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小板在诱发哮喘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它具有IgE受体,可在IgE参与下被激活。经纤维支气管镜注入抗原,行气道内激发,通过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血小板活化产物的测定,观察抗原激发后肺内血小板是否被活化。此外还对BALF中炎性介质、嗜酸细胞颗粒蛋白及肺内血管通透性与血小板活化产物水平之间,行相关性分析,以进一步证实血小板及其产物在抗原反应中的炎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消化道黏膜或黏膜下病变经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发热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自2009年11月至2012年4月间270例因消化道黏膜或黏膜下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患者的相关临床、内镜及病理资料,统计分析以下相关因素:(1)患者相关因素:如性别、年龄、糖尿病史、呼吸系统等其他慢性病史,吸烟史、过敏史、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情况、白细胞计数。(2)病变相关因素:病变位置、病变大小、浸润深度。(3)操作相关因素:麻醉方式、是否整块切除、术中出血量、操作时间、是否穿孔。结果纳入研究者总共有病例270例,病变275处。56例患者发生ESD术后发热,发生率为20.7%,其中31例(55.4%)在术后24h内发生,发热持续时间为1—8d,平均(1.7±1.4)d,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术中穿孔(OR值7.121,95% CI: 1.740~29.151)及病变位于食管(OR值0.181,95%CI:0.091—0.361)是ESD术后发热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术中穿孔及病变位于食管是ESD术后发热的危险因素,对于食管病变及术中出现穿孔的病例,应警惕术后发热,并予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3.
胃癌组织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细胞因子在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有些细胞因子或引起炎症或直接影响肿瘤的生长。近年来的研究显示 ,胃粘膜可因幽门螺杆菌 (Helico bacterpylori,Hp)感染或肿瘤的刺激而产生多种细胞因子〔1,2〕 。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研究表明 ,Hp感染与部分胃癌的形成有关 ,但Hp感染在胃癌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还不完全清楚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胃癌组织局部细胞因子的变化与Hp感染的关系的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材料和方法组织标本的获取 :本研究所用 16例人胃癌组织及相应非癌性组织取自经病理确诊、术前未经任何治…  相似文献   
4.
T细胞受体库及细胞因子表达与胃癌进展及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在胃癌的发展过程中 ,肿瘤细胞与机体免疫系统间相互作用的特征。方法采用高敏感的放射性标记半定量RT PCR技术检测胃癌病人癌组织、非癌性粘膜组织及外周血各细胞亚群中细胞因子及T细胞受体亚家族mRNA的表达。结果 进展期胃癌外周血CD8+ T细胞中的增殖性T细胞克隆数低于早期胃癌 (P =0 .0 5 )。有淋巴结转移病例外周血CD8+ T细胞和CD4 + T细胞中的增殖性T细胞克隆数较无转移组明显减少 (P =0 .0 0 0 17、P =0 .0 16 )。有淋巴结转移病例的癌组织 ,其CD8+ T细胞中IL 6、IL 8、TNF α和CD4 + T细胞中IL 4mRNA的水平 (0 .4 3± 0 .17、0 .4 2± 0 .11、0 .18± 0 .0 5、0 .0 8± 0 .0 3)均较非癌性粘膜组织中的 (0 .0 8± 0 .0 2、0 .17± 0 .0 5、0 .0 8± 0 .0 3、0 .0 1± 0 .0 0 )增高 (P =0 .0 4 0、P =0 .0 2 0、P =0 .0 17、P =0 .0 34) ;而无淋巴结转移病例的癌组织与非癌性粘膜组织中各细胞因子的表达均未发现统计学差异。结论 胃癌病人T细胞受体库及细胞因子表达与胃癌进展及转移相关 ,进展期胃癌及发生转移的病例免疫系统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5.
胃癌分子免疫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胃癌在世界范围内仍是引起死亡的主要肿瘤之一, 其发生进展非常复杂, 涉及到多种免疫与分子机制. 胃癌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而H pylori引起的慢性感染常被认为是引起胃癌发生的机制之一, 其中包括CagA及VacA在内的多种分子发挥作用. 当胃癌进展时, 肿瘤细胞常通过促进免疫细胞的凋亡或者降低其功能而获得免疫赦免, 达到免疫逃逸, 参与这一过程的细胞有CD4+、CD8+ T细胞、调节T细胞以及树突状细胞. 多种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及黏附分子诱导并促进这一过程的发生. 而免疫治疗已经被作为胃癌的辅助治疗被广泛研究, 并且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近年研究发现,干细胞生物治疗可促进肝脏再生,因此备受关注.在动物体内,骨髓来源的干细胞可参与损伤肝脏的恢复,促进肝细胞的再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单气囊小肠镜在小肠肿瘤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内镜中心2009年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进行单气囊小肠镜检查的3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有354例患者进行了532例次(378次经口,154次经肛)小肠镜检查,总诊断率为72.9%(258/354),其中共发现小肠肿瘤46例(17.8%,46/258).临床表现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159例患者中发现小肠肿瘤22例(13.8%,22/159),表现为慢性腹痛的118例患者中发现小肠肿瘤15例(12.7%,15/118).4例患者行小肠镜下腺瘤及息肉切除(共计97枚),3例患者行小肠狭窄扩张术.本研究未观察到严重并发症.结论:单气囊小肠镜在小肠肿瘤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且镜下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超声内镜已经成为诊治胆胰系统疾病及消化道疾病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但这项操作技术仍具有相当的难度。目前,我国超声内镜专家数量远远低于医疗需求,有关培训课程匮乏,培训形式不同,相关研究更为缺乏。针对超声内镜学习规律,结合进阶式教学的理念,我们提出了超声内镜进阶式培训模式,旨在研究该方法与传统长程培训方法相比,学员的超声内镜能力是否提升更为明显。方法 我们将超声内镜学习分为3个阶段,6个层次,分层次阶段学习。纳入无超声内镜基础但熟练掌握胃肠镜的10名学员,总的学习时间为1年,随机分两组,一组接受传统的长期培训,另一组接受进阶式培训模式。对比两组学员对超声内镜知识及技术的掌握程度。结果 进阶式教学模式在最终考核中超声内镜能力明显大于传统教学组,但因两组人数均较少,还无法进行统计学之间的比较。此外,进阶式教学模式的学员离岗时间明显缩短,在国内各医院相对人手缺乏的情况下更具有优势。结论 进阶式教学模式教学优势显著,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深入推广虽然消化道肿瘤的诊断率不断提高,但是对于早期病变的诊断还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平坦型病变的发现与鉴别仍较为困难。为进一步提高早期病变的检出率,已发展了多种辅助检查手段,如色素内镜、放大内镜等,其中也包括窄带成像技术。窄带成像(Narrrow Band Imaging,NBI)技术是于1997年提出概念,并于2006年推出商品化机型的新型内镜下光学图像强调技术,能提高消化道粘膜表面结构的观察水平。  相似文献   
10.
由于母体和胎儿等多种原因,产科在产妇妊娠晚期通常采用静脉滴注催产素,诱发促进宫缩,从而使产程加快而尽早结束分娩.我院近3年来,在产妇妊娠晚期采用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共100例,94例引产成功,没有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现将引产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