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24篇
  2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伊贝沙坦与雷米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2例CHF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2组。伊贝沙坦组(36例)口服伊贝沙坦150 mg.d-1;雷米普利组(36例)口服雷米普利2.5 mg.d-1。治疗前与治疗6 mo后分别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每搏输出量(SV)、心排量(CO)、心脏指数(CI)评估心功能。结果治疗6 mo后,2组心功能较治疗前非常明显改善(P<0.01),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贝沙坦与雷米普利治疗CHF均有效,且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在中晚期食管癌放疗患者中实施舒适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针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情况,对61例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结果 通过舒适护理的开展,中晚期食管癌放疗患者的护理质量取得了进展.调查显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舒适度分别为98%和95%.结论 舒适护理的实施能帮助患者顺利地完成放疗,并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现代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偏瘫后下肢水肿患者采用气压治疗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92例偏瘫后下肢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及物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气压治疗仪治疗,连续治疗3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肢肿胀程度显著减轻,患侧股静脉血流速度显著增快,患肢FuglMeyer评分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气压治疗仪可有效减轻偏瘫后下肢水肿程度,改善局部静脉回流,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核素全身骨显像的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经骨髓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前的骨显像表现,并与对应的X线、CT和MRI影像学检查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核素全身骨显像阳性率为91.1%(82/90)。多发病灶者占93.9%,主要分布于肋骨、胸骨、脊柱和盆骨,其中热区(浓聚区)病灶占87.0%,热区与冷区(减低区)共存病灶占13.0%;单发病灶者占6.1%,分布于肋骨、颅骨、髂骨、股骨。X线、CT诊断阳性率分别为64.1%(25/39)、94.9%(37/39)、97.4(38/39)。X线与CT和MRI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全身骨显像诊断阳性率与CT和M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骨显像、CT和MRI联合诊断阳性率为100%(39/39)。结论多发性骨髓瘤全身骨显像阳性率高,结合MRI或CT检查可进一步提高其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5.
临床护理本科师资培训模式意向调查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91名护理教师和89名护理本科生进行临床护理本科师资的培训内容、形式调查。结果教师认为提高授课技巧、理论知识在整体护理的应用、护理科研、现代教育学进展和人文社会学至关重要;学生认为在教师培训中需要加强各科常见疾病的系统知识、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适当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十分必要;学生对教师在授课技巧方面满意率较低的有启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结合专业新进展、专业外语水平。学生希望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学生与教师均认为培训重要的内容是教育学理论与实践、临床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护理科研。  相似文献   
6.
编辑:一般认为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副反应较少,但随着应用的增加,发现也可出现某些不良反应,药物依赖即为其中之一。碳酸锂副反应更为多见。现综合9个单位24位作者所写的11篇有关这方面的来稿,报道如下。1依赖陈宝生、唐建良、沈汉祥:对1995年10月~199...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时血循环内皮细胞(CEC)计数、血浆脑钠素(BNP)、血浆内皮素(ET-1)及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的变化及依那普利的干预效应。方法25例CHF患者服用依那普利2周,并检测用药前后自身外周血循环CEC数量、血浆ET-1、BNP及6-Keto-PGF1α的含量,2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CHF患者CEC数量、血浆ET-1及BNP水平明显增高。6-Keto-PGF1α明显减少(P<0.01)。依那普利治疗可使CEC数量、血浆ET-1及BNP水平明显降低及6-Keto-PGF1α含量明显增加(P<0.01)。结论心力衰竭时存在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而依那普利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及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慢性心力衰竭时血流动力学异常,神经内分泌激活从而促进或加重心功能障碍,本研究旨在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时血流动力学、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变化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伊贝沙坦(irbsartan)对其影响。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自2001年7月至2005年7月我院收治慢  相似文献   
9.
内外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培养模式的改革得以实现 ,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则是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如何结合现代医学、现代护理学教学的特点 ,以培养合格护师为主线 ,对护理学专业本科九八级实施内外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报道如下。一、护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奠定了课程的基础(一 )明确培养目标。护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理论与实践操作高度综合的应用学科 ,对护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符合改革创新和整体优化的要求。我校护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改革所确定的培养目标是 :…  相似文献   
10.
采用游戏的方法讲解烷烃的命名,可以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变难为易,受到学生的欢迎,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对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