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0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5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砷酸-碘油乳剂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亚砷酸-碘油乳剂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与毒副反应,探讨其与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联合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亚砷酸注射液20mg与适量碘油混合制成亚砷酸-碘油乳剂,对2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如果治疗或随访中病变明显进展(病灶增大或AFP升高),则联合蒽环类药物治疗,观察疗效与毒副反应。结果:单纯应用亚砷酸-碘油乳剂治疗1~3次,29例患者中PR6例,NC18例,PD5例,客观有效率为20.7%,获益率为82.8%;AFP平均由(11109.36±2920.82)IU/mL降至(10001.61±2880.67)IU/mL,P>0.05。11例患者在治疗中加用蒽环类药物,8例病灶有不同程度的缩小,AFP平均由(13901.11±4862.26)IU/mL降至(5470.63±2597.79)IU/mL,P<0.05。主要毒副反应为发热、恶心呕吐、肝区疼痛、血细胞减少及转氨酶升高等,全组未见不可逆毒副反应。结论:亚砷酸一碘油乳剂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小,与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联合应用渴望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了采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和TIPSS并用食管胃底静脉硬化栓塞术SEEV或称门静脉断流术两种方法,治疗84例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结果。82例获得成功。其中34例仅采用TIPSS方法;48例采用TIPSS并用SEEV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早期对兔肝VX2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试验兔分为2组:A组(对照组)不行射频消融治疗;B组(射频消融组、残瘤组).观察射频消融后不同时期的病理表现及肺转移情况.结果:射频消融后2,7d,B组增殖细胞核抗原指数明显低于同期A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消融后14 d B组增殖细胞核抗原指数较前增加,但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消融后2,14 d,2组肺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消融后7 d,2组肺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消融早期对残余肿瘤细胞增殖及肺转移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TIPSS与PSE并用的价值及可行性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TIPSS与PSE并用的可行性及价值。材料与方法;TIPSS与PSE同时施竽者2例,其余4例在TIPSS复查时进行,直测PSE前后门脉奔放 力。检测PSE前后白细胞,血小板数值,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TIPSS及PSE后消化道出血停止。门脉压力平均下降5.6chH2O,脾机能亢进基本缓解,血小板,白细胞均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症状性内脏动脉夹层(SAD)影像学诊断和介入治疗经验。方法回顾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6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21例症状性SAD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腹部增强CT和CTA检查显示15例为肠系膜上动脉夹层,5例腹腔干动脉夹层,1例脾动脉夹层。5例保守治疗患者中1例并发肝动脉血栓形成。16例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ESP)治疗患者中2例行ESP联合肠切除术,2例行置管溶栓联合ESP治疗;围手术期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全部患者随访2~74个月,平均19.1个月。 ESP治疗患者腹部疼痛及血便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无腹痛复发;CTA显示支架内血流通畅,位置良好,无管腔狭窄及血栓形成。1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术后3个月因脑卒中死亡。结论症状性SAD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CTA检查能确诊大多数病变,但要注意不典型表现;ESP术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右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介入治疗技术与疗效.方法 8例右锁骨下动脉狭窄和9例闭塞患者,原发病14例动脉硬化、3例大动脉炎,男13例、女4例,平均年龄(56±11)岁,接受介入开通治疗.经股或联合经右肱动脉途径入路行动脉闭塞段的开通、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其中6例应用颈动脉脑保护装置.结果 1例双向均未开通闭塞段,16例获得成功治疗.手术成功的患者中,狭窄和闭塞患者各8例,5例行单纯球囊扩张、11例球囊扩张后行支架置入,术后即刻血流通畅.完成治疗后6例脑保护装置均安全回收,无脑梗死事件发生.手术后随访1~ 66个月,平均(24±18)个月.术后10个月1例(置入支架者)再狭窄,球囊扩张后狭窄开通;1例大动脉炎患者术后18个月死于脑梗死;其余患者均无缺血症状再发,超声及CTA检查(9例患者)SA血流均通畅.结论 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可安全、有效解决右锁骨下动脉狭窄和闭塞病变.  相似文献   
7.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与门脉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附80例报告)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110001)徐克,张汉国,张曦彤,何芳显,韩铭钧,王长龙,刘金兰,王学梅,傅宝玉近年来,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S)或称肝内分流术治疗门脉高...  相似文献   
8.
血管内支架移植物治疗胸-腹主动脉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内支架移植物 (ESG)植入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 8例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AD或AAA) ,全麻下行血管内支架移植物治疗 ,其中 5例AD植入TALENT移植物 ,9例植入国产ESG ;7例AAA植入Zenith和TALENT分叉型ESG ,7例植入国产ESG。结果  2 5例动脉假腔及动脉瘤得到有效隔绝。2例AD封堵失败 ;1例AAA移植物遮盖右肾动脉开口 ,术后肾体积缩小 ;1例AAA因多器官衰竭死亡。平均随访 18.5± 15 .1个月( 1~ 5 9个月 ) ,2 5例生活及工作情况良好。结论 ESG植入术可有效治疗StanfordB型AD和肾下AAA ;严格掌握适应证有助于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经颈静脉髂-股静脉血栓清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目的 探讨经颈静脉血栓清除术,即血栓拖拉-抽吸术治疗髂-股静脉血栓形成(I-FVT)的有效性。方法 急性I-FVT7例。首先经颈静脉或经健侧股静脉置入腔静脉滤器;然后送入自行组合式血栓抽吸和拖拉装置行I-FVT清除术;残存狭窄者采用经皮动脉成形术(PTA)或静脉内支架置入术。术后均行严格抗凝及溶栓治疗。结果 7例经颈静脉血栓清除术治疗均获得成功。 表现为髂-股静脉通畅,肿胀消退;1例术后患肢肿胀出现反复,再次治疗后肿胀消退。全部病例均未发生肺梗死。术后随访5.5-31.0个月,平均18.7个月,无症状性复发。结论 经颈静脉血栓清除术是治疗I-FVT的一种简便实用、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