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肿瘤学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以邻苯二酚氧化酶基因-xylE为靶基因,以新霉素抗性基因neo为选择基因构建的pESnx穿梭质粒转染人羊膜细胞FL,得到一株携带有完整的自主复制型pESnx质粒的G418抗性细胞株FESl.7。经测定该细胞株平均每细胞含有质粒26个拷贝,且在8个月的传代培养中保持稳定,pESnx质粒在FES1.7细胞内xylE基因的自发突变率仅4.3×10-5。因此由FES1.7细胞构成的系统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诱变检测。该系统灵敏度高,可对低效诱变剂在人体中引起的基因突变进行检测,而且特别适合于研究人体细胞中基因突变的分子机制。利用此EBV-xylE穿梭质粒诱变分析系统我们已对EMS进行了诱变分析,对于FEs1.7细胞,189uMEMS诱发的xylE基因突变超过自发突变频率达22倍。EMS处理细胞24小时能引起细胞内的质粒在xylE基因座位上发生缺失突变。  相似文献   
2.
以恶臭假单孢菌(Pseudonas putida)TOL质粒来的xylE基因为靶因可方便地进行突变分析,该基因编码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Catechol 2,3-dioxygenase),或称邻苯二酚化酶(CatOz ase),通过喷洒邻苯二酚于氨苄青霉素抗性(ampr)菌落上,xylE-转化子就能检测出来,菌落变黄表示存在邻苯二酚氧化酶。我们在以前构建的EBV-xylE穿梭质粒pFD891(王晓利等,复旦学报理科版,1990第4期)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对穿梭  相似文献   
3.
本文使用自制的基因转移装置—电击仪对PUC9质粒在大肠杆菌MC1061菌株中的转化进行研究。通过控制电场强度、电击时间及菌的生长状态等几个方面,得到高效稳定的转化效率。最高转化率达10~8CFU/μg DNA,为细菌转化提供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