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52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气生血汤对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间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将228例确诊为恶性肿瘤因接受放化疗而致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2例、对照组96例。在不停止放化疗的前提下,治疗组用益气生血汤治疗,对照组用传统的利血生、鲨肝醇治疗。结果治疗组提升外周血白细胞效果快,有效率高,作用稳定持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生血汤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期间白细胞减少症,疗效优于对照组,是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期间白细胞减少症值得推广的中医中药。  相似文献   
2.
上皮样肉瘤三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上皮样肉瘤是一种罕见的、好发于四肢的软组织肿瘤 ,属低度恶性 ,但易被误诊。自 1980年以来 ,我国仅报道 4 8例 ,近年来我科收治 3例上皮样肉瘤患者 ,现报道如下。例 1 患儿女 ,2岁半。约 1岁时发现枕部有一个绿豆大小的结节 ,无自觉不适。于 1994年 10月 17日就诊前 2个月 ,结节增大 ,并由原来的 1个增至 3个。检查 :枕后部有 3个 1cm× 1.5cm的结节 ,且相互连接成条索状 ,表面色泽发白 ,质地中等 ,结节边界清楚 ,与皮下骨膜黏连。例 2 患者男 ,36岁。发现双侧坐骨结节处肿块半年 ,坐时有疼痛 ,出现大便形状改变 1个月 ,于 1997年 7…  相似文献   
3.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TNF-α and ICAM-1 in the pathogenesis of lichen planus, 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TNF-α and ICAM-1 in skin le- sions of the patients with lichen planus and skin tissues of normal subjec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ositive rates of TNF-α and ICAM-1 expressions in lichen planu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normal skins (both P<0.05). Meanwhile, there was a obvious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 crease of TNF-α and that of ICAM-1 in lichen planus. The expression of TNF-α and ICAM-1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lichen planus.  相似文献   
4.
药品管理法规定,除去药典收载的古方或成方(以下称古方),凡是"增加新治病证的药品",均属五类新药,要想推广使用,必须经过卫生行政部门的批准,否则被视为违法.然而,在中医临床实际中,又允许医师遵循辨证论治的法则,针对某病某证的个体差异,运用古方随证加减使用,不必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这不仅尊重了中医学"辨证论治"、"随证治之"的学术特点,而且对发挥医师的创造性,对进一步发掘新药、新方大开了绿灯.但是,运用古方只能"随证"加减,不能"随意"加减,更不能通过所谓的加减,把一个古方弄得面目全非而成为自己的"新方".  相似文献   
5.
胸部掌黑癣1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掌黑癣是一种由暗色孢科真菌引起的浅部感染 ,好发于手掌和手指屈侧 ,尚可累及胸部、颈部和足跖 ,尤以发生在胸部的比较少见。我所 1999年 11月收治 1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17岁 ,家住郊区。主诉于半年前发现胸部有淡棕色斑点 ,边缘清楚 ,外用皮炎平 ,斑点扩大 ,颜色加深 ,呈圆形环状黑色斑疹 ,轻度脱屑。胸部曾有轻微擦伤史。皮肤科检查 :左侧胸部可见近似圆形的棕黑色环状斑块 ,2 .0cm× 2 .5cm大小 ,鳞屑较少 ,表面粗糙 ,边缘清楚 ,颜色比中央略深 ,无水疱 ,不高出皮肤 ,有逐渐扩大的倾向 ,无自觉症状。2 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6.
吴艳  谭志建  刘志香 《医药导报》2002,21(6):348-349
目的:比较咪唑斯汀与西替利嗪、特非那定、氯雷他定治疗急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荨麻疹患者138例随机分为4组,第1组37例,给予咪唑斯汀10 mg,po,qd;第2组32例,给予西替利嗪10 mg,po,qd;第3组35例给予特非那定60 mg,po,bid;第4组34例给予氯雷他定10 mg,po,qd.在服药前和服药后的第1,3,6,24小时对患者瘙痒程度、风团大小及数量进行评分,依此评价疗效.结果:咪唑斯汀组1 h起效,明显快于其他三组(P<0.05);3,6 h疗效与西替利嗪,特非那定相当(P>0.05),优于氯雷他定(P<0.05);24 h维持效果与特非那定,氯雷他定相当(P>0.05),优于西替利嗪(P<0.05).结论:咪唑斯汀治疗急性荨麻疹起效快,维持时间长,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Th17细胞相关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Th17细胞相关因子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半定量分析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区、非皮损区及正常人皮肤组织中Th17细胞相关因子IL-17和IL-23(p19/p40)、IL-6 mRNA的表达.结果:银屑病患者皮损中IL-17、IL-23p19、IL-23p40和IL-6的 mRNA平均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231±0.843、1.166±0.142、1.125±0.104和1.186±0.222.皮损组织中该4种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非皮损组和正常皮肤组,非皮损组四者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h17细胞相关因子在银屑病患者皮损中过度表达,提示Th17型细胞因子在银屑病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不同病程尖锐湿疣 (CA)患者血清γ干扰素 (IFN -γ)、白介素 - 2 (IL - 2 )水平的变化在CA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 ,检测了 6 0例不同病程CA患者血清IFN -γ、IL - 2水平。结果 :CA患者组血清IFN -γ、IL - 2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 ,而CA长病程组血清IFN -γ、IL- 2水平明显低于CA短病程组 (P <0 0 1)。结论 :CA患者有TH1型细胞因子 (如 :IFN -γ、IL - 2 )表达低下 ,长病程患者更明显 ,患者TH1型细胞因子表达低下在CA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类浆细胞树突状细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PDCs)和干扰素调节因子7(IRF-7)、干扰素α(IFN-α)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了22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PDCs和IRF-7,IFN-α mRNA的表达。15例整形外科患者的皮肤作为正常人对照。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银屑病组皮损中CD123阳性的PDCs表达明显增多,而在正常对照组没有表达;RT-PCR检测显示,与正常人皮肤相比,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中IFN-α mRNA的表达无实质性上调,差异无显著性,但是IRF-7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银屑病患者皮损中PDCs浸润,IRF-7 mRNA的表达水平上调可能是银屑病发生和发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TNF-α和ICAM-1在扁平苔藓皮损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29例扁平苔藓和10例正常人皮肤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扁平苔藓皮损中TNF-α和ICAM-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5)。TNF-α和ICAM-1的表达呈正相关(r=0.526,P<0.05)。结论:TNF-α和ICAM-1异常高表达可能与扁平苔藓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