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4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卵巢癌经导管动脉内热化疗的疗效。方法 卵巢癌36例,均为失去手术机会或术后复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16),治疗组经导管动脉内灌注加热至62℃化疗药液,对照组经导管灌注常温25℃的化疗药液。对比分析两组近期疗效、CA125动态变化,以及介入治疗后的毒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CA125均下降(P<0.05),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70%VS 50%),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白细胞Ⅰ~Ⅱ度下降等是动脉内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治疗组发生率20%(4/20),对照组31.3%(5/16),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导管动脉内热化疗可进一步提高卵巢癌疗效,毒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2.
吐温80温热灌注化疗栓塞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吐温 80温热灌注化疗栓塞治疗转移性肝癌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转移性肝癌 32例 ,分为吐温 80温热灌注化疗栓塞组 (15例 ,治疗组 )和常规化疗栓塞组 (17例 ,对照组 )。治疗组采用加温至 6 2°C的吐温 80、化疗药液和碘油进行化疗栓塞。对照组在室温下用常规化疗栓塞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肿瘤生长率 (- 0 .4 1± 0 .2 5 )小于对照组 (- 0 .12± 0 .4 5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近期有效率于治疗组为 6 0 % ,对照组为 4 1/2 %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治疗组中 ,不良反应轻度 3例(2 0 % ) ,中度 8例 (5 3.3% ) ,重度 4例 (2 6 .7% ) ;对照组中轻度 4例 (2 3.5 % ) ,中度 10例 (5 8.8% ) ,重度3例 (17.7% ) ,两者差异亦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经导管肝动脉的吐温 80温热灌注化疗栓塞 ,是治疗转移性肝癌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经导管血栓清除联合溶栓治疗髂股静脉血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导管血栓清除术联合尿激酶(UK)持续溶栓治疗髂股静脉血栓的疗效和安全性。资料与方法13例患者经血管造影证实为髂静脉血栓。经健侧股静脉穿刺置管,行下腔静脉(IVC)滤器置人术,再顺静脉血流穿刺患侧股静脉,成功后,综合运用球囊导管扩张和拖拉、大腔导管负压抽吸等技术,以及冲击溶栓等方法对髂静脉血栓进行清除,直到满意为止。再逆静脉血流穿刺股静脉,进行股静脉血栓清除术,具体操作同髂静脉血栓清除术。最后,将溶栓导管留置股静脉血栓远端,进行UK后续持续溶栓。间隔24~72h造影复查,并结合临床表现决定是否继续行血栓清除和持续UK溶栓治疗。溶栓期间,每隔4~6h监测纤维蛋白原(FIB)、部分凝血酶时间(PT)、白陶土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值,同时观察股静脉穿刺留置导管处的出血情况和生命体征。结果13只IVC滤器置入位置均在右肾静脉下方1~2cm,展开良好。患侧股静脉首次穿刺置管成功12例,失败1例,成功率92.3%(12/13)。13例患者均接受1次以上血栓清除术,共36次,平均2.8次。UK持续溶栓维持3~14d,平均9d。痊愈2例,显效9例,有效2例,无效0例。患者住院期间,未出现肺动脉栓塞症状及严重出血现象,所有患者均能较好地耐受血栓清除术和溶栓治疗。随访1~10个月,平均5个月,所有患者血栓无复发,症状无加重,IVC滤器无移位、穿孔等。结论经导管血栓清除术联合UK持续溶栓治疗髂静脉血栓安全、有效。血栓清除术和溶栓前置入IVC滤器可有效防止肺动脉栓塞。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后影响发热的因素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影响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后发热程度的因素。方法 将102例TACE病例17项临床数据与治疗后发热时间作多元相关回归分析,判断影响发热的因素。结果 影响TACE治疗后发热的因素有碘油用量、腹水、加用明胶海绵、白蛋白水平、术前发热史、术前白细胞计数以及年龄等。结论 碘油用量是决定TACE治疗后发热的首要因素;明胶海绵会加重发热。治疗前的全身状态和肝脏的局部状态也是影响发热的重要因素。有些发热病例可能和潜在的感染有关。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可以对发热的时间进行大致的预测。  相似文献   
5.
射频热疗在肝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射频热疗分为射频容性加热法和射频热消融法。单纯射频容性加热很难使肿瘤组织坏死彻底.在肝癌的治疗中多采用射频容性加热合并其他的治疗方法。射频热消融对肝癌小病灶的治疗可达手术切除的效果,对大病灶也有明显减轻瘤负荷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DSA检查 T8水平两侧肋间动脉的椎体营养支增粗 ,可见大量血管池样结构 ,椎体不规则染色且排空延迟 (图 4 )。手术所见 T7下缘 ,T9上缘及T8整个椎体骨质破坏 ,局部形成肿块 ,质地较硬 ,并突入椎管 ,脊髓受压 ,变硬、变性。脊髓前见大量暗红色静脉丛。病理检查 切面呈暗红色。镜下见大量梭形纤维及血管成分。纤维成分分布疏密不一 ,内有大小不等的血管腔隙。腔内见红细胞及部分含铁血黄素沉着。此外尚见散在的炎性细胞、残存增粗的骨小梁及少量骨母细胞。病理诊断 :T7~ 9椎体血管瘤伴广泛性纤维增生。讨论 脊椎血管瘤占脊椎肿瘤…  相似文献   
7.
读片窗     
患者 男 ,6 4岁。 5个月前出现双下肢乏力 ,进行性加重 ,并逐渐出现麻木 ,跛行。近 2个月来大小便失禁。查体 :一般情况可 ,心肺 (- ) ,腹平软。T7~ 9棘突压痛 (+ ) ,右下肢肌力Ⅲ级 ,左下肢肌力Ⅳ级 ,肌张力亢进 ,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感觉减退 ,腱反射亢进 ,巴氏征 (- )。实验室检查 :AKP 2 0 7U/L ,血沉 14mm/h。血、尿、大便常规 ,IgG、IgA和IgM均正常。CT检查 :T8椎体骨质不规则破坏 ,椎体压缩 ,局部形成软组织肿块 ,T7椎体下缘和T9椎体上缘骨质似有边缘型破坏 ,T8水平脊髓明显受压变形 (图1)。ECT检查 :静…  相似文献   
8.
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并发于肺癌的上腔静脉综合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估经血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疗效,并与静脉全身化疗效果进行比较,材料与方法:肺癌合并SVCS患者28例,研究组14例行动脉灌注化疗,对照组14例行静脉全身化疗,比较两组的肿瘤退缩率及临床症状改善率。结果:治疗前后KPS平均分差研究组增12.9,姐增加1.4,胸片评估近期有效率,研究组为29%,对照组为0%,经卡方检验,两职效差异显著,结论:动脉灌注化疗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链球菌癌剂沙培林用于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沙培林碘化油乳剂经肝动脉灌注治疗肝癌16例,治疗后观察症状体征变化,监测生命体征。结果:自限性的发热和低血压是主要的不良反应,其它不良反应与TACE相似。结论:沙培林碘化油乳剂免疫栓塞治疗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肝癌的介入性热化疗:最佳灌注温度的探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 探讨肝癌经肝动脉行介入性热化疗的最佳灌注温度。方法 实验猪 8头 ,按不同灌注温度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2头 ,分别灌注 4 5、5 0、5 5和 6 0°C(导管流出温度 )的生理盐水。术后 14d将实验猪处死 ,取出肝脏进行病理检查。同时观察热灌注前后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和一般情况的变化。评价热灌注的适宜温度。临床上选取肝癌 35例 ,采用温热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将 80cm 5F导管超选至肿瘤的供血动脉内 ,先灌注 6 0~ 6 5°C ,导管流出温度 (4 7.5 5± 0 .4 4 )°C ,化疗药液。再用 6 0~ 6 5°C化疗药碘油乳剂栓塞。定期随访 ,评价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猪肝动脉热灌注显示 ,出导管温度 >5 0°C热灌注导致肝功能明显受损 ,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食欲下降、精神萎靡等不良反应 ;其中 6 0°C组 ,热灌注区见大片状热凝固坏死 ,5 5°C组热灌注区可见点灶、斑片状的热凝固坏死。≤ 5 0°C对肝功能和机体影响不明显 ,热灌注区未见明显异常的病理改变。临床上以 (4 7.5 5± 0 .4 4 )°C进行介入性热化疗治疗肝癌 ,近期随访肿瘤的生长率为 - (0 .35± 0 .32 ) ,有效率 (PR +CR)为 79.2 % ;0 .5、1和 1.5年生存率分别为 10 0 % (35例 )、80 % (2 8例 )和 6 0 % (2 1例 )。不良反应与文献报道的常规介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