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电监护下心包穿刺抽液29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绍湘 《广西医学》1997,19(5):870-871
心电监护下心包穿刺抽液29例体会河池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黄绍湘心包穿刺是一项危险操作,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可达20%(1)。我院1982~1995年在心电监护下对29例心包积液患者进行心包穿刺抽液,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与方法:(1)...  相似文献   
2.
心律平与心得安合用情况,国内文献少见报告。国外文献报告两者合用应予慎重。近期我们遇二者合用致窦性停搏1例,现报道如下,以引起重视。 患者女,44岁。因心悸、多汗、消瘦伴四肢震颤2月余于1997年5月6日上午入院。查体:T 37.5℃,P85次/min,R20次/min,BP 180/50mmHg,神清,消瘦,甲状腺Ⅱ°肿大,可闻及血管杂音。两肺无异常。心界左下扩大,HR85次/min,心律不齐,可闻及不规则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早期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 方法:6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为常规治疗组(n=20),B组为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10 mg/d(n=20),C组为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40 mg/d(n=20).在治疗一周前后分别测定血清CRP、TNFα及血脂水平. 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10 mg/d和4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一周后血清CRP及TNFα水平均有所下降,但仅有4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的血清CRP及TNFα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的血脂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强化动用阿托伐他汀(40 mg/d)干预可降低ACS患者血清CRP和TNFα水平.阿托伐他汀的抗炎作用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  相似文献   
4.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辅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2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辅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术,观察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急诊冠脉介入及IABP治疗后,23例主动脉内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显著增高,分别由术前(33.86±3.14)mmHg和(47.14±5.17)mmHg,上升至术后(106.13±10.62)mmHg和(87.13±9.25)mmHg(P<0.001).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善.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时,联合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可增加冠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降低病死率,减少血管再闭塞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安心颗粒对实验性心肌梗塞大鼠心脏的促血管新生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造成急性心梗(AMI)模型,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生理盐水组(B组)、麝香保心丸组(C组)、安心颗粒低、中、高剂量组(D1、D2、D3),灌胃4周后,观察安心颗粒对AMI大鼠心梗面积及梗塞边缘区心肌微血管密度的变化。结果:安心颗粒各组与B组梗塞面积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与C组作用相似;安心颗粒各组间与对照组相比较,其心肌梗塞边缘区的平均血管面密度(MVD)均明显增多(P<0.05或P<0.01)。结论:安心颗粒对实验性心肌梗塞大鼠的心脏有明显的促血管新生作用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60岁.因阵发性心悸2天入院.原有"高血压"及"糖尿病"史2年,否认发作性胸痛史.人院体检:HR 160次/min,BP160/90mmHg.心界不大,心律齐,未闻及杂音.两肺呼吸音清.入院时心电图(图1A)示QRS时间0.08s,频率158次/min,未见P波及F波,R-R间期规整,心脏呈逆钟向转位,V1~V2R/S>1(未记录V8、V9).ST段aVR抬高,其余导联压低,符合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并ST段改变.  相似文献   
7.
黄绍湘  高鹏  王强  杨靖 《临床荟萃》2005,20(10):588-588
患者,男性,35岁,因反复胸闷、胸痛,心悸、气短1年7个月,于2004年9月15日第2次入院。患者2003年3月活动中突然发作性胸骨后疼痛,持续约3分钟缓解,以后每日发作2~3次,病后3个月出现气短、劳力性呼吸困难,伴发热,体温38~40℃,并渐不能平卧及下肢水肿,心电图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于2003年9月11日转入本院。查体:体温39℃,脉搏105次/min,呼吸30次/min,贫血貌,轻度水肿,淋巴结不大,两肺可闻湿啰音,心界稍左大,心率105次/min,律齐,无杂音,腹软,  相似文献   
8.
益心脉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益心脉颗粒结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80例CHF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益心脉颗粒。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检测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白细胞介素-6(IL-6)、内皮素-1(ET-1)。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5%(P<0.05);同时治疗组AngⅡ,IL-6,ET-1治疗后分别为(72.28±56.45)pg/mL,(48.91±7.65)pg/mL,(84.76±40.52)pg/mL,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益心脉颗粒结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9.
黄绍湘  卫智权  何贵新  黎芳  卢幻真 《内科》2007,2(3):322-324
目的探讨单用或联合应用坎地沙坦、培哚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105例CHF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3组,坎地沙坦组35例,加用坎地沙坦4~8mg/d;培哚普利组35例,加用培哚普利4mg/d;坎地沙坦加培哚普利联合治疗组35例,培哚普利4mg/d及坎地沙坦4~8mg/d。疗程均为24周。测定治疗前、后病人的心率、血压、心功能分级,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胸比例。结果治疗24周末各组心功能均明显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LVEDd、LVMI、LVEF、心胸比例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联合治疗组更明显。结论培哚普利及坎地沙坦可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并能有效抑制及逆转CHF的心室重塑,两者联合治疗安全有效,且疗效优于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坎地沙坦酯与左旋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微量蛋白尿的影响。方法105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微量蛋白阳性门诊或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三组,分别用坎地沙坦酯(坎地)、左旋氨氯地平(左氨)、坎地沙坦酯+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联合)治疗,剂量分别为每天4mg、2.5mg和4mg+2.5mg,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尿微量白蛋白(UMALB)及尿β2-微球蛋白(Uβ2-MG)及血清肌酐(Scr)变化。结果三组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三组间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尿UMALB及Uβ2-MG三组均较治疗前减少,且具统计学意义(P〈0.01),而联合治疗组比两药单用组比较下降更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结论坎地沙坦酯及左旋氨氯地平能有效降压,同时能改善高血压早肾损害,而联合用药时效果更明显,能更有效地发挥肾脏保护作用。早期联合坎地沙坦酯及左旋氨氯地平是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