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40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院临床上用1096葡萄糖酸钙10mL加入1096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及注射用炎琥宁5~10mg/kg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及伍用其他抗生素联合用于治疗佝偻病患儿的呼吸道感染,上述两组液体连续应用时,在墨菲管内会有药物接触情况,常可观察到有乳白色甚至絮状浑浊。虽然输入后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但不能完全排除安全隐患以及是否影响药效和治疗效果。为探究该现象发生的条件,我们进行了以下试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HIV-1抗体阳性的男男性行为(MSM)人群WB带型及首次CD4+T淋巴细胞水平,探索条带特征,评估MSM人群确证时的疾病进展与免疫状况,为特定人群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法对HIV抗体筛查阳性者进行抗体确证实验,对确证为HIV-1阳性的219例MSM感染者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 全带和次全带占比50.2%.阳性检出率最高的为外膜蛋白(env),反转录酶蛋白(pol)次之,核心蛋白(gag)除p24外检出率均较低.其中gp160、gp120、p24条带检出率为100%.p17带型检出率随年龄增加递减,p17和gp41条带在未婚人群检出率均高于离异人群(P值均<0.05).CD4细胞<200/μl时,p55、p51、p17条带缺失率均较高.结论 MSM人群疾病进程较快,免疫功能受损较重,WB条带中gp160、gp120和p24条带有重要判断意义,应对此人群加大宣传力度和检测力度,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05-2019年江苏省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的HBV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研究对象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江苏省2005-2019年HIV/AIDS首次入组抗病毒治疗数据库,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不同特征HIV/AIDS的HBsAg检测率和HBsAg阳性率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2005-2019年江苏省首次入组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共29 288例,总体HBsAg检测率为49.8%(14 594/29 288),2005-2019年HBsAg检测率由0.0%(0/80)增加到75.2%(3 448/4 586),呈逐年上升趋势。进行HBsAg检测的HIV/AIDS中,江苏省籍占81.6%(11 915/14 594),男女性别比7.34:1(12 845:1 749),年龄(38.5±13.8)岁,汉族占96.1%(14 023/14 594),已婚/同居占48.9%(7 131/14 594)。男男性传播和异性性传播感染途径占97.9%(14 294/14 59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sAg检测率的影响因素中,2015年及以后入组、外省户籍、已婚/同居、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注射吸毒感染途径的人群HBsAg检测率较高。HIV/AIDS的HBsAg阳性率为8.6%(95%CI:8.2%~9.1%),HBsAg阳性率在2016年之前均>10.0%,自2016年以后稳定在6.7%~8.2%。HBsAg阳性率的影响因素中,2015年及以后入组、女性、年龄>59岁、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的HBsAg阳性率较低,而45~59岁年龄组和少数民族人群的HBsAg阳性率较高。结论 2005-2019年江苏省首次入组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中,HBsAg检测率总体不高,合并HBV感染高于一般人群,需要加强其HBsAg相关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骆驼蓬中去氢骆驼蓬碱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不同产地骆驼蓬药材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含量,以去氢骆驼蓬碱为对照品,检测波长为252nm。结果:去氢骆驼蓬碱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00192~0.01008mg.mL-(1r=0.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RSD=0.80%(n=9)。不同地区的骆驼蓬中总生物碱类化合物含量有一定差异。结论:本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骆驼蓬的质量控制方法。结果表明昌吉人工种植区、乌市水墨沟公园外东侧野生药材中生物碱含量较高。本试验可为骆驼蓬的种植和采收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江苏省学生艾滋病病例危险性行为特征,为在学生群体中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和干预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从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筛选出2020年1月-2021年2月江苏省学生HIV/AIDS病例,调查其HIV确证前性行为信息.同时对11例学生病例开展定性访谈.结果 2020年1月-2021年2月,江苏省共报告186例学生HIV感染病例,以男性(占98.92%)、18~22岁(占81.18%)、汉族(占94.09%)、未婚(占98.92%)、本省户籍(占65.05%)、大学生(占59.68%)为主;感染途径均为性途径,以同性性途径为主(占94.09%).男性HIV感染者中,年龄以18~22岁为主(占81.52%),同性性传播占95.11%.多性伴现象较为普遍,其中同性性伴数2~5个占51.70%、异性性伴数≥2个占53.85%.同性性行为安全套每次均用比例为19.89%,异性性行为安全套每次均用比例为34.62%.主要通过交友软件寻找同性性伴(92.05%),寻找异性性伴主要为线下(65.38%).9.78%男性病例在确证前既有同性性行为,也有异性性行为.结论 江苏省新发现感染HIV学生病例以男生为主,存在多性伴、安全套使用率低、同性性行为发生率高等高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引起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为宫颈癌根治术后防治感染提供相关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7月医院收治的162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观察和记录患者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分布、病原菌分布等结果,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162例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35例,感染发生率为21.60%,感染部位以手术切口感染为主;35例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4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1株占50.00%;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住院时间≥14d、引流管放置时间≥7d、导尿管留置时间≥14d、手术路径为开腹手术、接受化疗以及合并贫血状态为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发生医院感染较为常见,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引发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要重视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术后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早期诊断,早期预防和治疗经验,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围产期情况,结合临床表现及CT检查作出诊断,经综合治疗后治愈32例,好转10例,自动出院4例,死亡2例。35例获随访1年,其中27例未发现后遗症,脑性瘫痪2例,脑积水2例,癫痫4例。结论新生儿颅内出血多见于早产儿,多有异常围产史,结合临床表现和头颅CT检查可确诊。对该病做出早期诊断、早期预防、积极有效的治疗,有助于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雷公藤多苷通过Akt/mTOR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肾病(DN)小鼠肾损伤影响.方法 选取SPF级C57 BL/6 J小鼠75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成5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低剂量组、雷公藤多苷中剂量组和雷公藤多苷高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其他4组小鼠制备DN模型,雷公藤多苷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无损包扎法在压力性损伤创面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龙游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年龄≥60周岁的压力性损伤患者67例。根据首次治疗时患者整体及压力性损伤局部的评估结果,按患者基本条件相当的原则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无损包扎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包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创面再次受损情况、创面愈合时间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皮肤发红、新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0%,高于对照组的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损包扎法主要由浓度为0.5%的聚维酮碘溶液浸泡的纱布为原材料,能减轻和分散患者伤口压力,避免创面重复受压,对压力性损伤创面有良好的保护及促进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暗娼行为学及主要STD的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目的 了解强制状态下暗娼的行为学特征及主要性传播疾病 (STD)的感染状况 ,为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信息。方法 对劳教所内 30 4名暗娼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和血标本采集 ,对入所 <1个月的 5 0名暗娼另取宫颈分泌物。结果  (1)调查对象平均年龄 2 9 7± 7 3岁 ,卖淫 <1年占 73 9% ;卖淫时从不使用安全套的占 34 8% ,最后一次性交对象 85 3%来自丈夫 /男友、情人和固定性伴侣 ,而最后一次安全套使用率仅 4 6 7%。 (2 )淋球菌、梅毒螺旋体、沙眼衣原体的感染率分别是 4 0 %、31 1%、18 0 % ,未发现艾滋病病毒 (HIV)感染者。结论 暗娼存在高危性行为 ,应尽快推广针对娱乐场所小姐的STD/艾滋病 (AIDS)干预项目 ,以阻断AIDS/STD经性途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