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肾上腺重复癌并脑转移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性 ,5 8岁。因痰中带血 ,右侧胸痛 3月入院。胸部CT示右肺尖有一约 5 .0cm× 4.0cm× 4.0cm软组织影。行右侧剖胸探查 ,右上肺叶切除术。病理诊断为右上肺低—中分化鳞癌 ,伴肺门淋巴结转移。术后分期ⅡB(T2 N1 M0 )。术后 40天开始放疗 ,肿瘤组织量 46Gy。因出现左侧腹痛 ,腹部CT示左肾上腺圆形占位性病灶 ,大小约 5 .9cm× 8.0cm ,考虑左肾上腺转移瘤可能性大 ,行超声引导下左肾上腺区肿块穿刺 ,活检查见癌细胞 ,给予CAP方案化疗 1个周期并左肾区放疗 1疗程 ,复查CT示左肾上腺肿块增大。行左肾上腺肿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组织内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表达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Ⅱb~Ⅳ期NSCLC患者肿瘤组织内ERCC1的表达。所有患者接受至少2个周期以上的GP方案化疗,对患者化疗后的中位生存期(MST)及化疗后反应率(RR)进行评估。结果 51例患者ERCC1的阳性表达率为43.14%(22/51)。ERCC1表达阳性组化疗后的RR和MST分别为50.0%、17个月,与阴性组RR(31.04%)、MST(1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877,P=0.1695;χ2=1.6767,P=0.1954)。结论 ERCC1表达阳性的NSCLC患者能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的化疗中受益,调控ERCC1表达逆转耐药的策略,将为肿瘤治疗带来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8例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的表达情况,采用χ2检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与ERCC1表达相关的因素及其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78例患者ERCC1的阳性表达率为47.44%(37/78),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癌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以及肿瘤大小均无关;ERCC1阳性组中位生存期为14个月,ERCC1阴性组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7);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示ERCC1表达状态是影响本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存在ERCC1的表达,ERCC1表达阳性者中位生存期长于ERCC1表达阴性者。ERCC1蛋白检测对患者的预后判断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肝癌的警惕性及加强对肝癌肝外表现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搜集1986 年1 月至1998 年3 月肝癌误诊病例共26 例,结合临床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并讨论肝癌的早期诊断问题。结果:误诊病种有胃炎、肝炎、肝硬化、胆囊炎、消化不良、胰腺炎、胆道蛔虫、阑尾炎、上呼吸道感染等,询问病史不详细,查体不仔细,认识不足,临床表现不典型是误诊的主要原因。结论:重视上述误诊原因,仔细检查,辅以 B 超、 C T和实验室检查可减少误诊发生。  相似文献   
5.
白娟  郑玲  李茨  伍建蓉 《现代肿瘤医学》2016,(21):3410-3413
目的:探讨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 ERCC1、BRCA1、RRM1的蛋白表达在化疗方案选择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确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化疗组(60例)给予吉西他滨/紫杉醇+顺铂化疗;实验组(60例):化疗前检测 ERCC1、RRM1、BRCA1蛋白的表达,选用敏感的化疗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无疾病进展时间和生存期。结果:实验组中 ERCC 1蛋 白 和 BRCA 1蛋 白 表 达 阳 性 率 为28.33%,RRM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1.67%。治疗两周期后评价常规化疗组和实验组的化疗客观缓解率分别是35.00%(21/60),43.33%(26/60),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无疾病进展平均时间、中位时间分别为实验组6.653个月、4.8个月;常规化疗组4.35个月、3.5个月,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生存分析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检测 ERCC1蛋白、BRCA1蛋白、RRM1蛋白的表达选择化疗方案使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临床化疗中获益,可以延长无疾病进展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化疗对男性肺癌患者血睾酮水平影响以及血睾酮和贫血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男性肺癌患者(54例)化疗前后的血睾酮(T)水平;用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测定化疗前后血红蛋白(Hb)水平、红细胞(RBC)水平。观察化疗前后血睾酮(T)水平、红细胞(RBC)水平、血红蛋白水平(Hb)的变化。结果:(1)男性肺癌患者54例,化疗前发生贫血30例(55.56%),化疗后总发生贫血者41例(75.93%);化疗后总贫血发生率高于化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化疗后RBC平均水平、Hb平均水平分别为(3.31±0.63)×1012/L和(107.82±25.80)g/L,均较化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54例男性肺癌患者化疗前T平均水平为(2.98±0.90)ng/ml,比正常参考值略低;化疗后T平均水平(2.55±0.78)ng/ml与化疗前相比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化疗前后肺癌合并贫血者T平均水平均明显低于肺癌无贫血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化疗前后T平均水平与化疗前Hb水平、RBC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1)化疗导致男性肺癌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水平、血睾酮水平显著下降,贫血发生率升高;(2)肺癌伴贫血的发生与血睾酮水平下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转移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技术测定117例肺癌患者血清中12种肿瘤标志物(AFP、NSE、CEA、CA125、CA199、CA242、Cal 53、ferritin、free-PSA、PSA、及HCG)的水平.其中转移组88例,未转移组29例,并对其预后进行了随访.结果:转移组的阳性率为67.1%(59/88),显著高于未转移组27.6%(8/29)(P=0.0002);2年随访发现:肿瘤标志物阳性患者死亡率为95.31%(61/64),显著高于阴性组55.56%(25/45)(P=0.0000).结论: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作为临床判断肺癌转移的指标,对预后评估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NP和MV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癌是当今世界上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危害最大的 恶性肿瘤之一。肺癌中80%为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celllungcancer,NSCLC),其中70%~80%确 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因此化疗在NSCLC的综合治 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提高NSCLC的疗效,延 长患者生存期,一直是肿瘤研究中的热点话题。我院 自2000年1月~2003年6月用NP(长春瑞滨NVB 顺铂DDP)方案治疗晚期NSCLC20例,与同时期 用MVP(丝裂霉素MMC 长春地辛VDS DDP)方 案治疗的晚期NSCLC20例进行疗效及毒副反应比 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入选条件.经病…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结外淋巴瘤42例临床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结外型恶性淋巴瘤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经病理确诊的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率66.7%,发病部位以韦氏环、鼻腔最多见,其次为皮肤和胃肠道:29例行综合治疗,手术 化疗和/或放疗22例(5例联合生物治疗),治疗 化疗7例;随访40例(95.2%),尚有24例健在,生存5年以上者8例,Ⅰ、Ⅱ期占75.0%。结论:结外型淋巴瘤易误诊,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韦氏环、鼻腔及皮肤最易受侵犯,病理检查是确诊的唯一方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后较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特尔津)对肺癌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用rhG-CSF治疗30例肺癌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患者,随机与用其他口服升白细胞药物治疗30例肺癌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结果:rhG -CSF和其他口服升白细胞药均能使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的白细胞数恢复至正常范围(4×109/L),但rhG-CSF组白细胞数回升至正常的时间比其他口服升白细胞药物组明显缩短(P<0.002),且其继发性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P=0.0299).结论:rhG-CSF可有效治疗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并能减少继发性感染机会,有利于化疗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