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胃平滑肌肉瘤临床少见,我院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患者女,53岁。住院号6754。因上腹肿物渐长大1年,伴消瘦、疲乏于1987年7月6日入院。病程中无便血、发热、畏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胀史。查体:营养中等,皮肤无黄疸。表浅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正常,肝、脾不大。右上腹可触及23×18cm类圆形肿物,表面凹凸不平、质硬、活动,直立时移位明显,边界光滑。肛检无异常。B超提示为实性肿块,与肝、肾无关系。钡餐造影见胃下垂、胃粘膜完整。纤维胃镜见贫血性胃粘膜改变。手术见胃体前壁近大弯侧有一直径22×18×11cm巨大肿物,表面呈大结节状,质硬脆,易出血,包膜完整,与邻近脏器无粘连,未触及可疑肿大淋巴结,肿物与胃壁间相连面积约6×5cm,肝、肾正常。行胃大部切除,毕Ⅱ氏胃、空肠吻合术。术后  相似文献   
2.
肾移植受者T淋巴细胞核仁区酸性非组蛋白表达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核仁区酸性非组蛋白表达活性(Ag-NORs)对肾移植受者术前及术后用药病情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普通细胞银染技术对32例肾移植患者术前及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1,2,3周外周血T淋巴细胞染色,通过计算机显微图像分析技术,计算硝酸银染色酸性非组蛋白(Ag-NORs)面积与核面积的比值(I*S%).结果肾移植患者术前Ag-NORs的I*S%为(6.31±0.86);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1,2,3周Ag-NORs的I*S%分别为(4.72±0.93),(4.28±1.05),(4.66±1.21).肾移植术后各期与术前Ag-NORs的I*S%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术后各期之间Ag-NORs的I*S%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T淋巴细胞核仁酸性非组蛋白表达活性在肾移植及其术后用药病情监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局部麻醉联合镇静药物和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吻合器痔黏膜环状切除术(PPH)的效果.方法 在局部麻醉联合镇静药物下(局麻组)对112例Ⅲ、Ⅳ度痔患者行PPH和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腰硬联合麻醉组)对258例Ⅲ、Ⅳ度痔患者行PPH.分别对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住院费用、术后疼痛及尿潴留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在手术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疼痛需镇痛药者,局麻组所占比例高于腰硬联合麻醉组(χ2=7.46,P<0.01);在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尿潴留方面的比较中,局麻组均少于腰硬联合麻醉组(P<0.01).结论 应用局部麻醉联合镇静药物作用下行PPH与腰硬联合麻醉下行PPH可取得同样的术中镇痛效果,但可减少尿潴留的发生和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的Bassini和McVay等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0例腹股沟疝随机分为实验组(I组)和对照组(Ⅱ组)手术治疗.在观察术后症状改善的同时,并对手术时间、疼痛指数、注射止痛药次数、恢复工作时间、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两组总的症状改善满意率分别为98.9%(I组)及84.3%(Ⅱ组),但在疼痛指数、注射止痛药次数、恢复工作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无张力疝修补术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优于传统的Bassini和McVav手术.  相似文献   
5.
6.
婴儿胆道结石实属罕见病,4年来我们收治了3例胆道结石婴儿,现报告如下:例1:患儿男,3个月,因皮肤发黄,发热1月入院。患儿出生后2月出现黄疸,进行性加重,腹胀。体重:7.5KG,精神可,发育正常,皮肤、巩膜深度黄染。腹隆,腹壁浅静脉曲张,肝肋下12cm,剑下15cm,质硬。腹部可及一约10×8×8cm肿块,界限不太清,活动度不大,腹水(-)。B超示:腹腔内混合性占位,胆道梗阻。上消化道钡餐示:胃肠道外压性移位。化验:TTT4u,ZnTT14u,SGPT64u,ⅠⅠ15u,AKP60ng/ml。术…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82岁,因反复肛门肿物脱出伴不能控便8年余入院.体格检查:下蹲位时可见直肠黏膜脱出,长度约2 cm;直肠指诊:直肠壁光滑,未及肿物,无压痛,肛门口松弛,内外括约肌收缩无力.  相似文献   
8.
385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泉军  席亚鸣 《江西医药》2004,39(3):160-162
目的 分析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临床特点及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1988年至2002年收治的385例溃疡穿孔病人临床特点。治疗疗效总结分析。结果溃疡穿孔发病年龄有上升趋势,溃疡穿孔发病率无明显降低。非手术疗法和单纯缝合后溃疡复发率相似(7/54,16/146),单纯缝合修补无手术死亡,平均手术时间42min,平均住院时间9d,均 显著短于胃大部分切除和高选迷切加修补术(P<0.01),且单纯缝合术后1、3、5年溃疡复发率分别为11%(16/146),22%(27/121)和25%(24/96)与高选迷切加修补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8%(12/146),亦低于后二者(P<0.05)。结论溃疡穿孔单纯缝合修补,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术后结合正规内科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保留迷走神经主干的门奇断流术加食管下端切除机械性吻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采用门奇断流术加食管下端切除机械性吻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肝炎后肝硬化,均患有严重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且一次以上出血史。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随访,平均19.3个月。术后无一例死亡,无一例出现吻合口狭窄,吻合口漏及腹腔感染,有5例出现进食后哽噎感(25%).随访中无复发出血,效果满意。结论 保留迷走神经主干,门奇断流术加食管下端切除机械性吻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止血确切,复发出血率低,能较好的被患者接受,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较理想的一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近期排便功能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手术后的近期肛门排便功能的情况。方法对肿瘤下缘距肛缘3~7 cm采用保肛手术治疗的3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按肿瘤下缘距肛缘的距离分为两组,5~7 cm为一组,小于5 cm为一组,研究术后排便情况。结果患者排便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为术后(115±38)d。5~7 cm患者术后6个月控制大便功能恢复正常,小于5 cm患者控便功能恢复欠佳。结论肿瘤下缘距肛缘在5~7 cm的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保肛术后近期能够获得良好的控便功能,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