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沈阳中医药国际学术会议于1991年6月27~30日在沈阳辽宁大厦隆重召开,来自国内外中医药界的7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图为大会主席团(图一)。△来自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中医药界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与中国中医药界专家、  相似文献   
2.
张小龙  黄永昌 《中医药学刊》2003,21(9):1553-1554
实验研究也证明了气和脑之间确实存在某种特殊联系。例如气功的“内气与外气”现已证实是客观存在的,但无论是内气还是外气,在活动时均和脑息息相关。有些实验证实,气功锻炼者能使大脑皮层各区域的脑电波趋于同步,即脑细胞活动有序化。功夫越深,有序程度越高,并能使人体生命中枢消耗减低,效能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一捻金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ZORBAX Eclipse Plus C18柱(2.1 mm×50 mm,1.8μm);流速:0.21 ml·min-1;柱温:30℃;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 nm;进样量:1μl。结果:人参皂苷Rg1在浓度为0.020 3~0.303 9 mg·ml-1时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05%,RSD为1.3%(n=6);人参皂苷Re在浓度为0.020 2~0.302 7 mg·ml-1时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1.31%,RSD为1.1%(n=6);人参皂苷Rb1在浓度为0.020 3~0.305 1 mg·ml-1时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71%,RSD为0.9%(n=6)。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可同时测定3种人参皂苷的含量,可作为一捻金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超声造影表现特征,探讨超声造影对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价值及病理分级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7年9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34例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其中25例由肝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9例由原发灶病理结合增强CT/MRI检查证实。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超声造影检查。根据病理结果,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2010年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分级标准,将肿瘤病理分级分为G1、G2和G3级。G2与G3级病灶间定量指标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定性指标的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34例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分级为G1级0例,G2级21例,G3级13例;病灶平均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消退时间分别为(16.2±4.7)、(22.0±5.5)和(42.9±23.4)s;在动脉期增强过程中,79.4%(27/34)的病灶表现为整体增强,20.6%(7/34)的病灶表现为向心性增强;增强达峰时,61.8%(21/34)的病灶呈均匀增强,26.5%(9/34)的病灶呈不均匀增强,11.8%(4/34)的病灶呈环形增强;门静脉期,所有病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减退,其中32.3%(11/34)的病灶呈轻度减退,67.7%(23/34)的病灶呈明显减退;延迟期所有病灶均呈明显减退。与肝实质增强情况相比,病灶的增强-减退模式可表现为"快进快出"、"同进快出"及"慢进快出"3种。其中52.9%(18/34)的病灶呈"快进快出",38.3%(13/34)的病灶呈"同进快出",8.8%(3/34)的病灶呈"慢进快出"。G2与G3级病灶间增强-减退模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增强时间、增强方式、峰值表现和减退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超声造影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病灶的增强-减退模式对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分级的预测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结直肠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从1975年开始结直肠癌发病率就开始快速增长,全球每年约有50万新发病例,结直肠癌发病率占男性癌症发病率的10.1%,占女性癌症发病率的9.4%,在世界范围内每年有394,000人死于结直肠癌[1].最新资料统计,结直肠癌发病率在男性癌症患者中位居第三,在女性癌症患者中位居第二.2008年调查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120万个结直肠癌新发病例及608700个死亡病例[2].澳大利亚、新西兰、欧洲和北美洲发病率最高,亚洲、非洲和一些医疗资源丰富的西方国家发病率较低,在一些医疗基础设施和卫生资源缺乏的国家,发病率持续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测定浙贝、川贝、平贝和新疆贝母中尿嘧啶、尿苷、乌苷、腺苷含量和鉴定该4种药材品种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Alltima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溶液;梯度洗脱,洗脱条件为0.0min→5.0min→10.0min→20.0min→30.0min→40.0min,甲醇:1%→1%→5%→12%→24%→31%;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为260nm;柱温为25℃。进样体积为20μL。结果尿嘧啶和3种核苷均达到基线分离,线性良好,4种贝母中指标成分含量差异明显。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贝母类药材的核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同时亦可用于准确、可靠的鉴定该4种贝母药材。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儿童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疾病(IPD)的临床特点及侵袭性肺炎链球菌(Sp)的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2年收治的54例IPD患儿临床资料以及54株侵袭性Sp的药敏结果。结果 54例IPD患儿中男女比为1.35∶1,以2岁的婴幼儿居多,夏季起病少;临床诊断以脓毒血症为主,其次为脑膜炎;患儿均有发热,且以中高热为主;44例出现白细胞计数增高,42例出现CRP增高;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使用最多,其次为万古霉素。侵袭性Sp对青霉素的不敏感率达59.26%,多重耐药率高达96.30%。结论 IPD发病存在一定季节差异;临床表现多样,脓毒血症最常见;侵袭性Sp对青霉素耐药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患儿血清硫化氢(H2S)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的42 例BICE 患儿为观察组,同期因单纯急性胃肠炎入院治疗的46 例患儿为对照组.使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其血清H2S 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儿血清H2S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8±12 μmol/L vs45±10 μmol/L,P<0.O1).惊厥发作次数≥ 2 次患儿血清H2S 水平显著低于发作次数<2 次患儿(P<0.O5).BICE 患儿惊厥发作次数与血清H2S 水平呈负相关(r=-0.485,P=0.001);惊厥持续时间≥ 5 min 组患儿的发作时间与血清H2S 水平呈负相关(r=-0.736,P=0.004).结论 内源性H2S 水平的降低可能是BICE 患儿发病原因之一;血清H2S 水平下降程度与惊厥发生的次数及发作超过5 min 的持续时间有关,其临床意义有待于更多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9.
检验医学涉及多专业、多学科,近年来检验医学的发展突飞猛进,同时对检验医学质量管理及检验专业人员的要求也日益提高。那么,作为检验后备力量的实习生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笔者总结多年带教经验认为,与时俱进修订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大纲、提高对带教师的要求、全方位注重能力素质的培养及加强实习考核范围与力度,是全面提升实习生带教水平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系统评价百蕊颗粒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T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计算机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与维普网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9月有关百蕊颗粒治疗儿童AURTI的随机对照研究,并按照Cochrane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估,运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文献10篇,涉及患儿1 257例。Meta分析显示百蕊颗粒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4.26,95%CI:2.94~6.16,P<0.000 01)。依据疾病类型、治疗疗程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疱疹性咽峡炎患者与非疱疹性咽峡炎患者百蕊颗粒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OR=5.34,95%CI:3.23~8.84,P<0.000 01;OR=3.12,95%CI:1.80~5.42,P<0.000 1);疗程3~5 d与6~7 d百蕊颗粒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OR=5.24,95%CI:3.20~8.59,P<0.000 01;OR=3.14,95%CI:1.79~5.52,P<0.000 1)。百蕊颗粒组退热时间、咽喉部症状消退时间短于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