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目的:比较浅表膀胱癌经尿道电切术后行早期膀胱灌注与常规膀胱灌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4例浅表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早期灌注组(75例)和常规灌注组(89例),分别于术后24h内行膀胱灌注与术后7 d行膀胱灌注,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早期灌注组复发率为12.0%,复发时间平均为术后15个月;常规灌注组复发率为34.83%,复发时间平均为术后9个月。两组比较,早期灌注组复发率低于常规灌注组(P〈0.05),复发时间推迟(P〈0.05)。膀胱灌注后少数患者出现膀胱炎,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和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早期行膀胱灌注较常规膀胱灌注能明显降低膀胱癌术后复发率,推迟复发时间;两种灌注方法对患者术后膀胱炎等并发症的影响没有差异。表明早期行膀胱灌注是一种预防浅表膀胱癌术后复发及并发症的安全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对临床使用中的除颤器进行质量检定,确保其在实际使用中的安全性。方法:依据国家卫生行业标准WSB64-2003“心脏除颤器和心脏除颤监护仪检定规程”,根据实际经验中有效的检定方法,使用除颤分析仪检定除颤器的各项性能参数。结果:按照有效的检定方法,通过定期检定,消除了除颤器的安全隐患,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结论:对除颤器进行质量控制检定,可以预防因设备失准而引起的医疗事故,同时注意日常的维护和保养,确保除颤器在急救时的良好性能及临床使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5.
2010年5月18日,我院收治1例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并发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给予积极抢救与精心护理.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19岁,主因"停经28+4周,咯血2次".入院诊断:孕28+4周,1/0 LoA;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 心功能Ⅲ级;恶急性心内膜炎;贫血(轻度);羊水过少;胎儿窘迫;咯血原因待查,于2010年5月18日入院.曾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咯血1次在外院就诊,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妊娠合并贫血,右下肺肺炎".给予抗炎、输血、补液治疗,后好转出院.住院期间有高热病史.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剖宫产子宫切口妊娠的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后清宫术的疗效。方法:收集剖宫产子宫切口妊娠患者74例,将其分成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后清宫术组(研究组)39例和氨甲蝶呤病灶介入治疗术组(对照组)35例。分别对其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血β-HCG)下降至正常的时间、总出血量、副作用、重复治疗、治疗时间、治疗失败手术率等情况做以对比。结果: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后清宫术组在血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总出血量、副作用、重复治疗率、治疗时间方面明显优于氨甲蝶呤病灶介入治疗术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在治疗失败手术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后清宫术具有高效、可靠、副作用少等优越性,是目前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妊娠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Notch1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研究Notch1在前列腺良性增生性病变组织与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Notch1表达与肿瘤Gleason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Notch1在前列腺癌细胞高表达,其表达趋势与前列腺癌的Gleason评分水平呈正相关。结论:Notch1蛋白异常表达可能在前列腺癌的生长、浸润和转移过程中起促进作用,可能成为一种反映前列腺癌生物侵袭性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D147在睾丸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睾丸肿瘤和10例正常睾丸组织中CD147蛋白的阳性表达水平.结果: 30例睾丸肿瘤组织中86.7 %(26/30)显示阳性反应,正常睾丸组织为10 %(1/10)显示阳性反应,两者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在睾丸肿瘤组织中CD147的高表达率在病理分级为高分化时为9.0%(1/11),在病理分级为低分化时为63.2%(12/19);在临床分期为Tis-T1期无高表达,T2-T4期高表达率为61.9%(13/21);CD147的高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高表达率61.1%(11/18)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高表达率16.7%(2/12).在睾丸肿瘤中CD147蛋白的表达程度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状况相关(P<0.05).结论: CD147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在睾丸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过程中起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48岁.体检发现左侧肾上腺区肿物2 d于2010年1月入院.患者17年前曾因高空坠落伤,急诊行腹部B超检查提示:脾脏周围可见少量液性暗区,包膜不完整,内部回声不均匀.肝、胆、胰、双肾未见异常.给予止血、补液、卧床休息等保守治疗,治愈出院.无高血压病史.实验室检查皮质醇节律、电解质、3-甲氧-4羟苦杏仁酸值正常.B超检查提示:肾上腺区类圆形肿块直径约4.0 cm,内部为低或中等回声,边界光滑,境界清楚.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显示其内血供增加并探测到动静脉血流频谱,结节周围尚有血流环绕.CT检查肾上腺区可见直径4.0 cm边界清楚的类圆形低密度软组织密度影,CT值46 H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