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5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分析放疗加复方苦参素注射液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方法 80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病例原发灶基本控制后,转移病灶采用6MVX线体外局部放疗DT30~40GY/3~4周。治疗组从放疗开始起,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至放疗结束。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生存期等指标的差异性及白细胞数、碱性磷酸酶值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CR+PR率分别为95%(38/40)和65%(26/40);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数基本正常,碱性磷酸酶值下降较对照组明显;1年生存率两组无差异,但治疗组8例生存期18个月。结论放射治疗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治疗骨转移癌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显著影响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研究旨在观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患者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情况,分析淋巴水肿发生与患者腋淋巴结手术结果(阳性淋巴结个数、切除淋巴结总数及两者的比值,即淋巴结阳性率)的相关性,以及年龄、体质量指数和其他治疗相关因素对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在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的患者共202例,采用上肢周径测量法,观察这些患者从放疗开始至放疗结束后12个月期间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情况。结果:共有197例患者完成随访观察,其中38例诊断为上肢淋巴水肿(19.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生与未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患者在切除淋巴结总数(P <0.001)、阳性淋巴结个数(P<0.001)与淋巴结阳性率(P=0.002)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年龄、体质量指数和其他治疗相关因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切除淋巴结总数的增多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患者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患者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情况与腋淋巴结手术结果具有相关性,其中切除淋巴结总数的增多是淋巴水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对于切除淋巴结总数较多的患者,在制定术后相关治疗方案时要充分重视其较高的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不同雌激素受体(ER)状态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是否具有放射增敏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索。方法 取指数生长期的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分为对照组、二甲双胍组、单纯照射组和二甲双胍联合照射组。采用MTT法测定二甲双胍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克隆形成实验评估二甲双胍对乳腺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碘化丙啶(PI)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Hoechst 33342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p-AMPK、p-mTOR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对这两种细胞均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在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中,二甲双胍联合照射组的DqD0SF2值均较单纯照射组明显降低(MCF-7:t=9.305、14.528、13.708,P<0.05;MDA-MB-231:t=19.560、16.893、36.048,P<0.05),放射增敏比(SERD0)分别为1.29和1.21。二甲双胍联合照射组与单纯照射组相比,G2/M期阻滞更明显(t=6.103、38.431,P<0.05),增加了放射诱导的细胞凋亡(t=9.143、14.561,P<0.05)。在MCF-7细胞中,二甲双胍联合照射组p-AMPK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组(t=35.194、8.647、10.316,P<0.05),但在MDA-MB-231细胞中,p-AMPK的表达未见明显变化(P>0.05);而对p-mTOR蛋白的抑制作用在这两种细胞中均可见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F-7:t=80.133、31.820、11.308,P<0.05;MDA-MB-231:t=12.436、15.757、8.402,P<0.05)。结论 二甲双胍对不同ER状态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均有放射增敏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AMPK或非AMPK依赖的途径,抑制mTOR信号级联通路,以及增加细胞G2/M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等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1-2N1M0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和改良根治术后达到腋窝淋巴结转移0~3枚的患者行术后放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本院收治的128例临床诊断为T1-2N1M0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完成新辅助化疗和改良根治手术,术后腋窝淋巴结转移数为0~3枚。根据有无术后放疗将患者分为放疗组(n=87)和未放疗组(n=41),两组术后腋窝淋巴结转移达1~3枚(ypN1)患者分别为43、11例,术后腋窝淋巴结转移0枚(ypN0)患者分别为44、30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5年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LRFS)率、无瘤生存(DFS)率和总生存(OS)率,并进行log-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和治疗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28例患者的5年LRFS率、DFS率和OS率分别为91.4%、82.8%和93.0%。放疗组和未放疗组患者的5年LRFS率分别为94.3%和8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55,P=0.080);5年DFS率分别为89.7%和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12,P=0.005);5年OS率分别为94.3%和9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10,P=0.368)。亚组分析中,放疗组和未放疗组术后达ypN1患者的5年LRFS率分别为93.0%和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8,P=0.039);5年DFS率分别为88.4%和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5,P=0.033);5年OS率分别为90.7%和8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3,P=0.399)。放疗组和未放疗组患者术后ypN0患者的5年LRFS率分别为95.5%和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72,P=0.350);5年DFS率分别为90.9%和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39,P=0.019);5年OS率分别为97.7%和9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76,P=0.34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χ^2=11.709,P=0.001)和有无脉管瘤栓(χ^2=7.608,P=0.006)是5年LRFS的影响因素,有无术后放疗(χ^2=9.312,P=0.002)是5年DFS的影响因素,年龄(χ^2=6.093,P=0.014)和激素受体状态(χ^2=3.974,P=0.046)是OS的影响因素。结论cT1-2N1M0期乳腺癌经新辅助化疗和改良根治术后ypN1的患者,行术后放疗有局部控制获益,并能改善患者DFS;而cT1-2N1M0期乳腺癌经新辅助化疗和改良根治术后ypN0的患者,术后放疗价值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联合其他局部治疗,如手术、放疗后患者的上肢淋巴水肿的相关危险因素尚未完全明确。该研究旨在回顾性分析新辅助化疗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2月共103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行手术(包含腋淋巴结清扫)的患者。所有患者术后接受了全乳或胸壁以及锁上野放疗。淋巴水肿的诊断采用上肢周径测量法。结果:中位随访时间4.5年,41例患者发生上肢淋巴水肿。4.5年淋巴水肿的累积发生率为39.8%。分析结果显示:腋窝淋巴结切取个数大于15(HR=2.455;P=0.006)与完成足疗程新辅助化疗(HR=2.199;P=0.014)为发生淋巴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该研究患者中有超过1/3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4~5年内发生患侧上肢的淋巴水肿。腋窝淋巴结切取个数大于15以及完成足疗程新辅助化疗的患者发生淋巴水肿的风险较高,因而对这部分患者需要更加密切的随访以便使淋巴水肿能够被早期发现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目前保乳手术+术后放疗已成为早期乳腺癌标准治疗模式。采用3种不同适形调强放疗技术制定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同步瘤床加量的放疗计划,并对3种放疗计划的肿瘤靶区、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等方面进行比较。方法:随机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放疗科2018年度收治的女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50例,左、右侧乳腺癌患者各25例。分别采用正向调强、逆向调强、容积调强等3种调强治疗方法制定全乳同步瘤床加量放疗计划。比较3种放疗计划的靶区适形度(conformity index,CI)与均匀度(homogeneity index,HI);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包括同侧肺(V 5 、V 20 、V 30 )、心脏(D mean 、左乳癌V 25 、右乳癌V 15 )、对侧乳腺(D 2 、D mean );单次治疗的总跳数(minute,MU)及出束时间,并进一步分析乳房体积大小对放疗计划的影响。结果:正向调强、逆向调强与容积调强放疗计划的全乳靶区CI分别为0.69±0.09、0.86±0.06和0.79±0.07(两两比较P<0.001),瘤床靶区CI分别为0.71±0.15、0.79±0.15和0.80±0.12(两两比较P=0.007、P<0.001和P=0.624),全乳靶区HI分别为0.17±0.03、0.13±0.03和0.18±0.03(两两比较P<0.001),瘤床靶区HI分别为0.17±0.05、0.07±0.01和0.10±0.02(两两比较P<0.001)。同侧肺V 5 为56.08±7.24、46.08±5.48和57.82±6.64(两两比较P<0.001、P=0.079、P<0.001),V 20 为27.96±2.57、20.28±2.13和23.44±2.71(两两比较P<0.001、P=0.025、P<0.001),V 30 为22.34±2.20、15.40±2.37和16.42±2.82(两两比较P<0.001、P=0.006、P=0.012)。左乳癌心脏D mean 为775.48±113.23、584.20±223.04和634.24±174.38(两两比较P<0.001、P<0.001、P=0.045),右乳癌心脏D mean 为209.32±84.60、125.56±41.65和200.80±49.74(两两比较P<0.001、P=0.524、P<0.001),左乳癌心脏V 25 为8.20±1.73、5.02±1.38和6.65±1.56(两两比较P<0.001、P<0.001、P=0.037),右乳癌心脏V 15 均为0值不做比较。对侧乳腺的D mean 为288.05±105.14、108.25±56.47和123.59±73.79(两两比较P<0.001、P<0.001、P=0.023)。单次治疗MU为285.74±17.73、1463.94±227.74和445.50±98.22(两两比较P<0.001),出束时间为205.12±20.68、343.26±37.59和138.06±13.53(两两比较P<0.001)。50例患者以患侧乳房体积平均值764.89 mL为界分成两组,乳房小体积组3种放疗计划的靶区CI、HI以及单次MU与出束时间优于乳房大体积组,而在正常器官剂量学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逆向调强与容积调强在靶区剂量学参数及危及器官的保护方面优于正向调强计划。其中逆向调强计划稍优于容积调强,推荐用于耐受较好、有长期生存预期的中、青年患者;而容积调强计划的单次MU更少,出束时间更短,建议老年、乳房体积较大的患者采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杀态度、自杀意念的关系,为自杀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长沙某本科院校大学生430名,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自杀态度问卷、自杀意念问卷评估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自杀态度、自杀意念。结果:1大学生在自杀意念问卷的绝望、睡眠、乐观(t=2.128,-2.564,3.151;P0.05)上性别差异显著,在自杀意念总分上年级差异显著(F=3.007,P0.05);2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高低分组在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对自杀者的态度、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绝望、睡眠、乐观、自杀意念总分上差异显著,且前者与后者相关显著。结论:父母更多使用积极的教养方式,较少使用消极的教养方式,有助于降低大学生自杀风险。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放疗和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关于二者相互作用的研究较少。辅助放疗和内分泌治疗的最佳时序至今尚无定论,而两者的时序安排对临床却非常重要。本研究通过探讨依西美坦同期或序贯放射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为临床制定最佳的治疗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分成单纯放射组、放射前加依西美坦组和放射后加依西美坦组,采用克隆形成试验法检测各组的放射敏感性,用MTT法检测各组的细胞增殖率,用DAPI染色法检测各组的细胞凋亡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放射前加依西美坦组和放射后加依西美坦组的放射增敏比(sensitive enhancement ratio,SER)分别为1.51和1.37;与单纯放射组相比,依西美坦联合放射组肿瘤细胞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依西美坦联合放射组能明显使Bax蛋白升高,Bcl-2蛋白降低,但放射与依西美坦的使用顺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西美坦对MCF-7细胞具有放射增敏作用,可能与促进细胞凋亡有关,放射与依西美坦的使用顺序对效果无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