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小管间质疾病,过去称之为间质性肾炎,是各种原因引起的,以肾小管间质损害为主的肾脏疾病。本组疾病病因极为复杂,发病机制也不尽相同,临床表现亦颇多样,轻可无症状,重可致肾衰竭。广义的说,肾小管间质疾病包括由于药物、感染、梗阻、代谢紊乱、免疫异常等因素直接作用所致的肾小管疾病和继发于肾小球病变的肾小管间质疾病。本所述为前,临床上对肾小管间质疾病的分类多样,有据病因、病症、病程来分的,本以急性与慢性两大类,对该病的病因、病机及诊治进展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2.
清骨散加减对骨转移放疗后骨蒸/潮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清骨散加减对肿瘤骨转移患者放疗后骨蒸/潮热的疗效。方法:46例骨转移放疗后出现骨蒸/潮热症状的病人予以口服清骨散加减,对其症状改善程度进行分析。结果:清骨散加减治疗肿瘤骨转移放疗后骨蒸的有效率76%,潮热的有效率87%。结论:清骨散加减对肿瘤骨转移放疗后骨蒸/潮热疗效显著,其中对潮热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3.
15例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内镜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提高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早发现、早诊断的方法。方法:对15例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内镜表现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胃肠道恶性淋巴瘤内镜下表现不特异,病理诊断仍为金标准。结论:常规行内镜检查,并对可疑病灶例行病理检查,可望作到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早发现、早诊断。  相似文献   
4.
结肠憩室13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结肠憩室的发病情况、内镜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结肠憩室患者的临床症状、发病年龄、发病部位、内镜表现和伴发病。结果139例结肠憩室患者中,以61-70岁患者为主(28.8%),男女发病比例为1.9∶1;发病部位在右半结肠患者所占比例最高(58.0%);单发憩室49例(35.2%),多发憩室90例(64.7%),直径在2-5mm;伴发症中以结肠息肉最多(46.8%)。结论结肠憩室发病高峰在60-70岁,右半结肠为好发部位,且多为多发憩室,容易伴发结肠息肉。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人T淋巴细胞增殖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T淋巴细胞增殖的相互关系。方法 分离、纯化、激活和培养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ATl受体(ATlR)、肾素和血管紧张素(ANG)Ⅱ的水平,及其在T细胞增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采用RT—PCR半定量测定ACE、ATlR和AT2R mRNA;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ATlR表达;采用^3H—胸腺嘧啶摄入法测定外源性ANGⅡ及其特异阻断剂对T细胞增殖的直接作用。结果 T淋巴细胞表达RAS各种组分,在T淋巴细胞增殖过程中存在RAS上调现象,RAS组分mRNA表达增加,细胞上清液中RAS组分水平增加。ANG Ⅱ对T淋巴细胞增殖有直接促进作用。结论 T淋巴细胞存在RAS的各种组分,RAS与T淋巴细胞的增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彭康  姜洪华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5):5470-5472
背景:乌龙丹改善多梗死性痴呆(multi—infarct dementia,MID)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是否与部分氨基酸含量降低有关?目的:探讨乌龙丹对多梗死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脑组织20种氨基酸含量变化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材料:实验地点: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实验室和附属珠江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取学习记忆合格大鼠(n=40),雌雄各半,体质量(280&;#177;30)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8)、乌龙丹高剂量组(n=8)、低剂量组(n=8)、喜得镇组(n=8)、模型组(n=8)。干预:分离大鼠一侧颈内动脉,推注1:200比例的干血悬液0.8mL造模。氨基酸测定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乌龙丹的制剂采用水煮醇提法,灌胃给药。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Y型迷宫学习测试和脑组织20种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躲避电击错误次数最多;乌龙丹给药组的错误次数明显减少(P&;lt;0.05);用药组和对照组自身对照,造模前后大鼠的学习记忆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lt;0.05);大鼠造模后,脑组织中兴奋性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的含量明显降低;而乌龙丹高剂量组的谷氨酸含量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F=3.672,P&;lt;0.05);大鼠造模后脑组织中抑制性氨基酸1-氨基丁酸、组氨酸、牛氨酸含量明显降低,乌龙丹高剂量组1-氨基丁酸、牛氨酸、甘氨酸,低剂量组牛氨酸含量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F=3.587,2.695,3.894,3.124,P&;lt;0.05);大鼠造模后脑组织中芳香族氨基酸酪氨酸、苯丙氨酸明显降低,乌龙丹高剂量组酪氨酸含量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F=2.953,P&;lt;0.05);大鼠造模后脑组织中性氨基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谷氨酰胺、瓜氨酸、鸟氨酸、赖氨酸明显降低,乌龙丹高剂量组亮氨酸、谷氨酰胺、瓜氨酸、鸟氨酸、赖氨酸、缬氨酸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F=3.254,2.962,3.417,3.219,2.871,3.658,P&;lt;0.05)。结论:乌龙丹能改善MI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抗造模后部分氨基酸含量降低,特别是兴奋性氨基酸的含量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改进多梗塞性痴呆(MID)大鼠模型的制作方法,并探讨乌龙丹对多梗塞性痴呆模型鼠全脑20种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从颈内动脉推注干血悬液造模,以TTC病理染色法、迷宫实验对模型的成立进行验证,AA的测定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乌龙丹的制作采用水煮醇提法。结果:造模组TTC染色可见明显的白色缺血区,迷宫实验造模组大鼠躲避电击的错误次数明显多于正常组,而乌龙丹能减少造模大鼠的错误次数,且能提高痴呆晚期兴奋性AA的含量,降低其他AA的含量。结论:本MID方法造模简便,存活率成功率高;乌龙丹能改善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兴奋性AA的含量,降低抑制性AA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背景:乌龙丹改善多梗死性痴呆(multi-infarctdementia,MID)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是否与部分氨基酸含量降低有关?目的:探讨乌龙丹对多梗死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脑组织20种氨基酸含量变化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材料:实验地点: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实验室和附属珠江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取学习记忆合格大鼠(n=40),雌雄各半,体质量(280±30)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8)、乌龙丹高剂量组(n=8)、低剂量组(n=8)、喜得镇组(n=8)、模型组(n=8)。干预:分离大鼠一侧颈内动脉,推注1∶200比例的干血悬液0.8mL造模。氨基酸测定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乌龙丹的制剂采用水煮醇提法,灌胃给药。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Y型迷宫学习测试和脑组织20种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躲避电击错误次数最多;乌龙丹给药组的错误次数明显减少(P<0.05);用药组和对照组自身对照,造模前后大鼠的学习记忆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鼠造模后,脑组织中兴奋性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的含量明显降低;而乌龙丹高剂量组的谷氨酸含量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F=3.672,P<0.05);大鼠造模后脑组织中抑制性氨基酸γ-氨基丁酸、组氨酸、牛氨酸含量明显降低,乌龙丹高剂量组γ-氨基丁酸、牛氨酸、甘氨酸,低剂量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脾气虚证与线粒体DNA(mtDNA)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将合格的受试对象分为脾气虚证组、湿热证组和正常对照组,行十二指肠黏膜提取并扩增mtDNA,行mtDNA全序列测定,对结果先BLAST.与剑桥序列进行比对,记录突变位点、突变种类、突变性质,利用Olige6.0软件进行多基因序列比对分析,了解线粒体的多态性.结果:对20个标本进行了mtDNA全序列重叠测序,测出率达99%,且结果稳定.突变类型有:单个碱基突变和多个碱基突变,每种突变又包括碱基置换、碱基插入、碱基缺失;脾气虚证组慢性浅表性胃炎在D-LOOP区突变率高于其他组,脾气虚证和湿热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缺失突变高于其他组.结论:脾气虚证mtDNA序列存在多态性改变;脾气虚证慢性浅表性胃炎组在D-LOOP区突变率高,可能是脾气虚证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