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层螺旋CT在测量和评价活体骨性泪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虹  李劲  陈浪  张菁  宋金梅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3):3090-3091
泪溢是眼科的常见病,主要由于泪道阻塞引起。临床上的泪道阻塞主要发生在鼻泪道。鼻泪道阻塞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鼻泪道阻塞主要是由于外伤,手术和肿瘤压迫引起。而原发性鼻泪道阻塞(primary naso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PNDO)发生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确。有研究表明,骨性泪道的狭窄可能是PNDO的病因之一。。我们利用三维螺旋CT测量骨性泪道,希望了解骨性泪道形态,并且判断PNDO的发生和骨性泪道解剖结构之间是否存在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
在心血管疾病中,急性肺动脉栓塞(PTE)的发病率居第3位,因其临床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诊断较困难,病死率可高达11%[1-3].2005年至2007年,作者共收治PTE患者24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盆腔炎的诊断治疗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盆腔炎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盆腔炎。西医给予静脉点滴左氧氟沙星或头孢曲松或氨苄西林等抗生素加甲硝唑,中医方剂;为我院自拟方清热活血方,组成如下:益母草30克,黄芪30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蒲公英30克,桃仁10克,连翘15克,党参15克,茯苓20克,桂枝10克,败酱草20克,白芷10克,香附10克,陈皮10克,丝瓜络12克,甘草6克。结论:采用上述方法治疗盆腔炎60例患者14天后,疗效统计结果如下,临床治愈的有16例,占26.67%;显效的有25例,占46.67%;有效的有17例,占28.33%,占3.33%。总有效率为96.67%。采用综合疗法治疗盆腔炎能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疗程,降低复发率,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尤其是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临床意义。方法 比较急性心肌梗死心房颤动组20例和非心房颤动组132例的心力衰竭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心房颤动组心力衰竭发生率(90.0%)及死亡率(60.0%)均明显高于非心房颤动组(31.1%、15.1%,P<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的诊断及临床指导价值。方法:对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患者18例,使用16排多层螺旋CT机行上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等图像后处理技术,显示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血管。结果:显示胃网膜静脉曲张(84%)、胃短静脉曲张(90%)、胃冠状静脉曲张(78%)、胃结肠干曲张(50%)和食管静脉曲张(17%)。MPR、MIP、VR可以直观地显示各曲张血管的走行及曲张程度。结论:MS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很好地从不同方位显示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血管,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技术测定肾积水模型的各项灌注参数,探讨其对积水肾脏单肾功能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8周龄以上成年健康雄性实验大白兔20只,制作右侧输尿管部分梗阻模型.分别在梗阻前、梗阻后4周行MSCT灌注扫描、单光子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SPECT)检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CDFI)检测,取积水肾脏标本,光镜下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梗阻后4周MSCT灌注成像可见肾盂扩张,肾皮质明显变薄,皮、髓质血流量(BF)、血容量(BV)较梗阻前有明显下降(P〈0.01),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变化无明显差异,肾皮质表面通透性(PS)有轻度下降趋势,但与梗阻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而肾髓质PS则较梗阻前有显著性降低(P〈0.01)。CDFI显示梗阻后肾动脉、肾内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PSV)均降低(P〈0.05),舒张末速度(EDV)显著低于梗阻前(P〈0.01),阻力指数(RI)显著高于梗阻前(P〈0.01)。SPECT测定结果显示梗阻后右肾肾小球滤过率(GFR)均显著低于梗阻前(P〈0.001),达峰时间(Tb)显著延长(P〈0.001),半排时间(T(1/2))显著延长,无测定意义。结论肾积水模型在梗阻前、后皮、髓质MSCT灌注参数的变化以BF、BV下降最明显。此结果与CDFI测定的PSV、EDV及RI所反映的肾血流动力学变化相一致。MSCT灌注技术的出现无疑为l临床评价单肾功能开拓了思路,随着MSCT灌注软件的不断发展,其在单肾功能评价方面一定会显示出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MSCT灌注成像对肺内肿块的定性及定量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探讨多层CT灌注成像对肺部肿块的诊断价值并与肿瘤血管生成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对53例确诊的肺部结节或肿块性病变进行CT灌注成像。分析并记录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27例手术切除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MVD和VEGF表达值,并与CT灌注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组结节间BF、BV、PS值均表现为恶性>炎性>良性;恶性结节的BF、BV和PS值均显著高于良性结节,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恶性与炎性结节间、炎性与良性结节间PS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F和BV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结节间MTT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MVD及VEGF与BF、BV及PS值之间均具有正相关性,与MTT值无明显相关性。结论:CT灌注成像能较全面地反映肺部病变的血流信息,可为肺部病变的鉴别诊断及评价肺癌血管生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颅脑CTA对于脑血管性疾病已成为常规的检查方法,有着快速、无创、准确等优点。而Gd-DTPA作为一种顺磁性MR对比剂,有着过敏反应极少,肾毒性低,且含金属钆,原子序数比碘高,能产生显著的X线衰减等特点,所以当患者对常规含碘造影剂禁忌时,可考虑用Gd-DTPA作为对比增强剂行脑CTA检查[1-3],本文旨在探讨其技术要点。1材料与方法病例来源与一般资料:同济医院2004年9月~2005年1月临床申请头部CTA检查的患者中选择22例进行检查。其中碘过敏试验阳性者5例,22例中男14例,女8例,年龄30~76岁,平均51.96岁,体重40~80kg,平均64.23kg。设备与扫描参数:使用GE公司Lightspeed 16 Plus CT机,采用自动压力注射器。检查步骤:患者空腹,仰卧于扫描床,以听眦线为基线,从颅底到头顶方向行普通轴位平扫,层厚:1~4层5.0mm,5~16层7.5mm,140kV,160mA。其中15名患者经肘正中静脉预注射对比增强剂15ml,流率3.5mlUs,后行同层动态扫描,按兴趣区时间-密度曲线确定延迟扫描时间。余7例无此步骤。注入增强剂Gd-DTPA(50~60ml)(0.3~0.5m...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浆血栓前体蛋白(TpP)测定对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不同发病时间符合诊断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7例分别于入院后立即行常规治疗后测定,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TpP含量,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浆Tp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6小时开始升高,12~24小时达到高峰,尔后逐步下降,48小时后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有效治疗后TpP迅速下降。结论:急性脑梗死TpP水平显著增高,脑梗死不同发病时间TpP水平不同.TpP不仅是急性脑梗死极早期诊断的可靠指标,还可用于监测疾病的发展及治疗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西地那非对肺动脉高压(PH)的临床治疗效果,为PH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80例P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西地那非治疗组,每组40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6 min步行试验距离、Brog呼吸困难评分、肺动脉收缩压(SPAP)、心率、体循环收缩压(cSBP)、体循环舒张压(cDB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常规治疗组和西地那非治疗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分别为(258.62±58.34)、(260.22±54.33)m,Brog呼吸困难评分分别为(3.2±1.1)、(3.3±1.2)分,SPAP分别为(70.66±6.52)、(71.09±6.61) mm Hg(1 mm Hg=0.133 kPa),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常规治疗组和西地那非治疗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分别为(332.67±63.51)、(411.47 ±75.86)m,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Brog呼吸困难评分分别为(2.6±0.8)、(2.0±0.6)分,SPAP分别为(61.43±5.27)、(47.84 ±5.15) mm Hg,均较治疗前显著减低(P<0.05);西地那非治疗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Brog呼吸困难评分、SPAP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常规治疗组和西地那非治疗组治疗前后心率、cSBP、cDBP、ALT、AST、BUN、S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地那非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5%(31/40),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的57.5%(2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地那非治疗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头痛、颜面潮红和消化不良.结论 西地那非治疗PH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