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检测长链非编码RNA ZNF667-AS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中的表达及甲基化状态。方法 应用qPCR和MSP法检测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5-Aza-dC处理前后食管癌细胞系(Kyse170、Eca109、TE1和TE13)、ESCC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ZNF667-AS1基因的表达,及其CpG岛三个区域的甲基化状态。结果 在5-Aza-dC处理后的四株细胞系中,ZNF667-AS1基因的表达均增高,且其CpG岛三个区域甲基化程度均降低。ZNF667-AS1基因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且该基因CpG岛远端启动子区及第一外显子区甲基化率在ESCC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SCC组织中CpG岛近端启动子区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并与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密切相关,ZNF667-AS1基因CpG岛近端启动子区发生甲基化的ESCC组织中,低表达例数高于高表达例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ZNF667-AS1基因在食管癌细胞系和ESCC组织中的低表达与ES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其近端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状态可能是导 致其表达沉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运用中医手法复位胶带固定治疗掌骨颈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117例新鲜掌骨颈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中医手法复位胶带固定治疗后,采用手指关节主动活动度系统评定法(TAM)对不同分型掌骨颈部骨折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本研究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至少6个月的随访观察后,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术后愈合时间为(5.12±0.83)周。经TAM评分对研究对象预后情况进行评定,其中优63例,良41例,中10例,差3例,优良率为88.9%。进一步经卡方检验分析后,在不同掌骨颈部骨折分型下,其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手法复位固定治疗掌骨颈部骨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医师尤其是基层医务工作者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采用多种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筛选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发生发展相关的枢纽基因(Hub gene),并分析其生物学功能。方法:选取GEO食管鳞状细胞癌芯片数据GSE100942 为研究对象,采用GEO2R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DAVID、String、Cytoscape 构建差异表达基因的蛋白互作网络并筛选Hub基因;应用GO及KEGG进行生物功能富集分析;同时通过网络工具MiRDB寻找可能调控Hub基因的miRNA,并构建Hub 基因-miRNA调控网络;利用GEPIA在线分析工具对筛选基因的表达和患者生存情况进行验证。结果:分析GSE100942 芯片数据共筛选出1229 个表达差异达2 倍以上及223 个表达差异达4 倍以上的差异基因,以及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均上调的20 个Hub基因;功能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到了癌症相关通路,并主要参与了细胞分裂及有丝核分裂等生物学过程;从Hub基因进一步鉴定了DLGAP5、BUB1B、TPX2、TTK、CDC20、CCNB2、AURKA、DEPDC1 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相关的8 个关键Hub基因,他们参与了细胞增殖、细胞周期、信号通路等重要生物学过程。通过构建的miRNA调控网络分析,鉴定了CEP55、ECT2、NEK2、DEPDC1 及NUSAP1 等5 个Hub 基因受该网络高度调控。结论:基因芯片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能够有效分析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出的20 个Hub基因和其中的8 个关键基因可为进一步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病的分子机制及分子标志物的筛选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