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9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1篇
药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原发性骶骨肿瘤的病理学分型及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48例原发性骶骨肿瘤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术前均行常规X线平片、CT和/或MR检查,结合病理回顾分析了其影像学表现。结果:原发性骶骨肿瘤以脊索瘤(21例)最多见,其次是巨细胞瘤(7例)、神经源性肿瘤(6例)、软骨肉瘤(4例)、滑膜肉瘤(3例),囊肿(3例),其它相对少见,包括纤维组织细胞癌1例,尤文氏肉瘤1例,梭形细胞癌1例,节细胞神经瘤1例。影像表现包括软组织肿块、骶孔扩大、瘤灶内钙化、骨嵴形成等不同特点。常见原发骶骨肿瘤常有其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结论:原发骶骨肿瘤病理分型相对复杂,影像表现多样化,诊断常需综合不同影像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卡培他滨联合经肝动脉栓塞化疗 (TACE)治疗晚期肝癌的有效性。方法 :6 2例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肝癌患者 (TNM分期Ⅱ~Ⅳ )随机分成两组 :①单纯TACE组 30例 ;②卡培他滨联合TACE组 32例 ,在TACE治疗后第 2天 ,口服给药 14天。全部患者随访两年。比较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 ,死亡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一年生存率、二期手术切除率。结果 :卡培他滨联合TACE治疗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 14 .5个月 ,一年生存率为 75 .0 % ,二期手术切除率 2 5 .0 % ;而单纯TACE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 6个月 ,一年生存率为 39.3% ,二期手术切除率 6 .7%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卡培他滨联合TACE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TACE。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T导引下经皮冷循环射频治疗实体肿瘤的临床意义.方法 32例肿瘤患者分别在CT导引下,以Cool-tip单极或多极针穿刺瘤体,分点一次或多次对肿瘤实体进行射频治疗,术中观察射频后瘤体CT值及邻近组织情况,25例恶性肿瘤尚配合介入或静脉化疗.术后临床观察症状体征改善情况,1、3、6、12个月CT复查肿瘤变化.结果 术中5例出现气胸,4例出现少量胸腔或腹腔积液,24例患者出现一过性疼痛及发热.术后3个月随访28例(87.5%)瘤体缩小、临床症状消失(21例)或改善(7例),无效4例.结论 CT导引下经皮冷循环射频治疗实体肿瘤操作简单、疗效明显、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介入方法建立犬颅内动脉分叉部囊状动脉瘤模型。方法6条犬全麻后,采用血管内介入方法,用冠状动脉球囊导管扩张右颈总动脉近段,再用可脱球囊于扩张段远端将其栓塞,制作成6个分叉部动脉瘤。分别于术后1、2、3d行DSA检查并切除动脉瘤做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6条犬成功获得6个动脉瘤模型。动脉瘤的平均宽度和平均长度在3d内逐渐减少。结论犬动脉瘤模型较好地模拟了人颅内动脉瘤大小、形态及DSA表现,可用于介入治疗新材料、新技术的实验研究。本动脉瘤模型的建立快速、可靠、可重复性强。  相似文献   
5.
选择性颈外动脉栓塞治疗鼻出血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目的 探讨选择性颈外动脉栓塞治疗鼻出血的方法、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对26例鼻腔填塞失败的鼻出血患者行27次超选择性颈外动脉分支栓塞治疗。结果27次超选择性颈外动脉分支栓塞全部成功,达到止血目的,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选择性颈外动脉栓塞治疗严重鼻出血,疗程短、痛苦小、成功率高、临床效果显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索后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PCS)患者经机械取栓并完全恢复前向血流后部分患者临床预后仍然不佳的影响因素。 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于我院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PCS患者并进行回顾性分析。闭塞血管完全恢复前向血流定义为改良脑梗死溶栓血流分级(mTICI)达3级。90 d改良Rankin评分(mRS)> 2分则被定义为预后不良。将患者基线资料、治疗相关指标纳入多因素分析,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来确定最佳界值。 结果共纳入39例经机械取栓治疗后完全恢复前向血流(mTICI 3级)的PCS患者。其中,预后不良患者共20例(51.3%)。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高(OR = 1.21,95%CI = 1.037~1.414,P = 0.016)、后交通动脉(PcomA)未开放(OR = 0.052,95%CI = 0.005~0.557,P = 0.014)为90 d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曲线下面积为0.762,截断值为20分,敏感度为70.0%,特异度为84.2%。 结论入院时NIHSS评分高、后交通动脉未开放,是后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机械取栓治疗并完全恢复前向血流后临床预后仍不佳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8.
CAVM栓塞剂NBCA混悬液配比浓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定量分析动静脉畸形(AVM)栓塞到α-氰基丙烯酸丁酯(NBCA)混悬液配比与动静脉(A-V)循环时间之间的关系,探讨临床应用微导管栓塞脑AVM(CAVM)所需的最佳NBCA混悬液配比浓度。方法:(1)16例颅内出血患者的离体新鲜动脉血和浓度分别为20%,33%,50%,70%和80%的NBCA混合,测定不同浓度NBCA在离体新鲜动脉血中的凝固时间;(2)对1例AVM和1例AVF的5支供血动脉行超选择性栓塞治疗。结果:(1)不同浓度NBCA与离体新鲜动脉血凝固时间之间存在着指数函数关系,T(凝)=e^1.9994-4.187D;(2)AVM栓塞术后畸开血管团闭塞约90%,AVF栓塞术后瘘口基本被封闭。结论:A-V循环时间与NBCA配比浓度之间存在指数函数关系,为临床运用微导管栓塞CAVM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兔VX2肝癌模型的建立及其生长转移特性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瘤块推送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的可行性,评估开展介入治疗实验研究的最佳时期.方法28只新西兰大白兔接受VX2瘤块接种,接种后2、3、4周行超声检查及PET/CT检查,并分别处死2只建模成功的动物行病理检查。结果建模成功率为89.3%(25/28)。接种后2、3、4周肿瘤最大径分别为(4.82&#177;0.80)mm、(16.05&#177;2.89)mm、(30.08&#177;5.38)mm,转移率分别为0(0/25)、13.0%(3/23)、76.2%(16/21);接种后2周肿瘤生长旺盛,无明显坏死,3周仅有少量点片状凝固性坏死,4周见大片坏死。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瘤块推送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简单易行,成功率高;宜在接种后第3周开展介入治疗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治疗口鼻腔大出血的效果、并发症发生及预防.方法 回顾2005年11月至2013年10月经治的121例难治性及致命性口鼻腔大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对116例接受TAE术治疗患者分别进行1~3个月随访,了解栓塞效果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16例患者中96例(82.7%)出血完全控制,19例(16.4%)1周内再次出血并经药物治疗得以控制,1例(0.9%)1周内再次出血接受二次栓塞治疗;77例(66.4%)无明显并发症发生,35例(30.1%)出现颌面部疼痛、麻木,低热,张口受限等轻度并发症,1例(0.9%)出现面部皮肤坏死及重度头痛,3例(2.6%)因脑栓塞出现卒中症状.结论 根据不同病因及责任血管选择适宜栓塞材料,TAE术治疗难治性及致命性口鼻腔大出血可快速有效达到止血目的.术后常见并发症有栓塞后综合征、局部缺血、末梢循环缺血所致局部坏死,严重并发症主要为异位栓塞所致颌面部皮肤坏死、脑梗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