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参术定喘汤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中医证候、肺功能、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otal immunoglobulin E,TIgE)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5月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试验组(n=30)。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试验组给予参术定喘汤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评估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水平,采用肺功能测定仪检测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一秒率(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IgE水平,呼气分析仪检测FeNO水平。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水平、FeNO、TIgE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FVC、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采用参术定喘汤进行治疗,能够显著降低中医证候水平、改善患者肺功能、下调FeNO、TIgE水平,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对长期糖皮质激素治疗的COPD稳定期患者免疫功能影响。方法:6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基础治疗组和冬病夏治组,每组各30例。基础治疗组给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18ug/次,1次/日,疗程12周,冬病夏治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冬病夏治"疗法——穴位注射(喘可治注射液)患者一侧肺俞、肾俞,每次每穴各2ml,每周2次,双侧交替进行,疗程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IgA、IgG、IgM及CD3+、CD4+、CD4+/CD8+)的变化。结果:冬病夏治组治疗后免疫功能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或P0.01)且优于基础治疗组治疗后(P0.05)。结论:"冬病夏治"能增强患者COPD稳定期免疫功能,减少急性发作次数,降低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牛磺酸对脓毒症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牛磺酸组。盲肠结扎并穿孔法建立脓毒症大鼠动物模型,模型组及牛磺酸组分别于术后0,6,12 h,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 L·kg-1、牛磺酸200 mg·kg-1,假手术组只开腹不手术,不给药。各组于术后24 h处死大鼠,留取标本。HE染色观察各组肺组织形态学改变,用末端标记法测定细胞凋亡指数,以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各组肺组织中人X盒结合蛋白1(XBP-1)、活化的转录因子4(ATF-4)及C/EBP同源蛋白(CHOP)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牛磺酸组病理改变不明显,牛磺酸组凋亡指数(0.26±0.03)%明显低于模型组(0.27±0.03)(P<0.05),而肺组织XBP-1、ATF-4、CHOP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弱于模型组(P<0.05)。结论牛磺酸对脓毒症大鼠肺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减轻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利用 TCGA 数据库建立预测肺腺癌预后的自噬相关基因预后模型。 方法 通过 R 语言软件筛选出 TCGA 数据库中肺腺癌样本及癌旁样本中差异表达的自噬基因,探讨其潜在功能。R(v 3.6.1)筛选预后相关的自噬基因(ATG),计算各样本的风险值(RS)并构建预后模型,进一步探讨RS与生存关系。同时验证ATG与对临床信息的相关性。结果 共筛选出 9个表达差异ATG(RAC1、SQSTM1、CD46、NRG3、IKBKB、VMP1、WIPI1、FKBP1B、IKBKB)。Kaplan-Meier 生存分析证实,高RS的LUAD患者总体生存率明显缩短 (p<0.05)。Cox 回归分析显示RS是肺腺癌患者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RS可用于预测肺腺癌细胞癌患者的预后,有利于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对脓毒症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随机将5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治疗组(丹参酮ⅡA 5 mg/kg)、中剂量治疗组(丹参酮ⅡA 10 mg/kg)、高剂量组(丹参酮ⅡA 20 mg/kg),每组各10只。假手术组:麻醉,开腹翻动肠道,关腹,2 h后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20 mL/kg),24 h后麻醉并腹主动脉采血,直至大鼠缺血而死。模型组及3个不同剂量的治疗组造模成功后2 h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20 mL/kg)或丹参酮ⅡA(5、10、20 mg/kg),24 h后,大鼠麻醉成功后,采集腹主动脉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PaO2/FiO2及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左肺下叶肺组织匀浆中XO、GSH-Px、MDA、SOD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三种剂量的丹参酮ⅡA均可以改善动脉血气中PaO2/FiO2比值,促进SOD和GSH-Px水平升高,同时降低了XO、MDA的水平。但是只有高剂量组的丹参酮ⅡA对MDA...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对脓毒症大鼠肺损伤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 20只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造模,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四组,即模型组,低、中、高剂量治疗组,每组5只。模型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低、中、高剂量治疗组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丹参酮ⅡA(5、10、20 mg/kg)。另取5只SD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开腹翻动肠道后关闭腹腔并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各组大鼠干预完成后等待24 h处死。测定各组肺湿/干重比(W/D),观察光镜下各组肺组织结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肺组织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转录因子-κB(NF-κB)、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mRNA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治疗组的肺组织W/D显著减小[(4.46±0.29)、(4.27±0.21)比(5.09±0.42),P<0.05或P<0.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