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111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FLAIR序列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低场强MR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序列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0例脑外伤患者同时行常规T1加权像(T1WI),T2加权像(T2WI),FLAIR及CT检查,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显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FLAIR像检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55例,未检出5例;T1WI检出12例,未检出48例;T2WI均未检出.结论 FLAIR序列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敏感性高于常规T1WI及T2WI.  相似文献   
2.
222例儿童住院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降低儿童死亡率,本文就1989-1998年我院儿童住院死亡病例进行回顾统计分析,以探讨儿童的重要死亡原因及死因结构,现报告如下。l资料资料来源与方法:本文222例病例均为1989-1998年在我院死亡的住院儿童。同一患者患两种以上疾病时,以入院第一诊断列入分析。2结果分析2.l性别与年龄222例中男性148例(66.67%),女性74例(刀‘33阮),男女比为2:1,年龄分组见表1。表1本组病例年龄分组2工入院时病危情况:入院时病危人数168人,占75.67%,其余病倒入院时未达病危,住院期间病情加重而死亡。23住院日与确诊日数:222例死…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前期属于中医“脾瘅”、“食郁”范畴,几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要经过这一阶段,因此对其进行早期干预,是预防糖尿病发生的关键。糖尿病前期的治疗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古今中医学者对该期病因病机的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本文就糖尿病前期的病因病机及其证候特征和临床表现进行进一步探讨,目的在于强调在糖尿病前期运用中医理论,结合q-医辨证论治及养生保健方法早期干预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修补术后残余分流的发生原因、常见部位、预后、影响预后的因素及干预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行VSD修补术后239例残余分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手术年龄、体质量、术前左右心室压差、术前VSD分流方向、补片材料、体外循环时间、残余分流的大小及部位、残余分流的血流速度,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239例残余分流患者均未再次干预,155例(64.85%)残余分流自行愈合;84例(35.15%)未愈合。小于4 mm残余分流219例,153例(69.86%)自愈;大于4 mm残余分流20例,2例(10%)自愈(P<0.005)。单因素Cox分析结果表明,术前左右心室压差(P=0.028)、体外循环时间(P=0.006)、残余分流大小(P=0.003)、残余分流血流速度(P=0.00)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P<0.05);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体外循环时间(P=0.017)、残余分流血流速度(P=0.019)...  相似文献   
5.
川崎病热程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川崎病热程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352例住院川崎病患儿中不同类型川崎病热程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的关系;将不同热程的川崎病病例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用线性趋势图表示,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分析。结果352例川崎病患儿中有冠状动脉病变88例。其中典型川崎病294例,有冠状动脉病变68例;不典型川崎病58例,有冠状动脉病变20例;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无反应川崎病44例,有冠状动脉病变18例。线性趋势图分析显示,所有352例川崎病和294例典型川崎病的热程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呈正相关趋势(P〈0.05),而不完全性川崎病、IVIG治疗无反应川崎病的热程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虽有正相关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川崎病发热时间越长,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的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盐酸川芎嗪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CPB)术后细胞因子IL-6、IL-8及中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40例经CPB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术前1h静脉给予川芎嗪(5mg/kg),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分别在气管插管后10min(T1)、转流后5min(T2)、手术结束时(T3)、手术后2h(T4)、手术后24h(T5)采集动脉血3mL,离心取血浆,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致炎细胞因子IL-6、IL-8血浆浓度,同时对每一时点中性粒细胞计数。结果:两组IL-6在手术结束时(T3)、术后2h(T4),IL-8在手术结束时(T3)升高显著(P〈0.05),而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1),在手术后24h(L)均下降并接近正常,但IL-6对照组仍比观察组偏高;中性粒细胞CPB术后升高,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应用盐酸川芎嗪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CPB术后致炎细胞因子IL-6、IL-8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54岁.因右示指背侧被带鱼刺伤、创面感染不愈合6年,肿痛加重6个月入院.临床检查:神志清醒,一般情况较正常,全身未触及体表淋巴结肿大.右示指中末节背侧可见约1.5cm×1.5 cm×0.2cm凹凸不平增生物突出创面,表面呈湿疹样表现,少许渗出物(图1);肿块周围皮肤轻度潮红样肿;手指屈伸轻度受限,感觉正常.入院后行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为革兰阳性细菌感染;手指X线片检查未见明显骨质改变.局部组织标本切片送病理检查,诊断为右示指血管肉瘤.免疫组化结果:CD34(+),胶元Ⅳ(++),ki-67(+),CK-P(-),Vim(+++),S-100(-),SMA(+),P53(-).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肿块扩大切除术,术中肿块呈鱼肉样,并有炎性浸润至伸肌腱和指间关节,考虑本病为恶性肿瘤,行右示指掌指关节平面截指术,创面愈合.术后病理诊断:右示指血管肉瘤,中分化(图2).目前患者正在接受预防性放射、化学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症小体表达水平及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在评估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致放射性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自2018年12月至2021年1月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胸部肿瘤患者103例,依照患者是否出现放射性肺炎分为非肺炎组(n=60)与肺炎组(n=43).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结束后3 d,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NLRP3炎症小体水平;测定流速分别为50 ml/s、200 ml/s的FeNO水平.采用Logistics多元回归分析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致放射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P3炎症小体表达水平及FeNO预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致放射性肺炎的应用价值.结果 肺炎组患者血清NLRP3炎症小体及50 ml/s、200 ml/s时的FeNO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多元回归分析发现,NLRP3炎症小体、FeNO50 ml/s、FeNO200 ml/s是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导致放射性肺炎的危险因素(P<0.05).NLRP3炎症小体、FeNO50 ml/s、FeNO200 ml/s水平联合应用预测放射性肺炎的灵敏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均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应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LRP3炎症小体、FeNO水平联合应用预测放射性肺炎的灵敏度、特异度较高,优于单一指标预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先天性食管狭窄的诊治经验,探讨先天性食管狭窄的早期诊治方法,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12年我们收治的33例先天性食管狭窄患儿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及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3例患儿中,男性16例,女性17例,仅17例(51%)首次就诊得以确诊,首次就诊误诊率达49%,平均首次发病年龄为8.6个月,确诊平均年龄为33.8个月。以进食后呕吐、生长发育迟缓、吞咽固体食物困难、贫血为主要表现。患儿术前均行钡餐检查。26例(79%)予手术治疗,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随访1个月至10年,远期预后良好。术后病理活检21例,诊断为气管软骨食管异位症13例,纤维肌层肥厚8例。结论对于进食后反复呕吐及吞咽困难的患儿均应想到先天性食管狭窄的可能。食管钡餐检查是最简单有效的诊断方法。食管扩张术治疗先天性食道狭窄存在争议,手术是治疗先天性食管狭窄可靠、有效、安全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0.
[摘要] 感染性心内膜炎( infective endocarditis,IE) 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常见心血管病之一,是指由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感染而产生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其特 征性病理损伤是赘生物的形成。 先天性心脏病(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 IE 常见的病变基础,CHD 合并 IE 若未及时发现或治疗不当将引起严重并发症,过去多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病死率高,及时的外科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