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脑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探究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大脑功能区变化,并评价精神心理因素在其发病中的意义。方法收集31例IBS患者和20位正常对照者在不同容量直肠气囊刺激下获得的fMRI图像,并应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进行精神心理因素评分,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BS患者的fMRI图像在不同容量地刺激下存在差异,并且脑部激活区域随着直肠气囊扩张容量的增加而不断扩大,激活区域的显示也越来越明显;而在正常对照者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BS患者的内脏敏感性与大脑皮质的活动性相关,但需要更大的样本量验证。而IBS患者内脏敏感性的程度是否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必然的联系,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及验证。  相似文献   
2.
胆汁淤积性肝损伤(CLI)是临床常见肝脏疾病,其生化本质是各种原因导致胆汁酸异常蓄积,使系统胆汁酸暴露增加,并在肝脏内造成肝细胞损伤。若病情持续进展,可以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等疾病。本文聚焦于胆汁淤积引发肝细胞损伤的生物学环节,从炎性反应的角度探讨胆汁淤积导致肝损伤的分子机制,将对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Kupffer细胞)及胆管细胞等在CLI相关炎性反应中作用以及介导CLI相关炎性反应的信号通路进行阐述,为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和治疗策略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对乙酰氨基酚(APAP)是目前较为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其主要通过在肝脏中的代谢来发挥作用,在治疗剂量内安全可靠,但是当剂量过量时,则可以引起以肝小叶中央纤维化为特点的急性肝功能衰竭。研究显示,APAP所引起的肝损伤主要是由于其代谢产物被激活、谷胱甘肽的消耗及其蛋白质的结合。APAP引起的肝损伤具体表现在肝细胞内线粒体功能降低、自由基代谢产物增多等。本文就APAP肝毒性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睡眠功能,并分析睡眠功能与精神、胃肠道症状的相关性,以期为IBS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方法 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接受诊疗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列为观察组。另纳入同期行健康体检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共纳入观察组45例,对照组40例。睡眠状况评估采用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胃肠道症状采用IBS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评估,精神症状分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 结果 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9.21±2.50 vs. 5.38±0.45;t=9.547,P<0.01)。观察组PSQI>7分的比例为80%(36/45)。观察组患者IBS-SSS评分为(195.8±39.7)分,HAMD评分为(19.2±3.6)分,HAMA评分为(21.5±4.1)分。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PSQI与IBS-SSS评分(r=0.820,P<0.01)、HAMD评分(r=0.617,P<0.01)及HAMA评分(r=0.697,P<0.01)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结论 睡眠功能障碍在IBS患者中较为普遍,且睡眠功能障碍的程度与患者精神及胃肠道症状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药物性肝病的治疗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我院2004年10月至2008年5月共收治119例药物性肝病,现将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39岁,因肛门坠胀4个月就诊。既往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均未见明显异常。门诊肠镜示:盲肠一黏膜隆起,大小约0.6cm×0.5cm(图1)。内镜超声提示:病灶为一低回声团块,边界清楚,回声均匀,来源于黏膜肌层(图2)。  相似文献   
7.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出血的病因并非均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30%~40%为非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NEVB)[1],其中最常见的为门脉高压性胃病和肝源性溃疡[2],现将我院2003年2月-2008年7月收治的87例肝硬化NEVB的病例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与肝源性糖尿病的关系和临床特点。方法对乙肝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69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住院的65例无肝源性糖尿病的乙肝肝硬化病例进行对照。结果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肝病的症状,较少出现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症状,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率与肝硬化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肝性脑病、各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肝源性糖尿病也是乙肝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应予以积极的护肝治疗、控制血糖和肝硬化并发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胰腺类癌伴类癌综合征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 ,5 4岁 ,因“肤色潮红 ,腹泻 8个月”入院。患者于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颜面潮红 ,呈粉红色 ,不凸出于皮面 ,局部无瘙痒和其他异样感觉 ,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加剧 ,休息稍缓解。初起时为短暂发作 ,持续约半小时左右 ,以后潮红范围逐渐扩大到颈 ,前胸 ,腹部及四肢皮肤 ,发作时间延长至 1~ 2h。至入院前 1月 ,全身皮肤均呈潮红 ,且 2 4h持续不退。与此同时 ,患者长期腹泻 ,每日 3~ 8次 ,黄色水样便 ,不伴腹痛、恶心、呕吐 ,食欲无改变。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30年 ,并于 4年前行“二尖瓣置换术。”有“甲状腺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10.
宋毓飞  孙蓓蕾 《临床医学》2007,27(11):37-38
目的 探讨小剂量普奈洛尔联合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 在临床上随访2年,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再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再出血的发生率和再出血的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剂量普奈洛尔联合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