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甲磺酸伊马替尼对胃肠间质瘤(GIST)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不可切除GIST的治疗方案。方法结合我院1例GIST患者,通过检索Pub Med、万方、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查阅有关长期大样本临床试验及不可切除GIST治疗的文献,对伊马替尼治疗不可切除GIST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本例患者59岁,女性,剖腹探查发现肿瘤源于胃大弯侧,与周围组织大部分浸润性粘连,仅行活检术。病理提示:胃间质瘤,核分裂象>5/50 HPF。免疫组化:CD117(+),DOG1(-)。口服伊马替尼400 mg/d,定期复查CT,肿瘤明显缩小,期间出现过轻微的恶心、腹泻、水肿及白细胞减少,予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查阅发现两项国外长达10年的多中心试验,表明长期使用伊马替尼治疗不可切除GIST有较好的疗效及较小的毒副作用。结论如同两项国外研究结果,伊马替尼治疗本例患者效果明显,副作用小。此时联合手术是否更有益于患者,尚需长期大样本多中心对照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50岁,因“腹部渐进性增大包块伴腹胀、食欲下降5月余”于2013年10月25日入院。无特殊既往史。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包块主要在左侧腹部,无压痛,边界清.不伴发热、黑粪、贫血及恶性呕吐等。  相似文献   
3.
胃肠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多数GIST发病机制是c-Kit基因发生功能获得性突变,表达Kit蛋白并持续激活其下游信号通路使肿瘤细胞持续增殖。作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在GIST中的应用使得靶向治疗成为手术治疗以外最为重要的治疗方式,已深刻影响了GIST的治疗模式。Foxp3~+Treg是体内重要的调节性T细胞,通过抑制CTL、NK细胞等肿瘤抑制细胞的功能,负向调节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研究显示,伊马替尼不仅可通过靶向治疗机制,也可能通过抑制Foxp3~+Treg细胞而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从免疫途径发挥治疗GIST的作用。笔者就伊马替尼对GIST患者外周血中Foxp3~+Treg细胞及其亚群影响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恶性肿瘤的认识不断深入,恶性肿瘤的治疗手段越发丰富,除了传统的手术、化疗、放疗等,生物治疗等方法也正受到关注和研究,而免疫治疗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治疗手段亦不断发展。肿瘤的免疫治疗机制涉及非特异性和特异免疫效应,或同时具有此两种机制,主要包括细胞因子、细胞过继免疫治疗以及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等方面。胃肠道恶性肿瘤是世界上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治疗上虽仍以手术切除为主,并辅以化疗和放疗,但免疫学方法在该领域中的研究方兴未艾,如细胞因子联合其他特异的免疫成分,过继免疫治疗的进一步扩展,免疫疫苗不断更新,单克隆抗体的相继问世,多克隆抗体的研发被考虑,甚至免疫与放射的结合等。本文将就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胃肠道恶性肿瘤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乳突肌切开术(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00例,按治疗方法分组,观察组患者采取ERCP/EST+LC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脾曲癌的短期与长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20年6月于笔者医院行胃肠外科手术的结肠脾曲癌患者108例,行腹腔镜手术48例纳入腔镜组,开腹手术60例纳入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手术并发症以及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通过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影响患者总生存率的危险因素。结果 腔镜组手术时间长(P=0.015)、术中出血量少(P=0.007)、术后住院时间短(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R0切除率、淋巴结个数、排气及进食时间、尿管及引流管拔除时间、手术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总生存率(P=0.982)和无瘤生存率(P=0.84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黏液腺癌或印戒细胞癌、低分化或未分化、T4分期、N1或N2分期、脉管或神经受侵犯是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结肠脾曲癌,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可取得更佳的短期疗效和相似的长期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信联合CBL教学法在胃肠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至5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临床见习的医学生63名采用抽签法随机分成A、B两组,A组32名采用微信联合案例教学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进行教学,B组31名采用传统的教学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进行教学。通过出科考试成绩和对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两种方式评价两组学生的临床见习教学效果。结果 A组学生出科考试得分为(83. 13±8. 59)分,B组学生出科考试得分为(77. 52±9. 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微信联合CBL教学法的满意度较高(P0. 05)。结论微信联合CBL教学法优于传统的LBL教学法,有助于医学生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常规中主要指标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4年7月至2016年4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及中江县人民医院普外科住院的胃癌患者,均经手术治疗,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胃癌,共315例患者.根据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转移组(n= 231)和非转移组(n= 84).收集患者术前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淋巴细胞计数(LY)、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水平和血小板计数(PLT).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比较上述指标在两组患者间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上述指标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与非转移组患者比较,转移组患者 WBC、NE、PLT、NLR及 PLR均显著升高(P<0.05).LY、RBC及Hb水平及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术前 NLR(P= 0.002, OR=3.681)和PLT计数(P=0.014,OR=0.841)是胃癌患者发生肿瘤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胃癌患者外周血NLR和PL T计数可用于预测肿瘤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泛素化羧基末端水解酶37(UCH37)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结直 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术后生存周期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 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结直肠癌石蜡组织标本中UCH37 mRNA 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结直肠癌组 织及癌旁组织中UCH37 的表达差异,利用Spearman 秩相关分析UCH37 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 性,利用Kaplan-Meier 生存曲线分析UCH37 与结直肠癌患者五年总体生存率的相关性,利用Cox 风险比例 模型分析UCH37 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UCH37 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 TNM Ⅲ级和Ⅳ级的结直肠癌患者UCH37 的阳性率高于TNM Ⅰ级和Ⅱ级患者(P <0.05);Spearman 秩相关 分析显示UCH37 的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淋巴转移情况及血管侵袭情况呈正相关(P <0.05);UCH37 阳 性表达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5 年总体生存率低于UCH37 阴性表达的结直肠癌患者(P <0.05);UCH37 可作 为判断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分子指标[H^R=4.998(95%CI :1.897,8.438),P =0.017]。结论 UCH37 在结直肠 癌组织中表达升高,可作为预测结直肠癌患者生存周期及预后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中与癌结节(tumor deposits,TD)状态及数目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探讨与验证第8版TNM分期中TD分期方法的合理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7年12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根治术的结直肠癌患者病例资料,对患者生存情况进行随访,分析不同TD状态及数目下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分布差异及预后区别,并从预后的角度验证第8版TNM分期中TD分期方法的合理性。  结果  T分期是T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分化程度是TD数目的独立危险因素。TD阴性组预后优于TD阳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生存曲线随着TD数目的增加而逐渐降低(P < 0.05),但TD=2组与TD=3组间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6)。依据cutoff值将TD分为TD=1、TD=2~3与TD ≥ 4具有明显预后差异的三组。同属于ⅢB期的T3~4aN1c期与T3~4aN1a/1b期预后不同(P=0.022)。相同数量TD与区域淋巴结转移预后不完全相同。  结论  结直肠癌合并TD提示预后不良。不同TD数目对预后的影响不同,TD=1、TD=2~3及TD ≥ 4是三个可能的分层标准。第8版TNM分期中的TD分期方法可能不甚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