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5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构建Peroxiredoxin2(PRDX2)基因RNA干扰(RNAinterference,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探讨PRDX2基因干扰后对结直肠癌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靶向PRDX2的RNA干扰的序列,构建pGC‐EGFP‐shPRDX2慢病毒载体并进行鉴定,同时应用q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观察转染的SW480结肠癌细胞PRDX2mRNA和蛋白表达的抑制效果,并通过MTT、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变化。结果成功构建PRDX2基因慢病毒载体并经测序证实;pGC‐EGFP‐shPRDX2可有效抑制结直肠癌SW480细胞PRDX2的表达,感染慢病毒的SW480细胞中PRDX2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SW480细胞经PRDX2RNA干扰后其生长和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5)。结论PRDX2基因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在SW480细胞中表达稳定可靠,PRDX2基因干扰后有效抑制了结直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和生长,为进一步探讨PRDX2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治疗胃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根治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2年9月进行的112例胃癌根治术,由患者选择手术方式,腹腔镜组50例,开腹组62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腹腔镜组均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根治性胃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无中转开腹.腹腔镜组手术时间[(231.8±44.2)min]、清扫淋巴结数[(18.4±5.5)枚]与开腹组[(223.6±36.9)min、(20.5±5.9)枚]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070,P=0.287;t=-1.930,P=0.056).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160.5±136.4)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0±1.4)d]、术后住院时间[(11.5±2.3)d]均小于开腹组[(231.6±121.7)ml、(4.8±2.3)d、(14.3±3.9)d],差异有显著性(t=-2.912,P=0.004;t=-4.854,P=0.000;t=-4.484,P=0.000).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0%(6/50),低于开腹组(21.0%,13/62),但差异无显著性(χ2=1.580,P=0.209).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病理分期差异无显著性(χ2=2.064,P=0.356).结论 熟悉局部解剖与淋巴结清扫技巧,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手术是安全可行的,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肿瘤手术的目标就是追求根治,争取患者的长期生存,这是毋庸置疑的信念。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75%的直肠癌是低位直肠癌。对直肠癌而言,切除肿瘤肠段以及相关区域淋巴引流(APR)是直肠癌的金标准术式。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对直肠癌深入研究和探索,这一术式被保肛手术取代。当前在低位直肠癌的治疗中,手术的目标已从单一的追求根治到既要根治,又要讲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武威市是我国的胃癌高发区之一。近年来由于胃癌普查项目的开展和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在我区早期胃癌的发现率不断增加,治疗方法仍以开腹手术为主,但创伤大,且恢复慢。相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其他微创手术,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是一个比较有难度的手术,加之费用较高,在基层医院很难常规开展。我科于2011年3月-2011年12月对17例患者行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近期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要点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2011年我院收治的12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剖腹探查术是唯一能够准确诊断十二指肠损伤的方法.外科手术是治疗本病的根本方法,手术应个体化,尽量选择安全有效、简单可靠的术式.结论 十二指肠损伤早期诊断困难,尽早明确诊断和及时手术治疗对本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居各类恶性肿瘤之首位,我国每年约有10万人死于胃癌。我院地处西部消化道肿瘤特别是胃癌高发地区,胃癌发病率居全国首位。根据我科近几年收治的胃癌患者临床资料,中上部胃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胃癌切除范围根据病变的部位不同而定,但对中上部进展期胃癌的切除范围及术式仍存在争议。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和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是最常见的近端胃癌手术方式。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手术风险小,操作简便,消化道重建接近正常生理功能,但近端胃切除术破坏了胃贲门区结构,胃排空时导致食管反流,术后返酸、烧心等消化液返流症状明显,给患者带来了持久的痛苦;而全胃切除术后进食量减少、食欲减退,可导致患者体重减轻和明显的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是一个非常有解剖特性的手术,其关键是正确层面的识别和对腹腔镜下解剖标志的应用,特别是在血管根部的游离、淋巴结清扫和低位直肠癌远端分离的处理三个要点尤其重要。直肠癌根治性切除后,完全可以经肛门取出标本,无需在腹壁另做切口,真正做到了创伤小、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我科于2011年6月—2013年4月,对在腹腔镜辅助下行直肠癌根治手术62例患者,其中成功实施腹壁无切口50例,取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结直肠癌病例62例,男性24例,女性38例,年龄45~83岁,平均57.5岁。肿瘤距肛缘<10 cm 42例,其中<5 cm者30例,5~10 cm者12例;肿瘤距肛缘10~15 cm  相似文献   
8.
  目的  阑尾黏液性肿瘤较为罕见,可发生腹膜转移形成腹膜假黏液瘤。目前,临床上多应用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和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o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进行治疗。其组织学类型、腹膜癌指数(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 index,PCI)评分及细胞减灭程度(completeness of cytoreduction,CC)评分等因素和预后的相关性尚为明确。将规范的组织学分类作为预测因子应用至临床,探讨不同组织学分型、PCI评分和CC评分等因素对伴有腹膜转移的阑尾黏液性肿瘤的预后影响。  方法  回顾行分析2009年3月至2019年1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经CRS联合HIPEC治疗后的阑尾黏液性肿瘤的转归。按照2019年第5版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消化道肿瘤推荐的分类标准和国际腹膜表面肿瘤组的规范化组织学分型,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明确组织学分型、PCI评分、CC评分对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 free survival, PFS)的影响。  结果  共48名患者接受了CRS+HIPEC的治疗。经单因素Cox回归分析,PCI 评分 、CC评分、原发组织学类型和腹膜组织学类型均对PFS存在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与PCI评分≤10分相比,20~30的危险比为10.38;CC评分与0分相比,1分和3分的危险比分别为4.26和14.74;原发组织学类型中与低级别黏液性肿瘤相比,印戒细胞癌的危险比为9.81;腹膜组织学类型中,与无细胞黏蛋白相比,高级别腹膜黏液癌的危险比为14.35。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仅原发组织学类型对PFS存在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组织学类型中与低级别黏液性肿瘤相比,印戒细胞癌的危险比为110.79。  结论  对于经过CRS+HIPEC治疗阑尾黏液性肿瘤及其引起的腹膜假黏液瘤,规范化地进行原发病灶和腹膜病灶组织学分型对患者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腹膜病灶组织学恶性程度与原发病灶组织学恶性程度相比呈正相关。原发病灶和腹膜灶恶性度越高,患者预后越差。相对于腹膜病灶组织学分型,原发病灶组织学分型与患者预后更为密切,是更好的预测指标。同时,患者预后与CRS的CC评分和PCI评分有关,PCI评分和CC评分越高,患者预后越差。因此,在CRS+HIPEC治疗中,应对原发病灶和腹膜病灶进行组织学分型,尽可能减瘤彻底,规范化地HIPEC治疗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以病人自评的方式调查分析经放疗后能长期生存的鼻咽癌患者的生活状况及由于放疗给病人带来的不良影响。方法以写信、电话的方式,调查生存5年以上的患者的生活情况,其中包括张口困难、听力障碍、视力障碍、口咽干燥、龋齿情况、语音情况、性生活状况等及其是否影响生活,由病人自我评价其生活质量。结果可供分析的60例生存5年以上的病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放射损害,其中发生率最高的是龋齿增加,达71.6%,其次是口干。对自己的生活质量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98%。结论放疗后长期生存的鼻咽癌患者大多数对自己的生活质量满意,由放疗引起的后遗症确实影响着一部分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放疗工作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胃底腺型胃癌(GA-FG)于2007年首次报道,其中描述了胃底腺癌的主细胞分化现象。其表现为分化型胃癌,来源于非萎缩正常胃底腺深部,属于胃癌的一种新的组织学类型。但这种病变的性质还存在争议,病理学界也缺乏对GA-FG的认识,其形态学和生物学行为与常见胃癌不同,易于漏诊或误诊。GA-FG的发病率较低,病因尚不明确,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总体是一种分化良好的肿瘤,大多数GA-FG仅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其侵袭性低于传统的肠型或弥漫性胃癌,并遵循良性病程。文章从流行病学、肿瘤学表现及治疗预后等方面,对有关GA-FG目前现有文献进行探讨和总结,并对其诊治进行分析与展望,为改善该类患者预后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