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对术前辅助化疗宫颈癌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术前接受辅助化疗的宫颈癌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B组为单纯全麻组。所有病例均于麻醉诱导前5分钟、麻醉诱导后60分钟、手术结束时各抽取外周静脉血5ml置于密封抗凝试管内,进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检测。结果A组EDI较麻醉诱导前增加(P〈0.01),全血黏度(Hηb、Mηb、Lηb)、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麻醉诱导前下降(P〈0.01或P〈0.05);B组只有Hηb、Lηb、红细胞压积下降(P〈0.01)。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能明显改善术前辅助化疗宫颈癌患者手术中的血液流变学情况,提高手术麻醉的安全性,预防血栓,减少肿瘤细胞的转移,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是此类患者麻醉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2.
亢丽艳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6):136-137
目的 研究舒芬太尼与芬太尼术后静脉止痛泵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120例ASAⅠ-Ⅱ级的肿瘤患者,全麻下行肿瘤根治手术,随机分为2组。A组:芬太尼1.0mg+阿扎司琼10mg+咪唑安定10rag;B组:舒芬太尼0.1mg+阿扎司琼10mg+咪唑安定10mg,2组均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按2.0ml/h的速度使用一次性微量连续止痛泵(福尼亚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微量止痛泵)静脉持续镇痛48h。比较2组的镇痛效果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嗜睡、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术后48h镇痛效果满意率达95%,B组患者术后48h镇痛效果满意率达98%,视觉模拟评分(VAS)无显著性差异,但B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嗜睡、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 舒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是安全、有效的,可减少芬太尼的用量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术前辅助化疗对宫颈癌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宫颈癌患者60例,分别采取患者化疗前(A组)、第一次化疗后(B组)、第二化疗后(C组)的血液进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聚集指数、刚性指数、变性指数)测定。分析化疗对宫颈癌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术前辅助化疗对宫颈癌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术前辅助化疗后存在以红细胞变形力下降为特征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对宫颈癌患者的指导治疗、预后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多瑞吉治疗晚期癌痛疗效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止痛中心于 2 0 0 0年 7月~ 9月对曾应用吗啡或其它镇痛剂的 2 6例晚期癌痛患者 ,选用多瑞吉 (芬太尼 ) 72小时透皮贴剂 ,治疗癌痛 ,观察其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晚期癌痛患者 2 6例 ,男 12例 ,女 14例 ,年龄 44~ 71岁 ,平均 5 8岁。其中肺癌骨转移 10例 ,肝、胰腺、食管、胃、结肠癌各 2例 ,宫颈癌 6例。用多瑞吉前都曾应用吗啡或其它镇痛剂 ,2 6例中 3例吗啡缓释片剂量达 180mg/日 ,4例度冷丁剂量 6 0 0~ 70 0mg/日 ,有 3例因便秘、排尿困难而不能坚持使用 ,有 5例怕成瘾而不敢增加剂量。其余 11例因镇…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37岁,因“宫颈中分化鳞癌”收入我院,2007年2月27日行髂内动脉介入治疗,采用PCB方案,左子宫动脉开口处:博莱霉素15mg,顺铂30mg及环磷酰胺400mg;右子宫动脉开口处:博莱霉素15mg,顺铂30mg及环磷酰胺200mg。介入治疗后13天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6.
不同止痛方法用于晚期癌症患者疼痛治疗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亢丽艳  任旭东 《甘肃医药》2010,29(2):194-197
目的:观察晚期癌症重度疼痛的患者止痛治疗中应用癌症三阶梯药物、硬膜外腔注射乙醇的止痛效果及并发症,并进行临床对比研究。方法:选择120例重度疼痛的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n=54)重度疼痛的晚期癌症患者,在最小和最大安全剂量之间调整剂量,每次给药止痛时间最短2h,最长12h,平均7h,长期给药维持最短12天,最长92天;B组(n=66)躯干和四肢重度疼痛的晚期癌症患者行硬膜外腔注射75%乙醇每次3—5ml,给药次数3~5次,总量最少13ml,最大36ml;止痛时间最短4小时,最长48小时,平均22时。维持最短18天,最长116天。比较两组镇痛效果,体温(T)、脉搏(P)、血压(BP)变化,呼吸(R)频率、深度变化及受抑制情况,以及恶心、呕吐、便秘、皮肤瘙痒、肢体麻木、肌无力、治疗用药时恐惧感、尿潴留、嗜睡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晚期癌痛镇痛满意率达35%,缓解率达46%,肢体麻木、肌无力发生率0,呼吸频率、深度及受抑制发生率9%,治疗时恐惧感发生率0,恶心呕吐发生率30%,腹胀便秘发生率70%,其它几种副作用发生率11%。B组患者晚期癌痛镇痛满意率达90%,缓解率达96%,体温、脉搏、血压于治疗后一过性增快增高,但均于治疗后2—4小时恢复正常,肢体麻木发生率6节,肌无力发生率9%,呼吸频率、深度及受抑制发生率3%,治疗时恐惧感发生率10%,腹胀便秘发生率3%,其它几种副作用发生率9%。结论:上述A方法治疗癌症晚期疼痛效果欠佳,B方法能有效治疗癌症晚期疼痛,A、B相比,其镇痛满意率和缓解率有明显差异(P〈0.01)。视觉模拟评分(VAS)A、B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副作用的发生率A〉B(P〈0.01),差异有显著性,其他副作用的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