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腮腺内面神经鞘瘤12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腮腺内面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免误诊,误治。方法:对山东省莱阳中心医院20年间收治的12例腮腺内面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术前误诊为混合瘤,1例误诊为腺样囊性癌,1例误诊为淋巴瘤,2例做了穿刺活检,3例做了术中快速病检,皆得以确诊,术中保留面神经的10例,虽然术后出现面瘫,但手术后6-12月恢复,切除面神经颅外段2例,面瘫未见恢复,本组5例肿瘤来源于面神经总干,3例来源于上,下颊支,2 来源于颧支,2例来源于下颌缘支,肿瘤镜下分型:囊状型9例,网状型3例,术后随访5-10年,无1例复发,结论:此瘤极易误诊,确诊有赖于术前(或术后)病理检查,术中应尽力保留面神经,虽然术中刺激,牵拉面神经等致术后面瘫,但大多数患者可自然恢复。  相似文献   
2.
腮腺内面神经鞘瘤12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腮腺内面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以免误诊、误治。方法 :对山东省莱阳中心医院 2 0年间收治的 12例腮腺内面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术前误诊为混合瘤 ,1例误诊为腺样囊性癌 ,1例误诊为淋巴瘤。 2例做了穿刺活检 ,3例做了术中快速病检 ,皆得以确诊。术中保留面神经的 10例 ,虽然术后出现面瘫 ,但于术后 6~ 12月恢复 ,切除面神经颅外段 2例 ,面瘫未见恢复。本组 5例肿瘤来源于面神经总干 ,3例来源于上、下颊支 ,2例来源于颧支 ,2例来源于下颌缘支。肿瘤镜下分型 :囊状型 9例 ,网状型 3例。术后随访 5~ 10年 ,无 1例复发。结论 :此瘤极易误诊 ,确诊有赖于术前 (或术后 )病理检查。术中应尽力保留面神经 ,虽然术中刺激、牵拉面神经等致术后面瘫 ,但大多数患者可自然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造影—介入方法诊断和治疗慢性化脓性腮腺炎的价值。方法 对78例接受过全身抗感染治疗和支持疗法,但疗效不明显的慢性腮腺炎病人,在X线监控下行48%碘化油注射造影。根据影像所见,将患者分为慢性阻塞性(21例)和慢性非阻塞性(57例)腮腺炎。造影前,经微导管引流腮腺内分泌液,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病人,给予经导管向腮腺内灌注2%利多卡因、1%甲紫治疗。对慢性非阻塞性腮腺炎病人,用同样方法注入α—糜蛋白酶、丁胺卡那霉素、生理盐水混合液治疗。结果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组治愈率为80.95%,慢性非阻塞性腮腺炎组治愈率为87.72%。结论 造影—介入是诊断和治疗慢性化脓性腮腺炎确切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骨孔注射平阳霉素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了 ,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自 1996年以来选择平阳霉素(PYM)加利多卡因行三叉神经分支出入的骨孔内注射 ,取得显著疗效。现将随访观察资料完整的 5 6例进行分析。资料和方法 :5 6例中男 32例 (5 7 1% ) ,女 2 4例(42 9% )。年龄 30~ 6 5岁 ,平均 (5 6 9± 8 1)岁。病程 5个月至 2 3年 ,平均 5 1年。患病部位 :右侧 4 6例 ,左侧 10例 ;Ⅱ支 31例 ,Ⅲ支 18例 ,Ⅱ、Ⅲ支同时罹患 7例。 5 6例均行头颅CT扫描检查排除占位性病变所致的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采用 2 %利多卡因做诊断性定位 ,…  相似文献   
5.
<正>临床上牙源性面瘘较常见,其治疗多采用拔除患牙、根尖周病灶刮除的方法。为有效治疗面瘘并充分恢复患牙的咀嚼功能,作者采用常规根管治疗的方法治疗牙源性面瘘,  相似文献   
6.
口腔组织内异物临床常见 ,但因异物存留时间长 ,临床疑诊为口腔肿瘤者少有报道。现将我院 2 0 0 0年诊治的 1例口底罕见异物病例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 ,男 ,6 3岁 ,因口底肿胀、粘膜破溃、疼痛 2个月以“口底肿瘤”收入院。 2月前因摔倒伤及面部 ,当时口腔内少许出血 ,后自行停止。伤后口底广泛肿胀、疼痛、吞咽及语言障碍 ,在当地给予青霉素等抗感染治疗 10余天 ,口底肿胀局限 ,吞咽、语言障碍解除 ;但口底粘膜有一破溃面 ,进食时疼痛 ,继续给予抗感染治疗 ,破溃粘膜不愈 ,转入我院。入院体检示体温 36 .6℃ ,呼吸 18次 /min ,脉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设计一种改良梭形切口,用于切除颌面部皮肤良性肿瘤。方法 经尸体实验。方法 经尸体实验、计算,证实此改良切口具有多方面优点后,用于切除24例颌面部皮肤良性肿瘤。结果 按肿瘤半径为0.5cm、1.0cm、1.5cm计算,改良梭形切口节省切除皮肤面积分别为17.22%、15.42%、16.98%;缝合切口时无张力(或张力小),切口对合线平整,隐于皱纹线中,无“猫耳”。经1-7a随访,切口瘢痕愈合良好。结论 此改良切口优于传统松形切口,可推广应用于切除颌面部皮肤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