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1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大多数胃癌患者初诊时已是局部晚期或远处转移。研究表明,联合化疗可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本研究纳入80例初治晚期胃癌患者,随机接受紫杉醇联合5-氟尿嘧啶(5-FU)/甲酰四氢叶酸钙(LV)(TLF)及草酸铂联合5-FU/LV(FOLFOX)双周方案全身化疗。现将其疗效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化疗后相关预后因素并建立预后预测模型。方法选择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化疗后资料完整患者96例,收集相关预后因素并进行随访。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模型分析,计算预后指数(P,)。结果肿瘤大小、组织病理学类型及腋窝淋巴结转移个数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子;由此建立的预后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利用ROC曲线工作原理,当肼≤5.23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化疗后3年预后结局较好。结论肿瘤大小、组织病理学类型及腋窝淋巴结转移个数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化疗后重要的预后指标,可为临床医师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化疗后患者个体预后结局估计提供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背景和目的:尤文氏肉瘤家族肿瘤(Ewing’ssarcomafamilyoftumor,ESFF)恶性度高、进展快,其最佳治疗方法目前仍在探讨中。本研究旨在分析ESFF的临床特点和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8年4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92例初治ESFF。结果:骨尤文氏肉瘤(Ewing’ssarcomaofbone,ETB)23例,骨外尤文氏肉瘤(extraosseousEwing’Ssarcoma,EOE)21例,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叶瘤(peripheralprimitiveBeuroectodermaltumor,PNET)43例,Askin瘤5例。中位随访时间31.5个月(10~137个月)。局限期综合治疗38例,单一治疗19例,两组3年生存(overallsurvival,OS)率分别为63%、20%,3年无事件生存(events.freesurvival,EFS)率分别为46%、18%,两组问生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局限期综合治疗患者在全身化疗的基础上加用手术加或不加放疗组远期生存均优于化疗+放疗组(x2=7.591、9.212,P=0.006、0.002)。CAV/IE交替方案对局限期接受综合治疗患者延长了无事件生存期,但其总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950、3.530,P=0.008、0.06)。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治疗模式以及疗效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综合治疗能明显改善局限期ESFT患者疗效和生存.手术加化疗加或不加放疗的治疗模式在疗效和生存方面优于化疗加放疗治疗模式。治疗模式和近期疗效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干扰素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 少性紫癜(cITP)的疗效及其毒副反应, 采用干扰素α-2a(3MIU i.m.每周1次,共8周)和强的松〔1mg/(kg·d),共4周〕分 别治疗20例 和28例cITP患者,并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骨髓涂片巨核细胞计数、免疫学指标、网织 血小板(RPs)百分率和绝对计数,以及巨核祖细胞集落数的变化。结果显示:干扰素治 疗 组的近期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强的松组(64.28%,P<0.05)。经治疗后RPs%降 低, 产板型巨核细胞百分率由11.43%升至33.19%,但各项免疫学指标无显著变化。结论:干扰素 是一 种治疗cITP的有效药物,而且毒副反应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巨核细胞分化成熟及血小 板生成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5.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survivin表达与临床预后关系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survivin表达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自1997年至1999年的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共63例,均接受治疗并进行随访.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survivin表达情况.应用SPSS10.0软件行生存分析并对各临床指标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63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病例中有43例survivin表达阳性,阳性率为68.3%,其表达与性别、年龄、分期、结外病灶数目无明显相关关系,与PS、LDH、B症状、IPI显著相关(P<0.05).其5年总生存率为50.04%.survivin表达阳性的弥漫大B淋巴瘤患者的总生存率明显低于survivin表达阴性患者(P=0.000 1),二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0.36%和90%.多因素分析显示,survivin表达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独立预后指标.结论:survivin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一个极有价值的预后指标,与IPI结合可于早期筛选出常规治疗预后不良的病例,有助于指导治疗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晚期结直肠癌全身化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直肠癌的发病和死亡在我国分别占所有癌症中的第 5和第 4位 ,且近年来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目前 ,结直肠癌仍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 ,但由于早期诊断困难 ,晚期病人化疗效果不尽理想 ,因而是肿瘤化疗研究的热点。 40多年来 ,结直肠癌的全身化疗均以 5 - FU为主。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 ,以往 5 -FU单药的各种用法包括标准负荷剂量 ( SLD)、每周一次静滴、口服给药等疗效一般在 1 0 %~ 1 5 %左右。曾经研究过 5 - FU与其它抗癌药物如 me- CC-NU、VCR、MMC、PDD、链脲霉素等组成的联合化疗方案 ,但与单药 5 - FU比较 ,疗效并没有改…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草酸铂、氟尿嘧啶联合醛氢叶酸(FOLFOX方案)一线治疗转移性或复发性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于未接受过姑息性化疗的转移性或复发性大肠癌患者给予草酸铂100mg/m^2于第l天静脉滴注2h、醛氢叶酸400mg/m^静脉滴注2h,氟尿嘧啶400mg/m^静脉推注.随后氟尿嘧啶2600~3000mg/m^持续静脉灌注46h。结果:105例患者中97例患者可以评价疗效,总有效率为35.1%,CR率为9.3%,PR率为25.8%;33.0%的患者为SD,另有31.9%的患者PD。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7.7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20.5个月。1年及2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68.0%和32.0%。按照NCI—CTC不良反应分级,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白细胞降低12.3%,贫血11.3%;呕吐4.1%,腹泻7.2%。Ⅲ度外周神经毒性发生率为5.1%。曾接受过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患者的生存优于未接受过手术或仅接受过姑息性手术治疗的患者的生存(P=0.0658);化疗前患者的CEA、ALP及LDH水平对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FOLFOX方案一线治疗转移性或复发性晚期大肠癌是一个有效的方案.并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直肠癌根治术后化疗相关预后因素并建立预后预测模型。方法:选择直肠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55例,收集相关预后因素并进行随访。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模型分析,计算预后指数(PI)。结果:经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模型分析,发现肿瘤侵犯深度、脉管侵犯为独立预后因子,其OR值分别为:2.719、3.341;由此建立预后预测模型:h(t,x)=h0(t)exp(1.000X3+1.206X7),计算PI=1.000X3+1.206X7;利用ROC曲线原理,当PI≤3.21时,直肠癌根治术后化疗后3年预后结局较好。结论:肿瘤侵犯深度、脉管侵犯为直肠癌根治术后化疗重要的预后指标,由此建立的预后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为临床医师对直肠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个体预后结局估计提供工具。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儿童青少年间变大细胞淋巴瘤侵袭性较强,最佳的治疗策略和方案仍需要探讨。本研究总结采用改良B-NHL-BFM-90方案治疗的儿童青少年间变T细胞淋巴瘤疗效和生存率,探讨该治疗方案的临床推广价值。方法:从2002年10月至2008年1月,18例16岁以下经病理确诊的初治间变T细胞淋巴瘤患者入组,采用改良B—NHL-BFM-90方案治疗,药物包括cyclophosphamide、vincristine、ifosfamide、etoposide、adriamycin、HD—methotrexate、vindesine、dexamethasone、cytarabine或HD—cytarabine,同时每个疗程鞘内注射一次。结果:15例(83.3%)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3例(16.7%)部分缓解(partialre mission,PR),总有效率100%。中位随访31个月(4~68个月),全组3年无事件生存率(event—freesurvival,EFS) (87.4±8.4)%;Ⅰ/Ⅱ期患者为100%,Ⅲ/Ⅳ期患者为(85.1±9.7)%;低危组100%,中危组(88.9±10.5)%,高危组(80.O±17.9)%。治疗期间大部分患者发生Ⅲ/Ⅳ度骨髓抑制,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后均恢复。1例Ⅳ期患者CR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生存至今。2例患者分别于停止治疗3个月和5个月后复发死亡。结论:改良B—NHL—BFM-90方案是治疗儿童青少年间变T细胞淋巴瘤的有效方案.其毒性患者可耐受,但需要在有经验的肿瘤中心和血液科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结直肠癌患者奥沙利铂过敏反应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背景与目的:奥沙利铂是晚期结直肠癌化疗的有效药物之一。已有国外学者总结和分析欧美人群使用奥沙利铂后出现过敏反应的情况,但在国内仅有一些个案报道。本研究旨在分析中国结直肠癌患者使用奥沙利铂后出现过敏反应的情况和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109例一线采用奥沙利铂+卡培他滨(XELOX方案)化疗的转移复发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奥沙利铂过敏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在109例接受XELOX方案化疗的患者中,13例(11.9%)发生过敏反应;109例患者化疗总疗程数是546,其中23个疗程(4.2%)出现过敏。在23次过敏反应中,Ⅰ度13次(56.5%),Ⅱ度8次(34.8%),Ⅲ度2次(8.7%),没有Ⅳ度过敏反应发生。发生奥沙利铂过敏反应的中位疗程数为第5疗程,出现过敏反应时患者已接受的奥沙利铂的中位累积剂量为1200mg(400~1600mg)。过敏反应在奥沙利铂滴注开始后5~360min发生,中位时间180min,经过停药、对症处理和抗过敏治疗后全部缓解。其中8例患者在后续治疗中应用奥沙利铂前,使用5-羟色胺受体Ⅰ阻断剂和糖皮质激素等抗过敏药物,4例未再出现过敏反应。女性较男性更易对奥沙利铂过敏(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