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约占全部脑卒中的80%。在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缺血中心区在一定的时间后神经细胞将发生不可逆的损伤,而缺血周围区(缺血半暗带)的神经细胞转归则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血供的恢复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改善缺血脑组织尤其是缺血半暗带区的血供。改善缺血脑细胞的能量代谢,是治疗脑缺血的根本目的之一。  相似文献   
2.
六味地黄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以对六味地黄汤对去势大鼠的作用,探讨六味地黄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中医基础理论>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平台,<中医基础理论>网络教学模式.方法:以建构主义和自主学习理论为基础,依托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成果和高等院校内部现有的校园网络,建立起一个基于网络环境的<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平台.结果:采用<中医基础理论>网络教学平台的班级作业习题、笔试...  相似文献   
4.
齐宝芳  金丽  杨化冰 《光明中医》2012,27(2):220-221
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逻辑方法.中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常以自然界和社会的事物与人体内的事物相类比去探索和论证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疾病的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诊断防治等问题,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现行《内经选读》教材在解释《素问·六节藏象论》原文至阴时写道:"至阴,从阳位到达阴位。脾居中焦,位于上焦阳位与下焦阴位之间,故曰至阴。"笔者则认为文中至阴作为脾的特性理解较为合理,并从《内经》五脏阴阳属性的划分标准以及脾的生理、病理、临床治疗等方面来探讨至阴作为脾的特性理解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齐宝芳  邱幸凡  李娜 《中医研究》2011,24(10):10-12
慢性腰肌劳损是腰部肌肉的慢性损伤,以腰部钝痛、劳累后疼痛加剧为主症;体虚过劳、复感外邪导致肝脾肾三脏亏虚、络脉痹阻是慢性腰肌劳损发生的基本病因病机。其治疗宜以养血柔肝、健脾益气、固肾填精为主兼祛邪,以更好地疏通痹阻之络脉。  相似文献   
7.
中医学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显著的临床疗效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从《内经》看"亚健康"的产生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继刚  邱幸凡  齐宝芳 《中医杂志》2007,48(10):953-954
亚健康状态可以认为是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它退可向健康状态转化,进则可向疾病状态发展。本文试从《内经》的角度作一粗略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10.
"络脉络病理论"源远流长,它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长河中的一颗璀璨之星,至今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早在《内经》中,已初步构建了络脉络病理论体系。继后,历代医家如张仲景、喻嘉言乃至叶天士、王清任等均在理论和临床上发展了络脉络病理论。现代络脉络病理论的研究已成为近年中医学术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之一。湖北中医学院邱幸凡教授在上世纪70年代末率先开展了络脉理论研究,在国内权威期刊上发表了相关论文,并于1991年出版了《络脉理论与临床》专著。上世纪90年代末期,王永炎院士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瘀毒阻络是络病形成的病理基础,认为其基本病理变化是虚滞、瘀阻和毒损络脉。其间,吴以岭教授也开展了络病理论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并于2004年主编出版了《络病学》等著作,运用络病理论指导辨治疑难杂病,取得了良好效果。遍阅医案,纵观诸家,医者取得显著的临床成就,无不与精通络理、善于治络有关。但限于历史原因,络脉络病理论还没得到现代医家的足够重视,以至影响了对疑难杂病的治病效果,正如叶天士所说:"医不知络脉治法,所谓愈究愈穷矣。"因此,为了弘扬络脉络病理论,开拓对疑难杂病的辨治思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本刊特开辟络脉络病研究专栏,欢迎有识之士赐稿,共同探究络脉络病的奥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