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临床上对于冠脉阻塞性心肌缺血,常采取再灌注的方法来挽救濒于坏死的心肌,但常导致心肌的损伤进一步加重,表现为心律失常和肌纤维结构的破坏。其中的一种形态改变是形成肌原纤维收缩带(CB),常引起肌原纤维断裂并有可能造成细胞膜破裂,使肌纤维加速坏死。  相似文献   
2.
布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国内外学者对布病的病理组织学和发病机理作了许多研究。但还没有揭示全部病变及其发病机理,尤其是人和动物布病的甲状腺病变的研究,尚未见文献报导。本文为此在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的研究基础上从光镜和电镜的水平对实验性豚鼠布病甲状腺的病变进行了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4.
六价铬对人体有害,但至今其对免疫系统影响的报道甚少。本文观察了不同浓度铬化合物对大白鼠免疫系统的影响,试图反映图们江水系铬污染的潜在危险性,并为控制铬污染浓度,提供科学依据。材料与方法取32只大白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Ⅰ、Ⅱ、Ⅲ、Ⅳ组,以不同浓度铬分别喂食八个月后,在乙醚麻醉下取外周血,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应用的三磷酸腺甙注射液(ATP)的稳定性尚非完全可靠,故三磷酸腺甙稳定性研究,在改进药物的生产工艺及稳定疗效方面已成为一项主要课题。据文献报道,碳酸胍溶液对 ATP 的稳定性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用了二个不同种,不同毒力的布鲁氏菌(简称为布氏菌),即牛种BA19(弱毒菌)和羊种16M(强毒菌)对豚鼠进行了实验性感染。观察其下丘脑、垂体及肾上腺皮质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出现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巨细胞性肝炎又名胎儿性肝炎(Fetal—hepatitis)、新生儿性肝炎(Neonatalhepatitis)及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它是一种肝实质巨细胞化与肝硬变并存的疾病,发生于生命的早期,生后几周或数月即可查觉;以进行性黄疸、浆糊样灰便、肝、脾肿大,范登伯氏直接、间接反应阳性、血清硷性磷酸酶增高等为主症。临床诊断困难不易与先天性胆道闭锁相鉴别,刘氏等曾病理解剖1例外未见报导,今报告1例如下:  相似文献   
8.
应用皂素处理后的钌红标记示踪技术,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小鼠心房特殊颗粒生成及释放的形态学证据,并探讨了小鼠心房特殊颗粒生成及释放机理。  相似文献   
9.
本文常用医学略语英文略语中文名AGL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L 急性白血病ALL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ML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ML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AMOL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NLL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PL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CGL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LL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L 红白血病FAB 分类法、美、英国协作组分类PV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SIg 表面免疫球蛋白WBC 白细胞  相似文献   
10.
心肌缺血再灌注性收缩带的形成与细胞膜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离体灌注的大鼠心模拟局部缺血及再灌注探讨再灌注对肌纤维的损伤和促进收缩带形成的作用.表明收缩带起源于交界性损伤阶段的肌纤维.将收缩带分为节段、条带、枝条和碎片四型,延长缺血及再灌注时间,则前两型数量减少而第三型数量增加,肌纤维挛缩时肌节极度缩短,导致横管牵拉胞膜,易造成膜破裂.加速肌纤维坏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