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肿瘤学   6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在肝细胞性肝癌中NRG1基因的两个多态性位点D8S278和D8S499杂合性丢失(loss ofheterozygosity,LOH)情况及其与NRG1蛋白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探讨NRG1在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酚氯仿抽提经石蜡包埋的肝癌和癌旁正常组织DNA,进行PCR扩增,扩增出来的产物进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并分析两位点杂合性丢失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NRG1的表达情况。结果:D8S278和D8S499的LOH率分别为32.43%(24/74)、37.86%(26/69),总频率为48.65%(36/74);NRG1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7.57%(50/74),显著低于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97.30%,72/74)(P〈0.05),这种降低与NRG1基因多态性位点的LOH有关;NRG1表达下调与肿瘤大小、Edmondson分级相关,而与年龄、性别、HBsAg、AFP、肝硬化和肝内外转移无明显相关。结论:NRG1基因可能是肝细胞肝癌的一个候选抑癌基因,在肝癌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可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朱少君  李艳红  张伟  赵宏喜  巩丽  李毅  韩秀娟  兰淼 《医学争鸣》2008,29(15):1348-135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耐药基因P-糖蛋白(P-gp),肺耐药相关蛋白(LRP)和谷胱苷肽-S转移酶(GST-π)的表达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68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P-gp,LRP及GST-π表达情况并随访部分患者以研究其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在16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P-gp,LRP和GST-π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0.7%,64.03%和63.1%.P-gp和LRP与肿瘤组织类型有关,腺癌阳性率高于鳞癌(P<0.05);这3种耐药基因与病变大小相关,病变直径≥5 cm患者中,其阳性率高于直径<5 cm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P-gp和LRP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P-gp,LRP和GST-π表达为阴性患者2 a生存率高于阳性患者(P<0.05);三种耐药基因的表达与分化程度和年龄无关.结论:P-gP,LRP和GST-π的表达不仅与非小细胞肺癌的耐药情况有关,同时也可作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耐药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程度及特点不同,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联合检测以判断耐药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3.
朱少君  李艳红  张伟  赵宏喜  巩丽  兰淼  李爱宁 《医学争鸣》2006,27(17):1537-1541
目的:根据女性体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上雄激素受体(AR)基因的长度多态性进行非放标克隆性检测,以探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克隆组成. 方法: 用石蜡切片,HE染色后进行显微解剖,提取基因组DNA,经HhaⅠ消化后,巢式PCR扩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银染显示单股DNA片段长度. 结果: 在73例鳞状上皮内病变(SIL)标本中, CINⅠ级病变26例,其中24例(92.3%)具有AR位点的多态性,2例(8.3%)显示AR位点长度多态性丢失,其余22例(91.7%)无多态性丢失. CINⅡ级病变23例,其中20例(87.0%)具有AR位点的多态性,13例(65.0%)显示AR位点长度多态性丢失,其余7例(35.0%)无多态性丢失;CINⅢ病变24例,其中21例(87.5%)具有AR位点的多态性,2例标本间质成分检测结果表现为条带偏移,不适于此项检测,其余19例均显示AR位点长度多态性丢失. 单克隆性病变的核分裂指数明显高于多克隆病变,但二者的凋亡小体计数无显著差别. 结论: 大部分Ⅰ级CIN病变和少部分Ⅱ级CIN病变属于多克隆性病变,是反应性增生;大部分Ⅱ级CIN病变和全部Ⅲ级CIN病变是克隆性增生,可能已经属于真性肿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HAb18G/CD147表达与食管癌、结肠癌、宫颈癌、肺癌、卵巢癌和肝细胞癌的临床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分析上述6种恶性肿瘤及其癌旁组织和淋巴结转移灶标本中CD147基因表达和定位,并对CD147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相对于癌旁组织,CD147在6种肿瘤中的表达均明显生升高.CD147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显著正相关.结肠癌、宫颈癌以及食管癌中,CD147在浸润深的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宫颈癌、食管癌、肺癌以及卵巢癌中,CD147在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但在结肠癌中差别不显著;结肠癌、宫颈癌、食管癌以及肺癌中,CD147在分化差的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 CD147表达在分化差、浸润深以及淋巴结转移的组织中明显升高,提示CD147可能是恶性肿瘤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痰沉积物石蜡切片结合传统涂片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临床送检的294例痰液标本行痰沉积物石蜡切片并与传统痰涂片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痰沉积物石蜡切片和传统涂片法检出肺癌的阳性率分别为78.4%(218/278)和72.7%(202/278),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种方法联用阳性率可达96.8%(266/278),与单一传统涂片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应用痰沉积物石蜡切片和传统涂片检测可以提高早期肺癌诊断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例原发于骨和鼻腔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的临床病理学特点、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2例ALCL均经4%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常规HE和免疫组化染色后观察其组织病理学特点和免疫学表型特征,并进行随访。结果:光镜下,2例病变区肿瘤细胞均呈弥漫性生长,异型性明显,体积大,界限清楚、胞浆丰富,核圆形或卵圆形,核仁明显,核分裂像易见。免疫组化结果示肿瘤细胞表达CD30、EMA、ALK和Clusterin。结论:原发于骨和鼻腔的ALCL罕见,明确诊断须依赖组织病理学观察和免疫学表型。  相似文献   
7.
任凯夕  巩丽  张丽  李艳红  张伟  朱少君  韩秀娟  姚丽  兰淼 《医学争鸣》2009,30(17):1594-1596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整个病变的克隆性并阐明其本质.方法:利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获取22例女性肺PSH组织中多角形细胞和表面立方细胞构成的整个病变及病变周围正常肺组织,分别提取基因组DNA,通过基于女性体细胞构成组织内X染色体失活嵌合性和磷酸甘油酸激酶(PGK)基因位点的克隆性分析、观察PSH整个病变的克隆性.结果:22例肺PSH光镜下均表现为典型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即呈实性、乳头状、硬化性和出血性组织结构.病变主要由间质圆形或多角形细胞及被覆在乳头状结构表面的立方细胞所构成.克隆性检测结果表明有7例31.8%(7/22)显示PGK基因位点多态性.经HpaⅡ酶切后,所有具有多态性的标本2个条带中有1个条带的密度明显减弱或消失,而另1个条带保留,证明其均为肿瘤性增生.结论:PSH是一种真性肿瘤,构成PSH的2种主要细胞起源于同一类型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酪氨酸蛋白磷酸酶样A结构域2(PTPLAD2)基因产物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析了213例ESCC标本中PTPLAD2基因产物表达情况和定位,并对其进行了术后5 a随访。结果 PTPLAD2主要定位在细胞膜,且其在正常鳞状上皮中表达较高(54.0%),而在ESCC组织中低表达(16.0%),对PTPLAD2的表达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在有淋巴结转移和预后差的ESCC病例中低表达;PTPLAD2在ESCC中的表达与ESCC的浸润、转移及分化程度均相关(P<0.05);PTPLAD2表达可作为ESCC患者预后独立指标。结论 PTPLAD2在ESCC中的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PTPLAD2可能是ESCC发生相关的新的潜在抑癌基因,可作为临床预测浸润转移和估计预后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的一抗孵育方法对CD20、S-100、C-erbB2、P53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效果的影响。方法:120张免疫组化阳性对照片,采用EliVision二步法分别滴加对应的抗体CD20、S-100、C-erbB2、P53,采用37℃烤箱孵育1h,室温孵育3h,4℃冰箱过夜三种方法进行一抗孵育,免疫组化染色完成后分别由两位病理医师行独立看片,并进行染色效果对比。结果:一抗37℃烤箱孵育1h,阳性细胞染色强度最强,但阳性细胞数量少,背景着色重;一抗室温孵育3h,阳性细胞染色强度及数量好,背景清晰;一抗4℃冰箱孵育过夜,阳性细胞染色强度及数量好,有少量背景着色。结论:不同的一抗孵育方法对CD20、S-100、C-erbB2、P53抗体表达的阳性数量强度及免疫组化染色背景存在影响,一抗室温孵育3h染色效果最佳,孵育时间较短,有利于临床病理报告的发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脱钙液对骨髓组织切片HE染色质量的影响。方法:选用10%乙二胺四乙酸钠(EDTA)、HA S复合酸脱钙液和10%硝酸3种不同的脱钙液,分成A、B、C 3组用于脱钙,通过记录脱钙时间,观察HE染色效果,评价室温下(20~28℃)不同脱钙液对骨髓组织切片制作的影响。结果:A组脱钙液所制切片染色效果良好,但脱钙速度缓慢,所需时间较长;B组脱钙液脱钙速度快,所制切片染色好;C组脱钙液所制切片的染色强度和对比度均不如前两种脱钙液。结论:在制作骨髓组织切片时,EDTA脱钙液和HA S复合酸脱钙液所制切片均能取得良好的染色效果,但EDTA脱钙液脱钙周期过长;HA S复合酸脱钙液脱钙均匀,速度快,更适合于临床速检工作;硝酸脱钙液组染色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