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忻州抗癌协会牵头,于1993年对忻州市肺癌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现将该市肺癌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卵巢冠囊肿13例,年龄23-50岁,平均30岁.囊肿最大者有蒂扭转自行缓解史,声像图上均表现为正常卵巢的薄壁单房囊肿,囊内透声好,其后方回声增强(见图)。使用德国西门子Sonoline sl40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穿刺针均选用18GPTC针,长度15cm或20cm。  相似文献   
3.
刘卉  娄月红 《北方药学》2012,9(6):50-50
目的:探讨老年人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9年7月~2011年12月收治的70例老年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均有基础疾病,其中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恶性肿瘤、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居多,病原菌以酵母菌为主。结论:老年人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发病逐年上升,在抗真菌治疗的同时综合治疗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电化学治疗恶性肿瘤26例分析忻州地区人民医院(034000)花三海,娄月红电化学治疗恶性肿瘤是近五年国内新开展的治疗恶性肿瘤方法之一。我院从1991年1月至1992年10月,共开展电化疗恶性肿瘤26例,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资料与方法:男17例、女9例;年龄45~79岁,平均51.2岁。其中: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3例,体表鳞状上皮乳头状瘤恶变3例,皮肤癌4例,黑色素瘤3例,喉癌1例,肝癌1例,肺癌2例,牙龈癌1例,乳腺癌1例,体表平滑肌肉瘤2例,睾丸癌1例,淋巴瘤4例,以上病例均经病理证实。本组病例全部采用WL-A直流电治疗仪。浅表肿瘤在常规消毒局麻下,用棱形针刺破皮肤,用带有绝缘塑料套管的穿刺针。根据瘤体大小,在肿瘤中心部位及肿瘤的边缘与正常组织交界处,分别置阳极计1~2枚,阴极针2~6枚。将阴、阳两极分别接到治疗仪上,按程序开机。依病人的耐受情况,调节治疗电压,深部肿瘤可在开胸、开腹直视下置针治疗。电压2~10伏,电流40~100毫安,每次治疗总电量300~700库仑,时间60~180分钟。二、治疗结果:按照实体肿瘤的近期疗效标准[1],完全缓解(CR)11例,部分缓解(PR  相似文献   
5.
电化学治疗恶性肿瘤是近4年来国内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方法。我院自1991年1月至1992年10月,共治疗恶性肿瘤15例。包括11个病种,20人次,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周围型肺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的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2000年,我们对28例周围型肺癌行全身静脉化疗加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直接介入治疗,与单纯静脉化疗进行对照,现将其临床研究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0例同一时期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A组静脉加介入治疗)28例,对照组(B组单纯静脉化疗)22例,全部经细胞病理学证实为非小细胞型肺癌,且为不能手术的晚期肺癌。两组年龄、病期、病理类型、肿块大小、性别、体力评估无明显差异(P>0.05,详细资料省略)。1.2方法全身静脉化疗均采用CAP方案。A组:CAP化疗1个周期,加2次局部介…  相似文献   
7.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其它淋巴组织中的恶性肿瘤,目前主要采用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我院自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食管癌根治术后胃瘫的诊断方法、标准及可行性治疗方案.方法8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后残胃功能障碍,通过胃镜、造影确诊为胃瘫,行二次手术2例,保守治疗6例.结果二次手术后,2例患者效果不明显,6例平均一月后好转.结论胃瘫确诊后,不能急于二次手术,保守治疗是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急诊护理的风险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公认"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做为医院急诊急救科首当其冲成为风险发生的高危地带,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矛盾和压力.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公认“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做为医院急诊急救科首当其冲成为风险发生的高危地带,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矛盾和压力。故增强急诊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做到尽早尽快预见、识别、鉴定、评估、规避、挽救风险,从而减少主观或客观因素导致失误而带来的风险损失,是医院管理者与急诊工作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以下是从我们实际工作中,总结多年来的风险发生后回归分析得出的一些教训,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