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9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产 89SrCl2治疗肿瘤骨转移灶所致骨痛临床多中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验证上海科兴药业公司提供的89SrCl2 注射液治疗转移性骨肿瘤所致骨痛的疗效。方法 试验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物 (英国Amersham公司生产的Metastron)对照 ,5个中心参加验证。对 90例原发病灶诊断明确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进行骨痛镇痛治疗 ,其中资料完整的Ⅰ组(验证组 ) 5 9例 ,Ⅱ组 (对照组 ) 2 9例 ,余 2例患者剔除。Ⅰ组中男 30例 ,女 2 9例 ,年龄 2 5~ 80 (5 9 95±13 80 )岁 ;原发性恶性肿瘤肺癌 2 1例 ,乳腺癌 2 4例 ,前列腺癌 12例 ,胃癌、肝癌各 1例 ;治疗前骨痛评分为 6~ 12 (7 5 9± 1 5 9)。Ⅱ组中男 11例 ,女 18例 ,年龄 35~ 91(5 8 93± 14 6 0 )岁 ;原发性恶性肿瘤肺癌 10例 ,乳腺癌 12例 ,前列腺癌 6例 ,胃癌 1例 ;治疗前骨痛评分为 6~ 9(7 14± 1 4 6 )。入选患者均以 14 8MBq静脉注射给药 ,疼痛得分大于 6 ,体力状况评分平均≤ 70分 ,患者预期生存期至少大于3个月。全身99Tcm 亚甲基二膦酸盐 (MDP)骨显像示多发骨骼放射性浓聚灶 ,并经实验室及其他影像学检查证实。治疗后观察 3个月。结果 Ⅰ组镇痛有效率为 6 2 71% (37 5 9例 ) ;其中无效占 15 2 4 %(9 5 9例 ) ,好转占 2 2 0 3% (13 5 9例 ) ,显效占 5 5 93% (33 5 9例 ) ,完全缓解占 6 78% (4 5 9例 )。Ⅱ组镇  相似文献   
2.
3.
背景:壮筋续骨汤具有促进胫骨骨折愈合的作用.目的:观察壮筋续骨汤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大鼠灌胃给予壮筋续骨汤后制备含药血清.取第2代生长状况良好出生48 h内的SD大鼠成骨细胞,对照组和壮筋续骨汤组分别加入5%,10%,20%的正常SD大鼠血清和含药血清培养72 h.结果与结论:MTT法检测发现壮筋续骨汤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以10%壮筋续骨汤组作用最明显(P < 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DNA合成期(S期)的比例,发现壮筋续骨汤组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大于对照组 (P < 0.05).说明壮筋续骨汤含药血清能促进成骨细胞DNA的合成,使更多的细胞进入S期,促进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IgG4相关性疾病(IgG4 related disease,IgG4RD)全身PET/CT表现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IgG4相关性疾病患者(男性12例,女性2例,年龄43-75岁,中位年龄59岁的18F-FDG全身PET/CT图像资料,分析受累脏器的形态、密度和18F-FDG葡萄糖代谢改变。结果14例患者血清IgG4水平均增高,(970.14±950.70)mg/dl(136-3690mg/dl),18F-FDG全身PET/CT显像显示IgG4RD患者多个脏器受累:12例(85.7%)胰腺受累,表现为胰腺弥漫性或阶段性肿大,FDG摄取增高;9例(62.3%)唾液腺受累,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唾液腺饱满、肿大,FDG摄取增高;6例(42.9%)胆管系统受累,表现为肝内外胆管轻度扩张,管壁轻度增厚,沿胆管FDG索条样摄取增高;12例男性患者中7例(58.3%)前列腺受累,表现为前列腺单侧叶或双侧叶FDG摄取增高;另还可见甲状腺(5例)、肺部(4例)、肠道(4例)、大动脉(2例)、肾脏(1例)受累改变。结论IgG4RD是一种全身性、系统性的疾病,18F-FDGPET/CT很好地显示了IgG4RD全身器官受累的形态和代谢改变,有利于IgG4RD的诊断和全身评估。  相似文献   
5.
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显像在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显像(PET)在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18例怀疑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的患者和3例怀疑其他疾病的患者进行PET检查,通过与CT比较及手术探查,评价PET在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中的作用。结果 怀疑术后肝转移的18例患者,经PET显像确诊17例,其中14例同时伴有肝脏以外的其他脏器转移(肺转移2例、腹壁转移2例、骨转移1例、腹腔淋巴结转移6例、纵隔淋巴结转移2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例);PET诊断阴性的1例患者,随访1年后仍无瘤存活。3例怀疑其他疾病的患者经PET检查发现有结肠癌伴肝转移。结论 与CT相比,PET对结直肠癌术后肝脏及其他部位转移的敏感度更高,对术后肝转移患者是否选择再次手术具有更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预防脾切除术后的严重感染性疾病,对外伤性脾破裂脾切除者常进行自体脾片网膜囊内移植。我们对13例自体脾片移植后的病人进行了放射性核素肝脾显像观察,以判断移植后的脾片是否成活。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3例被检查者中,男12例,女1例。年龄20~53岁,平均31岁。术后检查时间13~59个月。均为外伤性脾破裂而急诊入我院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骨科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双盲法将65例骨科创伤患者分为2组,分别接受传统创面处理治疗(对照组32例)及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观察组33例),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优良率(100%)与对照组患者(81.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骨科创伤患者效果显著,能促使患者创面加速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全身骨扫描在病变部位的选择性沉积来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骨转移灶的意义。方法168例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诊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鳞癌67例(39.9%),腺癌94例(56.0%),腺鳞癌3例(1.8%),低分化癌4例(2.4%),静脉注射^99Tc^m-MDP20—30mCi后,行全身骨扫描。结果168例患者中骨显像阳性率47.6%,其中男性患者骨显像阳性率41.2%,女性患者骨显像阳性率61.1%,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0.05);腺癌患者骨显像阳性率57.4%,鳞癌患者骨显像阳性率37.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显像阳性的部位以肋骨、腰椎、胸椎转移最多,其中肋骨转移45例(56.3%),腰椎转移39例(48.8%),胸椎转移38例(47.5%);Ⅰ~Ⅲa期患者骨显像阳性率31.9%,Ⅲb~Ⅳ期患者99例,骨显像阳性率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病理类型为腺癌、有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骨外组织转移者易发生骨转移,有胸腔内重要脏器侵犯时容易发生骨转移。使用^99Tc^m-MDP行全身骨扫描对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背景:培高利特与美多巴都是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药物,但对于帕金森病患者愈后的影响尚有争议,神经影像学的进展使得定量评价药物治疗对帕金森病的预后影响成为可能。目的:采用99Tcm-TRODAT-1多巴胺能转运体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扫描成像结合联合帕金森病量表评分,观察培高利特、美多巴作为起始治疗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预后及对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设计:随机分组、平行对照、安慰剂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第八一医院神经内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内科与核医学科。对象:选择2002-02/07上海长海医院神经内科帕金森病专病门诊收治的未经任何药物治疗的早期帕金森病患者36例,随机分为安坦对照组、培高利特组、美多巴组,12例/组。所有入选患者均书面同意参加试验,诊断符合英国帕金森病协会制定的临床诊断标准,本实验经过长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干预措施:安坦对照组、培高利特组、美多巴组患者接受联合帕金森病量表评分、多巴胺转运体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扫描显像检查后,分别服用各自药物,每粒安坦、培高利特、美多巴胶囊含药物分别为0.05,0.05,125mg。第1周时1粒/次,1次/d;以后每周的日剂量较上周日剂量增加1粒,治疗1个月使日剂量分别达到0.2,0.2,500mg。此后维持剂量恒定,治疗6,10个月分别用联合帕金森病量表进行疗效评定。所有患者治疗10个月后,分别进行脑纹状体多巴胺转运体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扫描成像,半定量法分析受累肢体同侧或对侧纹状体99Tcm-TRODAT-1的特异性摄取值。主要观察指标:①比较3组治疗10个月后受累肢体同侧、对侧99Tcm-TRODAT-1特异性摄取值降低百分率的变化。②比较3组治疗前后联合帕金森病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实验纳入患者36例,治疗10个月后3组各脱落1例,最终33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治疗10个月后受累肢体同侧、对侧99Tcm-TRODAT-1特异性摄取值降低百分率的变化:治疗10个月后,美多巴组受累肢体同侧、对侧99Tcm-TRODAT-1特异性摄取值降低百分率均明显高于安坦对照组、培高利特组[(46.3±19.4)%,(28.9±13.0)%,(34.4±18.1)%;(47.5±20.8)%,(31.8±15.6)%,(33.8±17.2)%;P均<0.05]。②各组治疗前后联合帕金森病量表评分的变化: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0个月后安坦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但美多巴组、培高利特组均明显下降[(15.5±8.68),(6.4±9.05)分;(15.8±6.75),(10.36±8.30)分;P均<0.05]。结论:美多巴、培高利特虽都能对早期帕金森病起到有效治疗,但对于帕金森病患者的预后影响不同。美多巴可能会加速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凋亡而使病情恶化,培高利特则不影响帕金森病的预后,更适合作为早期帕金森病治疗的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10.
肝功能受损时,血浆中去唾液酸糖蛋白含量显著增加,肝结合蛋白(HBP)降低,肝血流量减少。为了研究肝功能受损时HBP的变化及与肝病的相互关系,我们制备了放射性核素~(99m)Tc标记的能同HBP结合的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