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16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71篇
预防医学   70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74篇
  5篇
中国医学   83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性抽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时期起病的神经精神性疾病,易反复发作,且病情复杂,阻碍了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已被众多临床工作者高度关注。笔者在辨证治疗小儿抽动症的过程中,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本病病因为内生痰浊、痰凝气滞、痰阻络脉、瘀阻不通,继而痰浊瘀血交阻,而形成痰瘀阻络。痰浊闭阻清窍脉络,瘀血滞遏经脉,与风气相搏结,随风气走窜经络而见面部、四肢抽动不休,阻塞气道故见喉间吭吭有声。痰瘀入络,络脉不畅,痰瘀固着,病邪更盛,日久痰瘀阻滞络脉,形成恶性循环,顽疾怪病丛生,致使多发性抽动症更加缠绵难治。治疗方面,应从"痰""瘀"辨证入手,以祛痰通络,化痰熄风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内服抗宫炎汤联合生肌散宫颈上药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设治疗组100例,对照组50例,分别予以内服抗宫炎汤联合生肌散宫颈上药和单纯用生肌散宫颈上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91%,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介绍自制阑尾把持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前最常用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的术式是三孔法和二孔法[1].在施行LA过程中,处理阑尾系膜、结扎阑尾根部时,有时感觉阑尾的位置无法固定,缺乏牵拉张力,钳夹时容易滑脱.为此,我们自制了阑尾把持器,将其应用于临床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感染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NS)最常见的并发症,在抗生素使用之前,往往导致患儿早期死亡.即使目前,感染仍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控制感染仍是肾病治疗中的关键问题.我们应用静脉滴入丙种球蛋白(WIG)治疗感染,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喉部异物是非常危险的意外事故。它的发生率较气管支气管异物低,但死亡率却较高。我科10a中诊治喉部嵌顿性异物5例,抢救成功2例,死亡3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见表1。表15例喉部嵌顿性异物临床资料例数年龄就诊时间(min)异物种类临床表现抢救治疗...  相似文献   
6.
维生素是一类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身体健康必不可少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它们在人体内含量甚微,既不能提供能量,也不作为机体构成成分。它是人体六大营养要素(糖、脂肪、蛋白质、盐类、维生素和水)之一。  相似文献   
7.
阿魏及其混淆品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阿魏及其混淆品香阿魏进行了理化鉴别、薄层层析鉴别,且二者来源、功用不一,应予以鉴别,为临床正确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9.
心脏除了泵血维持全身血液循环外,还分泌多种激素参与机体水、钠平衡及调节血管张力,利钠肽即是由心肌细胞分泌的肽类激素.脑钠素(BNP)是利钠肽家族的成员之一,1988年由日本学者Sudoh等人由猪脑内分离提纯而成,故得名[1].后发现其广泛分布于心、脑、肺、肾,主要由心室分泌.与心房肽相似,它具有利尿、利钠、扩张血管和降压作用,在心血管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预测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是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0.
栽培甘草与野生甘草的形态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草为常用中药材,<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的干燥根及根茎. 乌拉尔甘草主产于宁夏、内蒙西部等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近年来由于野生甘草资源紧缺,加之草原环境保护的重视,有效控制了野生甘草的采挖,为满足市场供求,西部地区已大面积开展了甘草的种植工作[1],但栽培甘草与野生甘草的生药组织学研究与比较未见报道,本文就不同生长年限(1~8年生)的栽培甘草与野生甘草、胀果甘草及光果甘草做了系统的比较研究,为甘草的品种鉴别、栽培甘草的年限优选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