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摘要:目的 通过对B群链球菌引起的临床感染,特别是非妊娠成人B群链球菌血流感染的临床、实验室检验指标以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回顾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分离的B群链球菌菌株信息,筛选血培养阳性同时临床诊断为血流感染的患者信息,分析临床和实验室数据结果。结果 276株非重复株B群链球菌分离自男性比例略高于女性,占52.5%,患者平均年龄为(49.2±19.8)岁,分离标本前3位分别是尿液(43.5%)、皮肤软组织及伤口分泌物(25.4%)和血液(10.5%)。22例确诊血流感染患者中,男性患者比例更高占86.4%,平均年龄为(50.8±17.5)岁,所有血流感染患者均有基础疾病,肝胆相关疾病及肿瘤分别占36.4%,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占22.7%,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占13.6%。典型临床表型为发热。血流感染经治疗患者中19例好转出院,2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B群链球菌血流感染常规炎性指标与其他链球菌血流感染数据相比无特异性。血流感染分离菌株对克林霉素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9.2%和45.5%,对青霉素、氨苄西林、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未发现耐药株。结论 成人B群链球菌血流感染者主要为中年男性,多合并有基础疾病,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对于发热患者应尽早规范采集血培养以明确诊断,青霉素是B群链球菌感染的首选治疗药物,保持着较高的敏感性,克林霉素以及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不推荐经验使用,临床治疗时应重视药敏结果,避免不合理用药。B群链球菌血流感染者经临床合理诊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快速检测方法(简称快速法)与传统检测方法(简称传统法)对血培养阳性瓶的病原体鉴定、药敏试验和碳青霉烯酶型检测的一致性与准确性。方法 收集2022年3月–2022年5月血流感染标本中涂片报告结果为“革兰阴性杆菌”的血培养阳性标本51份。采用快速法对阳性血培养标本进行快速药敏试验(rapid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test,RAST)和鉴定,根据RAST判读标准,利用NG-Test?CARBA 5试剂盒对亚胺培南耐药菌株进行酶型快速检测,结果采用PCR确认。同时采用传统法对血培养阳性标本纯培养后的菌落进行鉴定、VITEK 2 Compact药敏分析和酶型检测。结果 细菌鉴定中,两种方法鉴定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一致率均为100%。药敏试验中,两种方法的符合率较高,亚胺培南符合率为100%。碳青霉烯酶型鉴定中,传统法检测出18株产丝氨酸酶与3株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肠杆菌目细菌。快速法采用试剂盒检测出18株产KPC酶、2株产NDM酶以及1株产IMP酶的血培养标本,与PCR相比,快速法检测酶型的敏感度和...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肿瘤患者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的耐药性及死亡危险因素,为其治疗和预后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近5年我院110例血液肿瘤患者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为研究对象,比较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组(产ESBLs组,n=77)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组(非产ESBLs组,n=33)患者的耐药性及临床特征;同时比较30 d内死亡者(死亡组,n=20)与存活者(成活组, n=64)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果 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于10%。产ESBL组和非产ESBL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既往抗生素/抗真菌药使用、易感因素、30 d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液肿瘤未缓解(比值比=9.575,95%可信区间1.546~59.312,P=0.015)和早期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比值比=8.806,95%可信区间1.527~50.772,P=0.015)是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30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早期快速启动有效抗菌治疗(碳青霉烯类,必要时联合阿米卡星)可降低血液肿瘤患者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EDTA协同碳青霉烯类灭活法(EDTA synergistic carbapenem inactivation method,eCIM)联合改良碳青霉烯类灭活法(modified carbapenem inactivation method,mCIM) 、简易EDTA协同碳青霉烯类灭活法(simple EDTA synergistic carbapenem inactivation method,esCIM)联合简易碳青霉烯类灭活法(simplified carbapenem inactivation method,sCIM)检测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Enterobacteriaceae, CRE)丝氨酸碳青霉烯酶和金属β-内酰胺酶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临床分离的CRE菌株57株,以PCR结果为金标准,同时进行eCIM联合mCIM、esCIM联合sCIM检测丝氨酸碳青霉烯酶和金属β-内酰胺酶。结果 经PCR扩增后基因测序显示39株肺炎克雷伯菌中33株携带KPC-2基因,2株携带NDM-1基因,1株携带NDM-5基因,3株未检测出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9株大肠埃希菌均携带NDM-5基因,9株阴沟肠杆菌均携带NDM-1基因。eCIM联合mCIM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的灵敏度95.2%(20/21)、特异度100%(33/33),检测丝氨酸碳青霉烯酶灵敏度100%(33/33)、特异度95.8%(23/24)。esCIM联合sCIM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灵敏度90.5%(19/21)、特异度100%(33/33),检测丝氨酸碳青霉烯酶灵敏度100%(33/33)、特异度91.7%(22/24)。结论 两组方法检测丝氨酸碳青霉烯酶和金属酶敏感度、特异度均高;esCIM联合sCIM操作更加简易、检测耗时更短,更适用于基层医院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操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2016年222例肝癌肝移植患者临床资料和实验室结果,根据感染情况将病例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并对感染组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比较。结果: 222例肝移植患者有60例出现感染,感染率为27.03%。感染部位常见于呼吸道、腹腔及血液等,分别占感染的50.4%、17.6%、16.8%。共分离出病原菌126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比75.4%,革兰阳性球菌与真菌分别占20.6%和4.0%。其中,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比39.7%、15.9%、14.3%;腹腔感染常见病原菌是屎肠球菌(31.8%)和鲍曼不动杆菌(18.2%);而屎肠球菌(23.8%)、肺炎克雷伯菌(19.0%)及头状葡萄球菌(9.5%)位列血流感染病原菌前3位。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普遍高于50%,仅对多粘菌素(100%)、替加环素(85.7%)、米诺环素(68.7%)较为敏感;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为敏感,耐药率均低于10%,但对三代头孢、喹诺酮类耐药率较高;未分离出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耐药的屎肠球菌。经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住院天数、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及术前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水平是肝移植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患者住院时间为肝移植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感染率较高,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道、腹腔和血液,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但在不同感染部位分布有所差异。临床应针对感染风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血流感染病原菌谱及抗菌药物敏感性情况,探讨其血流感染来源及抢先治疗的最佳抗菌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4年至2017年68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培养结果,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 M39-A4标准判读报告药敏,同时统计分析血培养阳性患者其他标本检出菌。结果 29. 1%(199/685)患者血培养阳性,62. 8%(125/199)患者检出革兰阴性菌,25. 6%(51/199)患者检出革兰阳性菌,13. 0%(26/199)患者检出真菌,8. 0%(16/199)患者为复数菌感染,前3位检出菌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44株),大肠埃希菌(29株),鲍曼/醋酸钙不动杆菌复合体(27株)。199例患者其他标本检出菌302株,所有标本检出菌517株,多重耐药菌检出比例为38. 1%(197/517)。血培养检出的所有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是59. 4%,联合左氧氟沙星敏感率增至70. 7%,亚胺培南联合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分别为67. 9%、64. 1%;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头孢吡肟敏感率分别为56. 6%、55. 6%。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血流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感染源主要来自腹腔,体外药敏数据显示,亚胺培南联合左氧氟沙星优于其他抢先治疗联合方案,可覆盖70. 7%的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引起的血流感染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近10年某院临床样本中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KP)菌株的来源及体外药物敏感性,为KP相关感染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该院临床样本中KP的检出率、样本来源和对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对比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与非产酶株、亚胺培南耐药株与敏感株的耐药率,采用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检测菌株的碳青霉烯酶型别。  结果  从近10年来送检的1684668份临床样本中共分离到KP菌株34573株,占细菌分离株总数的14.6%。KP非重复株16888株,主要样本来源是痰液(10274/16888,60.8%)、血液(1913/16888,11.3%)和尿液(1876/16888,11.1%)。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的占比从2012年29.6%(409/1382)上升到2021年38.9%(967/2487),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非产酶株(P<0.05)。亚胺培南耐药株的占比从2012年3.2%(44/1382)上升到2021年23.4%(583/2487),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亚胺培南敏感株(P<0.05);产丝氨酸碳青霉烯酶菌株占91.1%(920/1010)。   结论  从临床样本中分离的KP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应注意监测分离株的体外药物敏感性和碳青霉烯酶型别,以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