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3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伤后24h内削痂手术对深Ⅱ度烧伤创面局部释放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AB)及其对组织修复的影响.方法选12例以深Ⅱ度烧伤为主的患者,每例患者均选择相对均匀的深Ⅱ度创面作为实验创面并分为3个研究区域,即手术前、手术后和未手术实验区.伤后24h内行削痂术.术前在实验创面切取创面组织,作为手术前实验区标本,行削痂后创面均以辐照猪皮覆盖.术中部分创面保留不予手术,该保留创面作为未手术实验区.于伤后5~7d行第2次手术,分别切取经削痂处理和未手术区的创面组织,作为手术后和未手术实验区标本.采用组织培养和ELISA技术测定创面组织释放EGF、FGF-2和PDGF-AB的水平,并对创面组织中新生肉芽形成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半定量分析.结果伤后24h内削痂手术后,创面组织局部释放EGF、FGF-2和PDGF-AB的水平较手术前和未手术创面有显著升高(P<0.05);创面局部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手术后创面新鲜肉芽组织形成较手术前和未手术创面显著(P<0.05).结论伤后24h内削痂手术可以促进局部组织释放EGF、FGF-2和PDGF-AB,促进新生肉芽形成,有利于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从而提示了伤后24h内削痂优于常规手术.  相似文献   
2.
精索封闭治疗急性附睾炎56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索封闭治疗急性附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急性附睾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治疗组56例,年龄18~78(38.4±9.6)岁,使用2%利多卡因10 ml、庆大霉素(8万U)或阿米卡星(0.2 g)、地塞米松(5 mg)混合药物进行精索封闭,1次/d,必要时2次/d,5 d/疗程,两疗程间隔3~5 d。对照组64例,年龄14~82(41.3±7.2)岁,静滴青霉素钠640万U,1次/d,链霉素0.5 g肌注,2次/d,同时,口服复方新诺明,2片/d,2次/d,首次加倍;必要时换阿米卡星静滴,2次/d,口服药物不变。治疗时间均不超过2周。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3.6%,显效率+有效率为37.5%,总有效率为91.1%,有效病例治疗时间为(9.2±0.5)d;对照组治愈率为40.6%,显效率+有效率为31.2%,总有效率为71.8%,有效病例治疗时间为(12.8±0.7)d。两组总有效率和有效病例治疗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精索封闭治疗急性附睾炎操作简单,耐受性好,安全有效,疗程短,能在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囊腺瘤再次手术的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4例肝内胆管囊腺瘤根治性切除术后再次手术的诊治特点。结果肝内胆管囊腺瘤再次手术2例腹胀2例无明显症状,B超、CT、MRI可发现肝内占位难以确诊,再次手术均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囊腺瘤复发1例,囊腺癌1例,原发性肝癌1例,肝恶性纤维细胞瘤1例,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随访2例死亡,生存时间为7个月与21个月,1例囊腺瘤痊愈至今未复发,1例肝内胆管囊腺癌随访18个月健在。结论肝内胆管囊腺瘤术后再发肝占位性质难以术前确诊,首选手术治疗,严格术前评估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叶悦  张家美  乔亮  梁越凤 《河北中医》2021,43(1):76-79,83
目的 观察天麻钩藤颗粒对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马来酸左氨氯地平片口服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天麻钩藤颗粒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动态血...  相似文献   
5.
急性附睾炎为男性生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双侧附睾炎有可能造成不育,应及时治疗。本院泌尿外科自2008年9月至2011年10月,采用精索局部抗炎药物注射治疗急性附睾炎患者56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6.
小肠转移性肿瘤较为少见,特别是原发灶隐匿时比较容易误诊.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转移并不少见,转移途径通常为血道、淋巴道,转移部位通常为肝、肺等,转移至小肠者极其少见[1].本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在手术后2年转移至小肠,并以肠梗阻为首发症状.  相似文献   
7.
许多生长因子被认为是创面愈合过程中可能促进血管生成的介质,只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能直接促进内皮细胞的有丝分裂。此研究旨在了解创面愈合过程的血管化阶段中,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外周血细胞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程序性死亡受体(PD-1)及TCF-1 mRNA变化及其在食管鳞癌(ESCC)诊断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确诊的91例ESCC患者和63例非癌对照外周血细胞中PD-L1、PD-1和TCF-1的mRNA表达变化,并通过ROC曲线分析诊断ESCC效能。Log-rank检验确定不同组别生存曲线差异,确定PD-L1、PD-1和TCF-1 mRNA表达与总生存期相关性。结果 ESCC患者外周血细胞中PD-L1、PD-1和TCF-1 mRNA显著高于非癌对照者(P<0.05),其诊断ESC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58/0.68、0.92/0.64和0.95/0.58,AUC分别为0.66、0.84和0.78,且这3个mRNA分子表达呈正相关。PD-L1、PD-1、TCF-1 mRNA高表达的ESCC患者总生存期明显高于低表达者(P<0.05)。结论 PD-L1、PD-1和TCF-1是ESCC潜在的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分子。  相似文献   
9.
光动力疗法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利用光动力反应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新技术.光动力反应的基本过程是生物组织中的内源性或外源性光敏性物质受到相应波长光(可见光,近红外光或紫外光)照射时,吸收光子能量,由基态变成激发态,其物理退激过程可产生荧光,通过荧光光谱分析可以进行疾病的诊断;其化学退激过程可以产生大量活性氧,其中最主要的是单线态氧,活性氧能与多种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产生细胞毒性作用,导致细胞受损甚至死亡,从而产生治疗作用[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瑞金医院灼伤病房2005年及2007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探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策略.方法 调查2005年及2007年灼伤病房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对比不同时期使用抗菌药物的结果.结果 2007年灼伤病房抗菌药物使用与2005年相比,创面细菌分布及耐药菌株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线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上升49.00%,换药周期平均缩短1.54 d,抗菌药物的费用平均每例减少3651.1元(70.67%),住院时间未见延长(P>0.05).结论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增加创面换药次数,降低了使用抗菌药物等级和费用,减少了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