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半夏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龚成文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6):1240-1242
目的:研究氮、磷、钾和播种量4因素对半夏产量影响。方法:采用4因子3水平正交组合试验与单因素试验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对产量作用效果依次为播种量>氮>钾>磷;其合理施肥水平为施N48.0-96.0kg·hm-2,P2O590kg·hm-2K2O 90.0kg·hm-2,播种量为3000.0-3750.0kg·hm-2。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基源植物优良品种是提升中药材质量的重要前提,当归为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之一,人工栽培种植历史悠久,总结当归育种研究进展,为后期育种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文章对当归种质资源、细胞学、组织培养以及自然变异选择、杂交选育、辐射与倍性诱变等育种方面的研究内容进行了综述分析。文献分析表明,当归育种起步相对较晚,尽管近十余年来已经育成了一些品种,但在抗病品种和抗抽薹品种选育方面相对滞后,而生产中当归连作障碍凸显,病虫害逐年加重。因此,抗性育种将是当归今后育种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当归提早抽薹的科学问题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归为中医常用中药,人工栽培种植历史悠久,以甘肃岷县产当归品质最优,但在成药期当归提早抽薹严重,是长期未能解决并严重影响当归优质高产的主要障碍。为了科学认识当归成药期提早抽薹问题,本文总结了当归提早抽薹研究进展,并对当归的植物学属性进行比对分析,提出研究解决的主要方向,旨在为今后当归优质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处方组成、功效、配伍规律、用药味数、制剂剂型及开发情况等方面出发,对《中国药典》、古代经典方剂中含羌活制剂进行整理和分析。《中国药典》中含羌活制剂有53种,涉及处方43个,剂型12种,平均用药味数18.28味,出现频率较高的配伍药味为川芎、防风、白芷;古代经典方剂中含羌活制剂有48首,剂型6种,平均用药味数13.44味,出现频率较高的配伍药味为甘草、防风、川芎。《中国药典》含羌活制剂的功效与古代经典方剂基本一致,主要为袪风、解表、止痛、活血,并包括7首古代经典方剂。本文可为羌活及其配伍应用及古代处方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当归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当归[A ngelica sinensis (Oliv.)Diels]为伞形科2年生草本植物,其根入药,是一种常用中药材,素有"十方九归"之称,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当归药用已有2000多年历史~([1-2]),早在汉代和三国时期,当归人工栽培已见诸文字记载,距今已有1700多年。随着气候变化与科技进步,当归栽培技术不断变革创新,经历了平地作畦种、育  相似文献   
6.
秦艽人工驯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系龙胆科龙胆属植物,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之一[1],主要分布于西藏、甘肃、四川以及东北、华北等地。一般生长在海拔2 000~3 000 m的亚高山草甸及灌丛;特别适宜生存在气候冷凉、雨水较多、日照充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山坡丛中。近年来,由于药用量日益增加,导致过度采挖,致使秦艽野生资源日趋减少。而秦艽育种、栽培等资源保护方面的研究则几乎空白[2]。为了保护中药种质资源,近3年来....  相似文献   
7.
育苗模式对当归种苗和药材质量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为当归主产区育苗方式创新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方法:选择三种不同模式育成当归种苗在宕昌县阿坞镇进行覆膜移栽,测定分析种苗质量性状、田间返青率、药材质量性状与产量等指标。结果:不同模式育成当归种苗生长发育个体质量间存在显著差异,移栽后返青率、药材质量性状和产量间也存在显著差异。采用熟土模式育成当归种苗单根鲜重平均约1 g左右,根长大于11 cm,根粗在5~6.5 mm之间。种苗返青率基本呈"慢-快-慢"的变化趋势,其中川熟地种苗返青最快,其次是冬季熟土模式育成种苗,基质苗返青最慢。秋季采挖后,川熟地模式种苗移栽后当归药材单根最重,芦头茎最粗,鲜根产量达513.45 kg/667m~2。结论:川熟地育苗可作为当归主产区种苗繁育的新途径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