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非瓣膜性心房纤颤(NV-AF)右心耳(RAA)及右心房超声特征与心房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经食管超声观察25例NV-AF患者(观察组)和15例窦性心律者(对照组)的RAA及右心房变化,心肌细胞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RAA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结果观察组RAA耳充血、排血峰速及速度积分、RAA及右心房射血分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小,RAA面积增大,心房肌细胞凋亡指数增高(P〈 0.05)。RAA内自发性超声造影(SEC)现象检出率占16%,RAA及右心房内未发现血栓。对照组未检出SEC或血栓。相关分析显示,心房肌细胞凋亡指数与RAA充流、排血峰速、RAA及右房射血分数呈负相关(P均〈 0.05),而与RAA及右心房面积呈正相关(P均〈0.05),与右心室射血分数无相关性(P〉0.05)。结论NV-AF患者的RAA及右心房改变与心房肌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心肌细胞凋亡是其病理过程的中间或基础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2.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aorta, CoA)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先天性主动脉发育畸形,发病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6%.本病可单独存在,但常伴有其它心血管畸形或作为复杂畸形的一部分.临床检查极易漏诊,以往主要确诊的方法为心血管造影(CAG).超声心动图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可直观、立体地显示心脏大血管结构.本文收集了我院16例经CAG证实的先天性CoA患者的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或依托泊苷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老年肺腺癌的近期疗效以及急性不良反应。方法方法对经病理证实为IIIA或IIIB期的60例老年肺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使用培美曲塞[500 mg/(m2?d)],共2个周期;对照组使用依托泊苷[100 mg/d ,d1-d5],共2个周期。化疗同时给予三维适形放疗(3DCRT ),处方剂量为60Gy ,6周完成。结果有效率(CR+ PR)实验组为80.0%(24/30),对照组为73.3%(22/3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76.7%和56.7%,对照组为73.3%和52.3%,两组无明显差异( P>0.05);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肺毒性、食管毒性,其中对照组比实验组组更容易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美曲塞或依托泊苷联合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老年腺癌近期疗效良好,培美曲塞的不良反应更低,值得临床使用,但从经济学考虑依托泊苷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因其效果好,副作用少,微创,而成为目前国际最新治疗肿瘤的有效方法.近年来,我院引进该项技术,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非瓣膜性心房纤颤(NV-AF)左心耳(LAA)血流频谱与患者复律后左房容积指数(LAVI)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观察29例患者左心耳超声特性,根据左心耳血流频谱将患者分为Ⅰ组[清晰型,峰速≥25/(cm.s),n=21]和Ⅱ组[模糊型,峰速<25/(cm.s),n=8]。然后超声观察两组患者复律后第1天、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LAVI并作比较分析。结果①与Ⅰ组患者相比,Ⅱ组患者的左心耳充盈血流峰速、排血峰速及左心耳面积变化率显著减小,左心耳内径及面积增大,SEC现象检出率显著增高,而年龄、房颤持续时间、左房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复律后第1天、1个月、3个月时两组患者间的LAV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律后6个月时Ⅰ组患者的LAVI较Ⅱ组显著减小(P<0.05)。③与Ⅱ组相比,复律后1个月内Ⅰ组患者LAVI的变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3个月、6个月内的LAVI的变化率显著增大(P<0.05)。④相关分析显示:复律后6个月内患者LAVI的变化率与左心耳充盈血流峰速、排血峰速及左心耳面积变化率呈正相关(r=0.45,0.35,0.52,P<0.05),而与左心耳内径及面积呈负相关(r=-0.41,-0.44,P<0.05)。结论NV-AF患者LAA血流频谱与复律后左房容积指数的改变密切相关,超声观察LAA有助于判断患者复律后左房容积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评价心肌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26例,随访3个月,治疗前、后用TDI技术分别测量左室二尖瓣环水平的收缩期峰值速度(Sm),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及Em/Am,并与血流多普勒指标E峰速度(E),A峰速度(A)、E/A及E峰减速时间(EDT)进行比较,评价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后EDT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Em及Em/Am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E、A、E/A、Sm、Am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舒张功能明显改善,TDI技术在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方面较二尖瓣血流频谱更准确、敏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超声四维左房定量分析(4DLAQ)技术评价原发性高血压(EH)左心室肥厚(LVH)患者的左房功能。  方法  选择EH患者80例,根据LVH的新标准将患者分为LVH组无LVH(NLVH)组,同时选取3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3组均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得到二维超声数据,采用4DLAQ技术测量及分析得到左房容积参数包括左房最小容积(LAVmin)、左房最大容积(LAVmax)、左房收缩前容积(LAVpreA)、左房整体射血分数(LAEF);左房应变参数包括左房储备期长轴应变、左房管道期长轴应变、左房收缩期长轴应变、左房储备期环形应变、左房管道期环形应变、左房收缩期环形应变,比较3组二维和四维技术所得数据的差异。  结果  3组收缩压及舒张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左心房内径、双平面左室射血分数、室间隔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E/e’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LAVmin、LAVpreA、LAEF、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LVAmax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左房应变参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的一致性较好(组内相关系数 > 0.90)。  结论  EH患者左房内径增大早于左室收缩功能受损,随着疾病进展左房容积升高,储存功能、管道功能受损,泵血功能处于NLVH时增加,随着LVH程度加重,左房泵血功能减低。4DLAQ能发现EH患者左房功能细微的改变,其应变参数评价左房功能更敏感,其中环形应变在表达左房管道功能上比纵向应变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衍生新技术即组织速度成像及应变率成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心房局部功能的价值。方法 HCM组和健康对照组各30例,测量两组左房前后径,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左、右室流出道压差,二、三尖瓣口E、A峰(Em、Am及Et、At),计算左房主动排空分数(LAAEF)及左房被动排空分数(LAPEF)。取心尖四腔切面测量左房侧壁(LA)、右房侧壁(RA)、房间隔(IAS)近瓣环部(bas)和中部(mid)的峰值组织速度(Vs、Ve、Va)和峰值应变率(SRs、SRe、SRa)。结果 HCM组左房前后径、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左室流出道压差及LAAEF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E/Am、E/At及LAPEF则显著减低(P<0.01)。HCM组LAbas、LAmid及IASbas、IASmid的Ve减低;LAbas、LAmid、IASbas、IASmid和RAmid的SRe减低、SRa增高;LAmid及IASbas、IASmid的SRs减低,与对照组相应各节段测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M组左房各节段SRa平均值(mSRa)与LAAEF呈显著正相关(r=0.810,P<0.01)。结论 HCM患者的左、右心房局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受损,组织速度成像及应变率成像可准确评价心房功能尤其是左心房的局部功能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9.
体部立体定向放疗(SBRT)成为因医学原因不能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SBRT具有较高的局部控制率同时不良反应远低于手术或其他治疗.近年来选择SBRT治疗的患者日益增多,关于SBRT的并发症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针对SBRT治疗肺癌常见的并发症如:中央气道损伤、放射性肺炎、食管不良反应、血管损伤、臂丛神经损伤、迷走神经损伤等进行全面综述,并对减少这些并发症提出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后左房收缩功能改变与心房肌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超声观察27例患者(病例组)经药物复律后第1、15、30天时的二尖瓣血流并与15例窦性心律者(对照组)作比较,TUNEL法了解受检者的心房肌细胞凋亡指数。结果:病例组患者复律后15d的房缩期二尖瓣峰速血流、速度积分显著增大,且此后的2周内渐渐增大,而同期的左室舒张早中期血流蜂速、速度积分减小。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心房肌细胞凋亡指数增高[(7.68±1.08)%:(2.16±0.59)%,P<0.05],而复律后第30天时房缩期二尖瓣血流仍较对照组显著减小(P<0.05)。相关分析显示: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细胞凋亡指数与30d内房缩期二尖瓣峰速血流变化率及速度积分变化率之间呈良好负相关(r=-0.58或-0.52,P<0.05)。结论:心房颤动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后左房收缩功能的改变与其心房肌细胞凋亡有相关性,后者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影响患者复律后左房功能恢复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