的定性检验 ,可初步确定致敏抗体类型 ,而 LAT进行定量分析并确定致敏抗体特异性 (HL A-I类或 II类抗体 )。1.2 .2 结果判断  PRA≤ 10 %为无致敏 ;10 % 相似文献   
2.
采用噻唑蓝(MTT)活细胞染色法(简称MTT法)观察改变培养基中L-缬氨酸(L-Val)含量对胃癌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发现在小牛血清培养基中不加L-Val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增加L-Val含量并不加快胃癌细胞的增殖。改变L-Val含量对正常二倍体成纤维细胞生长影响不大。该结果为配制胃癌不平衡氨基酸治疗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能定量检测肾移植术后供体来源细胞(嵌合体)的PCR-Flow方法.方法:利用细胞内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流式细胞仪、琼脂凝胶电泳、凝胶成像分析、荧光显微镜等技术,用两位人类白细胞DR抗原(HLA-DR)位点不同献血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模拟供受体细胞混合(嵌合体),进行实验可行性和准确性研究,并对实验进行特异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本院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进行肾移植联合供体骨髓细胞(donorbonemarrow cell,DBMC)输注36例(DBMC组)及未进行骨髓输注的同一供体配对患者26例(配对对照组)移植术后嵌合体进行动态检测.结果:模拟的嵌合体百分比与PCR-Flow检测嵌合体百分比呈直线关系,且方法的敏感性为0.05%,为特异性扩增.DBMC组术后4周和8周嵌合体与配对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分别为(9.20±8.03)%与(1.29±2.05)%(P<0.01),和(7.73±7.35)%与(0.76±1.93)%(P<0.01).但8周以后各个时间点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别.结论:PCR-Flow检测嵌合体方法可靠、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是检测外周血中微量嵌合体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用自行制备的羊抗64-DP血清,采用火箭电泳法,以待测标本的火箭峰高和标准抗原火箭峰高的比值作为相村值,检测正常人100名、良性病变61例和恶性肿瘤147例,初步结果示:64-DP对肿瘤有较高的特异性,诊断消化系统癌肿阳性率较高,有进一步研究必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供体特异性骨髓输注肾移植受者外周血嵌合体动态变化及对急性排斥的影响。方法 自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本中心对63例尿毒症患者进行了尸体肾脏移植联合供体特异性骨髓细胞(DBMC)输注(骨髓组),同期406例单纯接受肾移植(对照组)。采用原位PCR与流式细胞仪相结合的PCR-Flow方法对36例DBMC输注病例(DBMC组)和26例与DBMC输注配对病例(配对对照组),用PCR-Flow方法进行嵌合体检测。结果 术后4周和8周DBMC组与配对对照组相比,嵌合体明显增加,分别为(9.20±8.03)%比(1.29±2.05)%(P<0.01),和(7.73±7.35)%比(0.76±1.93)%(P<0.01)。但8周以后各个时间点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随访期间,骨髓组和对照组Scr无显著差异,但急性排斥发生率前者明显低于后者,分别为3.17%与12.81%(P<0.05)。结论 DBMC输注能促进术后早期嵌合体的形成,显著降低急性排斥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内容提要本文采用国产胃电图仪对有不同消化道症状的237例患者进行检查,采用空腹试验及进餐负荷试验.结果表明,按频率和幅值不同可分九种类型,其中正频低幅(NFLA)型为胃电图的主要表现形式,在餐前及餐后试验中分别占41.8%及40.1%,相应的临床症状主要有上腹部不适、嗳气、恶心及隐痛等.对胃运动节律及张力的测定反映出,胃运动异常与临床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对正常人、良恶性肝病及肝脏以外恶性肿瘤、糖尿病、孕妇等338例临床样本的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的测定结果显示:原发性肝癌(PHC)组AFU明显高于正常组和其它各组(F=11.6983,P<0.01);在PHC组甲胎蛋白(AFP)阳性或阴性病例中,与AFU阳性率无相关性(X2=2.72,P>0.05),提示AFU与AFP一样,对PHC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尤其对AFP阴性或低滴度阳性的PHC意义更大。此外,AFU与AFP联合检测,可提高PHC的检出率;AFU还可对PHC的临床疗效作出评估。  相似文献   
8.
环孢素结合蛋白A mRNA表达与移植肾急性排斥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肾移植患者环孢素结合蛋白A(CvPA)mRNA表达水平与血环孢素(CsA)浓度和急性排斥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动态测定23例肾移植稳定患者和10例急性排斥患者的移植肾活检标本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vPA mRNA的表达.结果应用CsA后肾功能稳定患者,CyPA的表达水平,在淋巴细胞(P=0.013)和肾组织(P=0.038)均显著上升,而急性排斥患者则无明显变化(P>0.05);淋巴细胞中CyPA的表达与CsA浓度存在低度相关性(r=0.384,P=0.047);急性排斥患者淋巴细胞中CyPA表达水平低于肾功能稳定者(P=0.009).结论应用CsA预防排斥的肾移植患者淋巴细胞中CyPA低表达是导致排斥发生的可能因素之一.对淋巴细胞CyPA表达水平进行监测,并结合CsA血浓度,有可能指导CsA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9.
供体骨髓输注诱导肾移植免疫低反应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资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 :1999年 1月~ 2 0 0 1年6月本院共行尸体肾移植 4 12例 ,排除二次移植、多器官联合移植、早期血管性排斥或延迟恢复肾功能、术前高致敏 (PRA>30 % )及早期死亡患者 (术后 1个月内 )后为 36 8例。观察组 5 2例进行了联合供体骨髓细胞 (DBMC)输注 ,其中男 39例 ,女 13例 ,平均年龄 4 2岁 (33~ 6 4岁 ) ;术后免疫抑制剂方案为 :泼尼松 +骁悉 +环孢菌素 (P +M +C) 4 6例 ,泼尼松 +骁悉 +普乐可复 (P +M +F) 6例 ,不应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制剂诱导治疗。对照组 316例 ,其中男 2 18例 ,女 98例 ,平均年龄 …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