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显微分光光度计,并结合粘液组织化学方法观测了18例临床大肠癌和1例非癌大肠标本的正常肠上皮细胞、癌旁粘膜(移行粘膜)上皮细胞和癌细胞核DNA含量(石蜡切片,Feulgen染色),并初步探讨“移行粘膜”的意义。正常大肠粘液以硫酸粘液为主,可伴有少量的唾液酸粘液,但唾液酸粘液在大肠的不同肠段分布不同。核DNA含量测定表明,正常大肠上皮细胞核DNA含量(X=6.972)分布较集中,绝大多数细胞为近二倍体~近四倍体分布,几乎没有超四倍体  相似文献   
2.
日本学者据表面标记检测发现T细胞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约占46%,地处日本西南部的九洲成人NHL中约70~80%属T细胞来源,并证实该地区T细胞淋巴瘤高发是由于成人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ATL/L)增高所致。苏锡地区地理纬度、气候、  相似文献   
3.
4.
患者男,68岁,上腹不适、隐痛十余年。半年前症状加重,饥饿时或夜间发作,进食后缓解,并有腹胀、腹泻2~3次/日。体检:腹部稍膨隆,未扪及包块。X线检查发现胃体大弯侧前壁有一胡桃大充盈阴影,边缘呈分叶状,粘膜中断,拟为胃癌。胃镜检查见胃体前壁有2×2厘米粘膜隆起。表面高低不平,活检病理报告为胃类癌。入院后于1980年11月10日剖腹探查,见前壁近胃窦有约2×2×2厘米肿块,向腔外延伸,表面血管丰富,暗红色,质硬。肝、  相似文献   
5.
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肿瘤之一,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外科切除标本中并发血吸虫病可高达48.2%,从流行病调查血吸虫病流行区直肠癌患病率高达253.75/10万人,占恶性肿瘤第一位。从大肠癌州整死亡率和血吸虫病调整死亡率统计学研究发现肠  相似文献   
6.
Reye综合征急死1例苏州医学院法医学教研室庄启元,卞士中患者男,7岁。发病前夜头痛、呕吐后嗜睡,次日出现阵发性腹痛伴呕吐、发热,5h后入院。临床拟诊为急性阑尾炎,但无压痛及肌卫,采用保守疗法。入院后12h又出现头痛、呕吐,突然神志不清,四肢强直性抽...  相似文献   
7.
1951—1960年间,我们在慢性重度感染血吸虫病病例中,发现并发腺癌者67例。患者平均年龄为36.5岁,较一般肠癌者为轻。感染期限5—20年不等。癌变多位于血吸虫病常发生的乙状结肠及直肠。全组多数为晚期病例,预后很差。但在28个切除病例中,生存5年者有5例。若能在肠狭窄前确诊,可望提高手术疗效。直肠活检对早期诊断至为重要。在流行区,本病常被误诊,应引起注意。息肉、溃疡等病变常见于晚期血吸虫性结肠炎,经久不愈,可演变为腺癌,本组多例见息肉及慢性溃疡癌变。其变化过程,符合结肠病癌变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我们对120只小白鼠实验性皮肤挫伤后分别于2分钟到4小时分不同组处死,观察其脂酶(ANAE)、三磷酸腺苷酶(ATP)、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变化。发现挫伤2分钟内受伤局部真皮胶元纤维中有ANAE酶活性增高,但此酶在死后挫伤的小白鼠也出现阳性,因此它不能区别生前与死后挫伤,但作为挫伤的标志可在死后较长期存在。ATP酶受伤后1小时升高,ACP酶约2小时后、AKP酶约4小时后升高。这些酶活性升高可能是与挫伤组织细胞释放水解酶和白细胞活动有关。并用PTAH染色技术证实生前创伤出血灶中大多数有纤维蛋白网存在。  相似文献   
9.
板兰根注射液致过敏反应死亡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板兰根制剂可导致过敏反应.但过敏反应致死尚未见报道。本文报告回例。女,40岁。生前有哮喘病史,1996年6月5日在哮喘不发病时,到某院用板兰报注射液与康宁克通A进行肺俞穴封闭,防止哮喘复发.注射后20mjn,感觉局部发热,喉部发痒,继而胸闷、气急、呼吸困难,x线检查排除气胸.经医护人员抢救无效,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整个过程只有45讪.死者生前做过测敢试验对25种物品有过敏反应,每年春、夏季均发哮喘,用皮质激素类药物可缓何.尸体检验:尸体长155cm,发育正常,体表肥胖。躯体背例尸班紫褐色,背部第3~4胸椎间离脊柱务开左…  相似文献   
10.
用幽门螺杆菌(Hp)感染Wistar大鼠复制胃炎模型并进行疗效研究。用HpS67、S73混合菌株1012菌落形成单位/L菌液每鼠每周2nl×4周,ig.未次感染1周后开始药物治疗1次/d×10d,5周后处死检查:①病理学:生理盐水组胃粘膜服体破坏,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水肿,大量Hp;甲硝唑+法莫替丁组胃粘膜腺体正常,线层有少量炎症细胞,未见Hp。②细菌学:镜检、尿素酶、培养阳性数:生理盐水组分别为6/7、7/7、7/7;甲硝唑+法莫替丁组分别为0/7、3/7、0/7。说明,Wistar幼年大鼠可复制Hp感染胃炎模型;药物治疗1d量1次性ig疗效明显;联合用药疗效优于单药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