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提高对发热疾病诊断的认识,强调发热并非等于体温升高.发热是机体体温调节中枢正、负调节失控的结果,与一般机体体温升高有本质区别.方法复习相关文献,综述近年来对发热病因、发病机理研究的一些进展.结果不同的原始病因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发热,可能是内生性致热原(EP)引起发热介质释放改变调定点位置,从而使体温在比较高水平上进行调节的结果.结论发热并非是单一的体温升高,而是由致热性细胞因子介导机体一系列生理、内分泌、免疫功能激活的综合反应.  相似文献   
2.
250例乳腺病变术中冷冻切片结合组织印片快速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中快速诊断是病理医师一项非常重要而又极富挑战性的工作,它直接影响手术过程和手术方式,要求病理医师在极短的时间内对病变作出正确诊断.本文对乳腺疾病冷冻切片结合组织印片的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术中快速诊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层专科医院乳腺病变术中快速病理诊断的特点及应对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0年12月收治712例乳腺病变术中快速诊断的病理资料.结果 712例乳腺病变中,良性病变599例(84.1%),交界性病变23例(3.2%),恶性病变90例(12.6%).术中冷冻切片诊断良性病变613例,恶性病变84例,交界性难定延迟诊断15例,确诊率97.9%(697/712);恶性及可疑病例均辅以术中组织印片共131例,良性病变81例(61.8%),交界性或疑癌难定11例(8.4%),恶性病变39例(29.8%),确诊率91.6%(120/131).冷冻切片交界性难定延迟诊断15例中5例经组织印片得到确诊,提高疑癌难定病例冷冻切片的确诊率33.3%(5/15).冷冻切片与组织印片两者结合确诊率为98.7%(703/712),误诊假阴性率0.4%(3/712),无假阳性病例.结论 掌握常见乳腺病变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难点和要点,采用与临床良好沟通、熟练高质量冷冻切片的细节,并合理结合组织印片等多位一体的"综合与联合"临床应对策略,可有效避免误漏诊.  相似文献   
4.
液基细胞学在子宫颈病变筛查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液基细胞学在宫颈癌前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贝塞斯达(TBS)诊断系统对3227例经宫颈/阴道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的标本进行分析,部分病例经组织学对比印证。结果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异常228例(7.1%):ASCUS119例(3.69%),低度上皮内瘤变(L-SIL)79例(2.44%),高度上皮内瘤变(H-SIL)18例(0.56%),鳞癌(SCC)9例(0.28%),不典型腺细胞(AGUS)3例(0.09%)。其中66例细胞异常者行病理活检,CIN2以上病变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为92.6%(25/27)。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查为一种准确、简便的宫颈早期病变筛查方法,可作为宫颈癌防治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状一移行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按2003年WHO宫颈肿瘤分类标准观察5例宫颈鳞状移行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宫颈活组织和手术标本进行组织形态和免疫表型的检测。结果:患者年龄中位数为45岁,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异常出血,肉眼子宫颈肥大、呈颗粒状、息肉样或菜花样新生物(4/5)。显微镜下未见明显挖空细胞,呈移行或鳞状细胞样分化,部分似有腺细胞样分化。组织形态学:肿瘤由纤维血管轴心的乳头状结构构成,乳头由多层异型鳞状及移行细胞样上皮覆盖。2例非浸润性,2例乳头间质浸润,1例子宫颈壁浸润;免疫组化显示P16和细胞角蛋(cytokeratin,CK)19和CK5/6均强阳性,CK7阳性强弱不等,1例CK20上皮表层灶状阳性,余为阴性;4例高危型HPV检测阳性。结论:鳞状移行细胞癌是兼有鳞状-移行细胞形态和一定腺样分化的非腺性乳头状鳞状细胞癌,它与高危型HPV感染相关,具有向乳头间质和宫颈壁浸润、复发及转移的特点。鳞状移行细胞癌需与宫颈其他乳头状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6.
淋巴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淋巴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病变范围涉及广泛,早期病灶常局限,易误诊.本文采用WHO(2001)淋巴瘤新分类标准,探讨本地区淋巴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类型和分布特点,以及各型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p53、CD34、nm2 3基因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肝癌组织p5 3、nm23、CD34的表达,并根据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各因素的相关性分析.以55例癌旁肝癌组织及非癌性增生肝结节为内对照组,24例有随访资料的患者中,生存时间大于12月者为预后好组,反之为预后差组.结果 1、p5 3、CD34在肝癌组织的表达比内对照组明显增高,且在有与无门脉管炎瘤栓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2、nm23基因蛋白则在非癌对照组表达率增高,而且nm23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显著的瘤周淋巴细胞浸润有关(p<0.05);3、不同蛋白组合联合分析生存情况发现P53(+)、CD34(+)、nm23(-)组同其他组相比,生存时间明显为短(p<0.05).结论 p53、nm23、CD34的综合表达对肝癌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并且p5 3突变、CD34的高表达似乎可作为肝癌预后不良的可行性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RNF168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319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根据TNM国际标准,将319例患者分为I、II、III及IV4个级别。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确定RNF168在癌细胞中表达的阳性率从而区分RNF168在癌组织中属于高表达或低表达。通过SPSS 16.0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 RNF168在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并且随着乳腺癌的发展,RNF168表达显著升高。结论 RNF168或许可以作为判断乳腺癌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或许可以作为治疗乳腺癌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9.
1.1材料 我科2001-09——2003-06期间,将印片法组织细胞学诊断术应用在术中快速诊断上,并与石蜡切片诊断对照,取得满意效果。现分析报告212例印片诊断与石蜡切片诊断对照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液基细胞学在宫颈癌前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贝塞斯达(TBS)诊断系统对3227例经宫颈/阴道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的标本进行分析,部分病例经组织学对比印证。结果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异常228例(7.1%):ASCUS 119例(3.69%),低度上皮内瘤变(L.SIL)79例(2.44%),高度上皮内瘤变(H-SIL)18例(0.56%),鳞癌(SCC)9例(0.28%),不典型腺细胞(AGUS)3例(0.09%)。其中66例细胞异常者行病理活检,CIN2以上病变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为92.6%(25/27)。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查为一种准确、简便的宫颈早期病变筛查方法.可作为宫颈癌防治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