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肿瘤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临床Ⅲ期中低位直肠癌经术前同步放化疗后降期以及新辅助治疗评分(NAR)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分析2006—2014年间本中心收治的经盆腔核磁或腹盆CT确诊的cⅢ期中低位直肠癌195例患者,术前放疗42.0~50.4 Gy (中位数50 Gy,93.8%患者放疗剂量≥50 Gy),卡培他滨±奥沙利铂同步化疗于同步放化疗后4—15周(中位数7周) TME手术(R0切除)。分析患者降期(yp0—Ⅱ期)及NAR评分(根据cT、ypT/N分期计算)对预后影响,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3年DFS并Logrank法检验。结果 全组患者中位随访44个月(6.7~125.5个月),3年DFS为76.8%。术前同步放化疗后降期显著影响3年DFS (92.2%∶56.8%,P=0.000)。全组患者中位NAR评分15.0分(0~65.0分),其中评分低者3年DFS优于评分高者[≤15.0分(90.1%)∶>15.0分(57.0%),P=0.001];在降期患者中低NAR评分仍可获得更好的预后[≤8.4分(95.1%)∶>8.4分(87.5%),P=0.022]。结论 cⅢ期中低位直肠癌经术前同步放化疗后降期者预后相对较好,NAR评分可有效预测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前后MRI指标与预后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15-2017年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初治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具有放疗前、后MRI且接受手术且随访资料完整患者96例,均接受术前长程同步放化疗,放疗后6~13周接受根治性手术。对放化疗前4周内及之后4~8周的直肠MRI进行评价,并与3年无瘤生存(DFS)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T3、T4期者分别为80例(83%)、16例(17%),N0、N1-2期者分别为14例(15%)、82例(85%),直肠系膜筋膜受侵[MRF (+)]者69例(72%),肠壁外血管侵犯[EMVI (+)]者58例(60%)。全组患者接受术前放疗中位剂量为50Gy,均接受同步化疗增敏。同步放化疗后T分期降期率及N分期转阴率分别为24%和50%,MRF (+)率、EMVI (+)率分别降至37%(P<0.001)和27%(P<0.00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放化疗后MRI显示N分期、EMVI状态转变与患者3年DFS相关(P<0.05)。结论 同步放化疗后MRI显示EMVI持续阳性、N1-N2期是DFS预后不良因素,提示改进治疗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放疗是HL最有效的LC治疗手段和重要的治疗组成部分。这些指南用来指导现代综合治疗条件下放疗在HL中的应用。结合现代影像的三维治疗计划和先进的治疗技术,能减少照射体积和照射剂量。最初使用的EF和IF技术,是基于淋巴结站的大体积治疗方式,目前已被仅以最初可检测到的淋巴结(和结外侵犯)范围为基础的有限的照射野所取代。这种照射技术基于增强CT、PET-CT、MRI或结合运用。ICRU定义了GTV、CTV、ITV和PTV概念。更新的治疗技术包括IMRT、呼吸门控、IGRT和4D图像应用,可以显著降低正常组织损伤风险且同时可达到对原发肿瘤控制的主要目的。能够获得理想治疗前影像患者,可以采用高度适形的受累淋巴结放疗(INRT)。受累部位放疗(ISRT)这个新概念作为标准的适形治疗方式被提出,通常在最佳的影像不可获得的情况下使用。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过去应用的放疗剂量在综合治疗时代比疾病控制所需剂量高。现有数据支持在早期HL中应用INRT和更低放疗剂量。尽管INRT的应用尚未在正式的研究中得到验证,其应用比ISRT更加保守谨慎,原因为欠理想的影像信息和合适的靶区设计以达到可靠的肿瘤LC。目前使用更小照射野治疗的目标是减少治疗体积和剂量,同时维持治疗有效性并使急性和晚期并发症最小化。这篇综述是ILROG督导委员会关于HL放疗现代治疗手段的共识,概括了对HL在可以达到有效LC的同时减少治疗体积的新概念,即ISRT。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