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挺  王婧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4):2051-2052
目的分析银屑病患者红细胞参数的变化特点。方法比较分析93例不同类型银屑病确诊患者和体检健康者红细胞参数检测结果。结果银屑病患者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低于健康者,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大于健康者(P0.05),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RDW-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Hb、HCT,脓疱型银屑病HCT水平低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P0.05),其他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红细胞参数水平与存在异常改变,可通过红细胞参数检测辅助诊断银屑病。  相似文献   
2.
2003年加拿大开始实行药品统一审评制度,从国家层面为各省完成新药的统一审评,并给出列入省级药品报销目录的推荐意见。为控制药品费用的不合理增长,1988年加拿大成立专利药价格审评委员会(PMPRB),负责全国专利药的价格管理,此后各省在药品统一审评推荐意见的基础上,结合PMPRB制定的参考价格确定专利药医保支付标准。仿制药则主要通过省级谈判和仿制药定价倡议控制支付价格。文章通过分析加拿大药品统一审评制度及价格管理体系,为我国医保目录的准入及价格谈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促使ICU患者减轻其谵妄程度。方法选取48例居住ICU2周的患者,实施2周时间定向护理,采用据谵妄评定方法中文修订版(CAM-ICU)评价效果。结果干预后患者CAM-ICU评分显著(P0.01)。结论对ICU长期居住患者进行时间定向护理,可有效改善其谵妄程度,有利于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网络课件的立项背景、技术特点和研究方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贝克曼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U5800分析仪)和罗氏c7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701分析仪)的血清尿素(BUN)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和偏倚评估,建立分析模式,验证2台仪器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5-A2文件,验证贝克曼AU5800的精密度并进行比对分析。分别采用AU5800分析仪和c701分析仪对40份新鲜血清BUN水平进行检测,计算2台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最后以CLIA′88总允许误差的1/2为标准,判断2台仪器的可比性,并通过基于生物学变异导出质量规范,对AU5800检测系统进行评价。结果 AU5800分析仪BUN检测结果精密度较高,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较小;2台分析仪BUN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结果总误差达到"适当的性能规范"。结论 AU5800分析仪和c701分析仪检测结果可比性良好,为进一步开展其他项目的比对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急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自身荧光(AF)和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 OCT)图像特征.[方法]经裂隙灯显微镜、彩色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CSC的67例患者73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同时行AF及频域OCT检查.根据患者临床及FFA表现,将其分为急性、慢性CSC 2种类型,分别为37例37只眼、30例36只眼.根据黄斑区神经上皮脱离区的AF表现将其分为单纯减弱型、单纯增强型及混合改变型3种类型.根据频域OCT检查显示的神经上皮脱离区内外节的表现将其分为外节保存完整型、外节保存不全型及外节萎缩型3种类型.观察急慢性CSC患者的AF及OCT图像特征.[结果]AF检查发现,急性CSC 37只眼中,单纯减弱型AF19只眼,占51.35%;单纯增强型AF 18只眼,占48.65%.慢性CSC36只眼中,单纯减弱型AF 2只眼,占5.56%;单纯增强型AF 16只眼,占44.44%;混合改变型AF 18只眼,占50.00%.急慢性CSC患者3种AF表现的眼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872,P=0.000).频域OCT检查发现,急性CSC 37只眼中,外节保存完整型15只眼,占40.54%;外节保存不全型18只眼,占48.65%;外节萎缩型4只眼,占10.81%.慢性CSC 36只眼中,外节保存完整型5只眼,占13.89%;外节保存不全型17只眼,占47.22%;外节萎缩型14只眼,占38.89%.急慢性CSC患者3种OCT表现的眼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i0.572,P=0.005).[结论]急性CSC的AF表现以单纯减弱型为主,慢性CSC的AF表现以混合改变型为主.急性CSC的OCT表现以外节保存不全型和外节保存完整型为主,慢性CSC的OCT表现以外节保存不全型和外节萎缩型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急性区域性外层视网膜病变(AZOOR)的临床特点以及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的图像特征,探讨OCT在评估AZOOR发生、发展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临床检查确诊的AZOOR患者52例66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8例10只眼,女性44例56只眼;年龄15~65岁.均以视力下降、闪光感、暗点及眼前遮挡感为主述就诊.根据眼底有无改变将患者分为Ⅰ、Ⅱ型AZOOR,分别为28、38只眼.Ⅱ型AZOOR 38只眼中,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MEWDS)9只眼、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PIC)25只眼、多灶性脉络膜炎(MC)4只眼.所有患者均行视力、裂隙灯显微镜、眼底彩色照相、SD-OCT检查.行视野检查37只眼;视网膜电图(ERG)检查32只眼,其中Ⅰ型AZOOR 28只眼,Ⅱ型AZOOR MEWDS 4只眼;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48只眼,其中联合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22只眼.随访15 d~2年.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OCT图像特征.结果 Ⅱ型AZOOR 38只眼中,MEWDS 9只眼就诊时眼底均可见后极部或中周部白点.PIC 25只眼眼底均可见后极部散在黄白色、边界清楚,周围有色素的点状萎缩病灶,其中并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 13只眼.MC 4只眼玻璃体腔均可见少量炎性细胞,眼底后极部可见散在分布的多处圆形或椭圆形黄白色病灶.视野检查结果显示,Ⅰ型AZOOR 28只眼中,中心和旁中心暗点15只眼;生理盲点扩大或与生理盲点相连的局部视野损害9只眼;非特异性视野改变,散在暗点4只眼.Ⅱ型AZOOR MEWDS 9只眼主要表现为暗点和局部多处视野缺损.ERG检查结果显示,Ⅰ型AZOOR 28只眼中,眼暗视及明视ERG振幅均较对侧眼降低,暗视ERG振幅下降更明显12只眼;仅表现为暗视ERG振幅下降9只眼;无明显改变7只眼.Ⅱ型AZOOR MEWDS4只眼均可见暗视及明视ERG振幅下降,潜伏期轻度延长.FFA和(或)ICGA检查结果显示,Ⅱ型AZOOR 26只眼中,MEWDS9只眼FFA检查可见后极部或中周部视网膜外层或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强荧光灶,晚期荧光略增强但无渗漏,其中ICGA检查可见后极部或中周部圆点状弱荧光灶3只眼.PIC13只眼可见血管弓附近点状病灶呈透见荧光改变及黄斑区活动性CNV病灶.MC 4只眼FFA可见早期中周部点状病灶呈弱荧光,晚期荧光增强,轻度渗漏.OCT检查结果显示,Ⅰ型AZOOR 28只眼主要表现为后极部光感受器内外节连接(IS/OS)层紊乱,局部缺失;COST(cone outer segment tip)带反射减弱.Ⅱ型AZOOR MEWDS 9只眼表现为与眼底点状病灶相对应的视网膜外层IS/OS带局部反射减弱,COST带不可见;PIC患者中并发CNV者黄斑区神经视网膜下可见强反射团块突破RPE层.末次随访时,Ⅰ型AZOOR 28只眼中,IS/OS层连续性恢复22只眼;未恢复6只眼.Ⅱ型AZOOR 38只眼中,MEWDS 9只眼均在患病后1~2个月IS/OS层随病情好转而逐渐恢复;PIC 25只眼IS/OS层连续性无改变;MC 4只眼IS/OS层连续性恢复.结论 AZOOR急性期发病隐匿;SD-OCT可动态监测IS/OS层的改变,反映AZOOR的发生、发展的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天花板效应,增强对较轻健康状态的区分能力,欧洲生命质量小组在EQ-5D-3L量表的基础上开发出新的EQ-5D-5L量表。EQ-5D量表的测量结果需通过效用积分体系转化成健康效用值,目前,加拿大、西班牙、英国、乌拉圭、韩国及荷兰已构建起基于本国人群健康偏好的EQ-5D-5L效用积分体系。通过对上述国家构建的研究方案、测量方法、健康状态选取、样本估计、数据处理及模型结果等进行介绍和比较,以此为中国EQ-5D-5L积分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荧光素纳眼底血管造影术(FFA)和吲哚菁绿眼底血管造影术(ICGA)的不良反应与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0年1月—2019年1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过敏试验结果阴性并行FFA和ICGA检查的31 475例患者。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检查项目、性别、年龄、眼部疾病种类、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及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结果 共4 67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轻度4 367例(13.87%),中度277例(0.90%),重度22例(0.07%)。95.72%不良反应发生在用药后5 min内。行FFA检查患者4 125例出现不良反应,轻度3 813例、中度277例、重度22例、未记录严重程度13例。FAA检查有无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疾病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行ICGA检查患者73例出现不良反应,均为轻度,ICGA有无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行FFA和ICGA患者481例出现不良反应,均为轻度,联合检查有无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过敏试验无法完全预测是否会发生不良反应。年轻患者更容易出现FFA和ICGA的不良反应,不同疾病出现不良反应概率不同,需要更加重视年轻患者和更易出现不良反应的疾病在造影开始后1 h内的检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