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40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 lastic syndrom e,MDS)是一类全潜造血干细胞水平上的恶性病变所致或分化成熟障碍而引起的一组克隆性造血系统疾病。其特点是血细胞成分减少,伴有粒、红、巨三系细胞的病态造血。近年来,有关MDS伴骨髓纤维化(m arrow fibrosis,MF)的病例报告渐多,其临床经过、实验室检查及病理变化具有一定特点,认为是性质独立的临床病理类型,应与经典的MDS亚型相区分[1]。我院自2002年以来确诊MDS合并MF 8例,现总结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观察对象MDS伴MF组8例为住院患者,占同期MDS的25%,男3例,女5例,年龄53~78…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多发性骨髓瘤 ( MM)患者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 u- PA )及其可溶性受体 ( su PAR )的水平变化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 ELISA法检测 34例 MM患者血浆 u- PA及 su PA R的浓度 ,同时观察其中6例 MM患者化疗前后血浆 u- PA及 su PAR的浓度变化。结果 :MM患者血浆 u- PA及 su PA R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其中进展期 MM患者血浆 u- PA及 su PA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稳定期 MM患者 ( P <0 .0 1) ,而稳定期 MM患者血浆 u- PA及 su PA R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6例 MM患者化疗后血浆 u- PA及 su PA R水平 ,明显低于化疗前血浆 u- PA及 su PAR水平 ( P<0 .0 5)。骨髓涂片瘤细胞比例 >2 0 %的 MM患者血浆 u- PA及 su PA R水平 ,明显高于瘤细胞比例≤ 2 0 % M M患者 ( P<0 .0 5;P<0 .0 1)。M M患者血浆 u- PA及su PA R水平均与骨髓瘤细胞百分比及血清球蛋白呈正相关 ,而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结论 :血浆 u- PA及 su PA R水平升高可能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其水平可作为临床分期、判断疗效、了解疾病进展情况及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缺铁性贫血 (IDA)、巨幼细胞性贫血 (MA)、再生障碍性贫血 (AA)等贫血患者血浆可溶性 Fas(s Fas)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 (ELISA)检测 37例贫血患者 (其中 IDA 2 0例、MA 9例、AA 8例 )及 2 5例正常对照血浆 s Fas水平。结果 :巨幼细胞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浆 s Fas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5) ,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浆s Fas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别。结论 :血浆 s Fas水平升高可见于多种病理状态及机体免疫失衡 ,s Fas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机体免疫、对 Fas/ Fas L凋亡途径的干扰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基于物理、化学、免疫学原理的各种检测技术的广泛开展,外周血细胞分析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人们对外周血各项血细胞参数的应用也进行了深入探讨,但对白细胞各项参数的系统研究尚缺乏报道,鉴于此,我们对浙江地区城市健康人群外周血白细胞参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分布特点及与其他危险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胸腹水组织因子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三组疾病胸腹水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TFPI)的表达及其鉴别诊断意义。方法TF和TFPI采用ELISA法测定抗原表达。结果胸腹水TF水平和TFPI水平,恶性肿瘤组(570.04±627.53)ng/L,(28.60±15.57)μg/L和结核病组(283.82±143.16)ng/L,(31.16±12.26)μg/L明显高于肝硬化组(60.83±66.87)ng/L,(7.84±5.45)μg/L,P<0.01。TF/TFPI比值则为恶性肿瘤组(32.17±44.19)明显高于结核病组(13.55±13.15)和肝硬化组(11.22±9.05,P<0.05)。在恶性肿瘤组中,胸腹水癌细胞阳性组的TF表达(1106.92±1244.28)ng/L高于阴性组(331.08±295.84)ng/L,P<0.05。而阳性组的TFPI水平(27.35±17.75)μg/L与阴性组(30.34±13.20)μg/L无明显差异(P>0.05)。TF/TFPI比值则为阳性组(59.59±65.10)明显高于阴性组(11.54±8.37,P<0.01)。结论检测胸腹水TF和TFPI并分析TF/TFPI比值可以作为临床实验室有鉴别诊断意义的辅助指标,同时还可了解疾病的某些病理机制,尤其是肿瘤的某些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PTM)在评估血管病变和并发症中的意义。方法用ELISA检测PTM。结果大血管病变的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脑梗死和脑出血),PTM为轻度升高,平均水平均在35μg/L以下。微血管病变性疾病(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SLE尿蛋白阳性者、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和D IC),PTM中重度升高,平均水平全在40μg/L以上,分别与大血管病变的各组疾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分析病情进展和并发症PTM水平,原发性肾小球慢性疾病的肾功能衰竭组显著高于无肾功能衰竭组(P<0.01),SLE尿蛋白阳性组高于阴性组(P<0.01),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高于大血管病变组(P<0.01),D IC的PTM水平更是显著高于其他所有组别(P<0.01)。结论检测PTM可评估大小血管病变和并发症,有实用的临床指导意义,并为研究病理生理与血管病变的关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变化。方法: 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26例正常对照和39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单纯2型糖尿病15例、合并大血管病变24例)的血浆MMP-3和uPAR水平。结果: 单纯糖尿病组uPAR高于正常对照(P<0.05)而MMP-3无显著差异;合并大血管病变组MMP-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和单纯糖尿病组(P<0.01,P<0.01),而uPAR亦高于正常对照及单纯病变组(P<0.01,P<0.05)。2型糖尿病血浆MMP-3水平和uPAR水平呈正相关, LDL-C与uPAR呈正相关且是uPAR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 MMP-3和uPAR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生密切相关,MMP-3可作为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循环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梗死、脑出血、冠心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对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 (PTM)水平的影响。方法用ELISA法检测305例心脑血管疾患 ,其中脑血管病132例 (脑梗死81例 ,脑出血51例 ) ,高血压冠心病66例 ,糖尿病107例。健康对照组60例 ,其中献血员25人 ,学生12人 ,体检健康者23人 ,年龄12~77岁 ,平均38.6岁。结果60例健康人对照组PTM水平为(20.40±7.72)μg/L,糖尿病和高血压冠心病无合并症组PTM水平稍高 (23.44±6.33)μg/L和(23.00±7.13)μg/L,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0.05) ,无合并症脑血管病组PTM水平 (30.51±14.13)μg/L则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合并症各组中 ,合并糖尿病的PTM水平最低 ,合并肾病者PTM水平最高。合并肾病的各组 ,PTM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合并症组 :脑血管病合并肾病为(61.25±24.43)μg/L高于合并高血压冠心病 (32.12±12.35)μg/L和糖尿病 (31.37±12.06)μg/L,高血压冠心病合并肾病为(52.11±22.29)μg/L高于合并脑血管病 (31.78±12.28)μg/L和糖尿病 (28.72±9.58)μg/L,糖尿病合并肾病为(40.26±11.98)μg/L高于合并脑血管病 (31.63±8.95)μg/L ,P<0.01;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时PTM水平均高 (31.78±12.28)μg/L和(31.63±8.95)μg/L,与脑血管病组处于同一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急慢性乙型肝炎uPA和uPAR的表达,探讨肝炎发病时血液纤溶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uPA和uPAR的水平。结果急慢性乙型肝炎血浆uPA和uPA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意义地高于对照组(P〈0.01);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组血浆uPA和uPAR水平显著高于急性乙型肝炎组(P〈0.05),亦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中轻度组(P〈0.05和P〈0.01);急性乙型肝炎血浆中uPAR水平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中轻度组(P〈0.01);乙型肝炎急性期血浆中uPA和uPAR水平显著升高,恢复期明显回落(P〈0.05和P〈0.01),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急慢性乙型肝炎血浆中uPAR水平与凝血酶原时间(PT)(r=0.605,P〈0.01)和国际标准化比率INR(r=0.603,P〈0.01)、胆红素(TB)(r=0.649P〈0.01)呈正相关。结论急慢性乙型肝炎uPA和uPAR水平的升高,与炎症的严重程度有关,与肝细胞损伤程度有关,是肝炎发病时血液凝血和纤溶系统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组织因子(TF)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0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恢复期血浆TF、TFPI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TF、TFPI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TFPI/TF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恢复期TF、TFPI水平和TFPI/TF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液呈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