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内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饶石磊  杨峥  王旸  齐书然  张凯 《安徽医药》2020,24(2):281-28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 γ射线照射对肺癌细胞分化、增殖、凋亡以及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人肺癌细胞株 A549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2戈瑞( Gy)组、 4 Gy组、 6 Gy组、 8 Gy组、 10 Gy组,以不同剂量的 γ射线照射细胞,以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存活情况;以 CK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计算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检测各组的放疗敏感性;以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印记( WB)法检测肺组织分化标志物粘蛋白 MUC?1,肺泡 Ⅱ型上皮细胞特异性蛋白标志物 SPC1、SPC2的表达;以 Transwell细胞体外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照射组细胞相对细胞克隆形成、 MUC?1蛋白表达、侵袭能力降低,生长抑制率、凋亡率、 SPC1、SPC2蛋白表达增高且呈剂量依赖性( P<0.05);照射组细胞的放疗敏感性呈下降趋势,且 6 Gy组、 8 Gy组、 10 Gy组与 2 Gy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γ射线照射可抑制人肺癌细胞株 A549增殖、促进其凋亡、促进其分化、减轻其恶性程度且随剂量增加效果增强;但其放疗敏感性随剂量增加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子宫内膜癌(EC)患者术后放疗的预后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9月到2016年9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南阳医院南阳市中心医院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的Ⅰ期EC患者250例,根据其手术-病理分期给予术后辅助性放射治疗。术后辅助放疗方式:单纯阴道内照射108例(43.2%),盆腔外照射43例(17.2%),内外联合照射99例(39.6%)。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通过Logrank检验差异,Cox模型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平均随诊时间(52.58±12.35)月,5年随访率为86.4%(216/250),总随访率为83.2%(208/250)。250例患者中,10例因EC复发恶化死亡,8例因原发或继发心脑血管疾病及其它高危疾病死亡。5年总生存期率和无进展生存期率分别为92.6%和89.5%。5年总复发转移率、远处转移率、局部复发率分别为8.4%(21/250)、6.4%(16/250)和4.8%(12/250)。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影响总生存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子宫下段受累(P=0.014)和放射治疗前贫血(P=0.009)。不良反应以轻中度为主,151例(60.4%)出现1、2级急性放射性肠炎,9例(3.6%)出现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24例(9.6%)出现其他晚期不良反应。结论:Ⅰ期EC患者术后行辅助性放射治疗后的总体临床治疗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轻微。总生存期率的影响因素为放疗前贫血和子宫下段受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PTPN12低表达参与调控肺癌H1299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对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肺癌患者82例,应用QIAamp DNA FFPE Tissue Kit试剂盒进行样本DNA提取,采用NanoDrop1000 spectrophotometer测定样本DNA浓度与纯度,所提取的DNA采用紫外分光光度仪进行浓度检测与质量评估。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外周血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扩增产物采用western blot法进行蛋白产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 PTPN12表达对肺癌病情的调控作用分析结果可见,在组织分化和病理分期更严重的患者中PTPN12-mRNA表达更低,且在随访生存期更低的患者中也可见表达更低,均有统计学意义;但PTPN12蛋白表达只在不同病理分期患者中检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且同mRNA表达规律相一致;而在不同组织分化和预后患者间差别尚未见统计学意义,与样本量等因素限制有关。PTPN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术后调强放疗并同期替莫唑胺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术后经病理确诊的25例脑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进行调强放疗并同步整合加量技术,并同期口服替莫唑胺进行化疗,随访2年期总生存率,并对影响脑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术后预后的独立因素进行评估。结果随访时间截止到2016年12月,中位随访时间28. 5个月,所有患者中位生存时间24个月,1年、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8. 0%、56. 0%;未观察到与治疗相关的死亡,血液学毒性主要表现为血小板、白细胞减少,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恶心,Ⅰ~Ⅱ度骨髓抑制率为84. 00%,Ⅲ度骨髓抑制率为16. 00%,未发现Ⅳ度骨髓抑制;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手术切除情况、肿瘤位置等对脑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 05),年龄、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卡氏功能(KPS)评分、术前化疗情况等因素对脑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术后患者预后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 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WHO分级(P=0. 002)、KPS评分(P=0. 036)是影响脑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脑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术后调强放疗并同期替莫唑胺化疗临床效果确切,WHO病理分级和术前KPS评分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5.
杨峥  饶石磊  齐书然  张凯  王旸 《新中医》2018,50(11):163-165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大肠癌新辅助化疗联合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的减毒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将中晚期大肠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新辅助化疗联合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2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近期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6.67%,对照组为77.7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K细胞、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CD3~+、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NK细胞、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出现骨髓抑制、胃肠道症状、手足综合征、放射性肠炎等不良反应,但等级多数以1~2级为主;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8.9%(4/45),对照组为42.2%(19/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以在一定程度提高大肠癌患者新辅助化疗联合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的治疗效果,降低放化疗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