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肿瘤学   3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围型小肺癌:瘤—肺界面的HRCT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32例的瘤—肺界面进行了HRCT与病理的前瞻性对照研究。术前有HRCT扫描,术后标本充气后HRCT扫描,然后行Heitsman法固定48-72,小时,标本制成组织学切片。对照观察术前.术后标本HRCT及组织学切片,结果表明HRCT能精确反映瘤—肺界面的大体病理改变。周围型小肺癌HRCT常表现为(1)分叶,(2)毛刺,(3)边缘模糊或部分边缘模糊,(4)纵隔窗上边缘锐利。作者初步认为HRCT对周围型小肺癌定性诊断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病历摘要患儿女性,于生后38小时住院。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400g,产时羊水Ⅰ~Ⅱ°污染,脐带绕颈1周,吸出草绿色粘液达10ml,Apgar 评分10分。生后1小时出现青紫伴气急,体检心尖部二级收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移植物抗宿主病临床病理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简称GVH病),是由于移植物中含有的免疫活性细胞及其前体细胞,对宿主组织产生免疫排异反应,损坏宿主组织所致的疾病。本文介绍1例经病理证实的新生儿GVH病,并结合国内外报道,予以分析讨论。 病例报告 住院号73-107,解剖号73-3,22天龄,女婴,  相似文献   
4.
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是一种公认的反映细胞增殖状态的指标蛋白,该物质与肿瘤病人的预后有关[1,2]。本文研究,肝细胞癌(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后PCNA表达情况的改变,以及对预后的影响,进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1992年7月~1995年6月相对病程较晚,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72例,经TACE治疗后,又获得二期手术切除,与直接手术切除的肝癌4…  相似文献   
5.
病历摘要患儿胡××,男,生后14天.因不吃、哭吵、肢体抖动1天入院.第1胎第1产,因头盆不称足月剖宫产.Apgar评分10分,生后第3天拒奶,第6天发热,诊断为“流感”,治疗不详,第12天“痊愈”出产院.出院次日又拒奶,发热(T38.3℃),肢体抖动,大便稀,而住入我院.入院体检:反应差,呻吟,气促,呼吸86次/分,  相似文献   
6.
病史摘要患儿,男,8岁,因头痛、呕吐20余天于1984年9月2日入院。病初曾有发热38℃左右,伴呕吐、头痛,头痛以前额部为甚,且逐渐加剧。起病第三天作腰椎穿刺,脑脊液中白细胞12/μl,蛋白58.8mg/dl,糖46mg/dl,氯化物690mg/dl。眼底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15例2岁以下的婴儿糖原累积病(GSD)。肝肿大在肋下2.5~14cm.80%婴儿 SGPT 升高。1例出现黄疸者组织学检查同时伴有组织细胞增生症 X。12例中有9例空腹血糖降低,3例血糖正常者肝穿刺为 GSD。4/5例肾上腺素激发试验呈低平曲线,符合诊断。由于糖原沉着在肝脏使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减低,本组婴儿60%有反复呼吸道感染,53%有肠道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脾脏恶性淋巴瘤(primary malignant lymphoma of the spleen,PLS)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及诊断要点。方法:采用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对6例PLS进行观察。结果:粟粒状肿块2例,单发性肿块2例,多发结节状肿块2例,其形态特点与其组织学类型密切对应。镜下肿瘤由异型淋巴细胞构成,小细胞性2例,大细胞性和混合细胞性4例,大细胞性淋巴瘤相对多见。免疫标记显示多数病例(5/6)为B细胞源性。结论:原发性脾脏恶性淋巴瘤组织学形态复杂多变,多为B细胞源性,结合相应的形态学特征及免疫组化结果可确诊。  相似文献   
9.
病史摘要患儿男性,12天,因黄染加深3天,食欲不振,四肢发凉,反应差2天于1980年11月15日入院。患儿系第一胎第一产,33周早产,顺产,出生体重1,800克,Apgar 评分10分,3天来黄疸渐加深,伴神萎,吃奶差,时有吐奶,不咳,大便正常。入院体验:体温36.6℃,脉搏90次/分,体重1,600克,未成熟儿貌,反应尚可,精神萎软,皮肤黄疸 ~ ,前囟1.5×0.5厘米,平,头部器官无异常,心界不大,心音较强,心率120次/分,两肺呼吸音清晰。腹软,肝肋下刚及,四肢肌张力正常,拥抱反射(±)。  相似文献   
10.
Multiplc primary carcinona (MPC),disease with two or more ncoplasms,occurs in a patient simultancously of consecutively It is reported tha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