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合并尿路上皮癌的病理、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 提高对其诊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在本院收治的1例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合并尿路上皮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其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患者因"全身淋巴结肿大3个月"于2018年12月就诊于血液科, 血常规提示全血细胞减少, 结合流式细胞学等结果诊断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2020年4月因无痛性肉眼血尿就诊, 膀胱镜活检病理显示: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70%)+膀胱乳头状尿路上皮癌(30%)。遂行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术后病理提示为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合并尿路上皮癌。患者出院后全血细胞减少, 且状态较差, 暂缓化疗。结论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极其罕见且恶性度高的膀胱肿瘤, 对于非远处转移患者首选手术治疗, 术前及术后辅助化疗可延长患者生存, 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深入研究有望改善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3D打印技术在肾脏铸型结石经皮肾镜手术(PCN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例肾铸型结石患者,采集患者CT数据,建立肾铸型结石数字3D模型,采用3D打印机制作1︰1结石模型。利用肾铸型结石3D打印模型与患者进行术前沟通并预测残留结石;根据3D打印模型的三维形态特征设计取石通道;在3D打印模型的引导下利用直角法定位皮肤穿刺点并穿刺目标肾盏;术中在3D打印模型的引导下探查肾盏及结石。结果医患沟通问卷4个问题的得分为(8.9±0.7)、(8.1±0.7)、(8.5±0.8)、(9.1±0.7)分。利用肾铸型结石3D打印模型共设计13个目标肾盏,其中1例患者术中增加1个前组中盏为目标肾盏,目标肾盏符合率为93.0%。在3D打印模型的引导下成功利用直角定位法完成13个预计目标肾盏的皮肤穿刺点定位以及目标肾盏轴径的穿刺,平均每个目标肾盏穿刺时间为(7.3±2.6) min。手术中在3D打印模型的引导下,肾镜下快速熟悉集合系统内解剖形态,并引导肾镜进入各肾盏。术后3D重建显示穿刺点与术前预计穿刺点符合率为92.0%,穿刺通道和肾盏轴径的符合率为100.0%。术后结石残留位置和数量均符合术前预测,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血红蛋白和术前比较平均下降(8.8±3.5) g/L。结论 3D打印肾脏铸型结石模型可以在精准诊断、经皮肾通道设计、经皮肾穿刺、术中引导以及医患沟通等方面为PCNL手术提供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2014共识会议在2005 Gleason评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以预后区别为基础的分组系统,称为Gleason分级分组系统(GGGs),本研究旨在研究在GGGs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病理较穿刺病理变化情况及根治术后发生病理升级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6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259例患者的病例资料。通过GGGs将病理结果分为五组\[GG1=GS≤6、GG2=GS7(3+4)、GG3=GS7(4+3)、GG4=GS8、GG5=GS9、10\],通过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导致根治患者Gleason分组(Gleason Groups,GGs)较穿刺GGs升级的因素。结果:259例接受根治手术的患者中,病理一致的有148例(57.14%),升级79例(30.50%),降级32例(12.36%),对于全部病例,穿刺时的GGs、临床分期T_2期是根治术后病理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穿刺GG1的病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是术后病理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GGGs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病理升级可能性仍较高,穿刺GGs较低和临床分期T_2期患者发生病理升级可能更大,PSA和NLR对于穿刺GG1患者病理升级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经耻骨上膀胱穿刺建立辅助通道,牵引肿瘤后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03月到2019年02月收治的7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标准的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研究组先经正中线耻骨上2指处穿刺建立2~5 mm操作通道,置入长钳至膀胱,尿道镜监视下钳夹膀胱肿瘤基底部周围组织,适当牵拉。在牵拉张力下,黏膜下各层组织结构清晰可辨,沿肿瘤周围2 cm处切开黏膜至深肌层,沿深肌层推进并扩展,直至整块化切除肿瘤,肿瘤组织利用组织篮套取出。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血红蛋白降低值,并发症及肿瘤复发率等。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无明显变化。和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肿瘤基底部浅肌层完整,闭孔神经反射和膀胱穿孔、肿瘤复发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牵牛”法辅助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可以稳定、清晰、灵活地显露肿瘤基底部组织,提高膀胱肿瘤完整切除率,减少手术并发症,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